分卷阅读233
人出来帮他们。
郁老爷子将手中的烟杆一磕,终于出声,朝两个女儿说:“你们要是走出这门,以后就别回来了。”
郁大姑和郁小姑的反应是——毫不犹豫地离开。
当年他们将她们当货物一样地卖出去,她们就没了娘家。
年初二会回来,不过是做给人看的,毕竟人活在世上,要顾全的东西很多,他们可不想自己的儿女将来被戳脊梁骨,该做的还是要做的。
现在郁家分家了,她们回来可以看兄弟,看娘家侄女,看不看这两老也没啥。
所以两人压根儿就不受这威胁。
结果,郁老爷子夫妻自然又气了个仰倒。
**
郁大姑和郁小姑他们来了,二房越发的热闹。
大家欢聚一堂,郁老二夫妻俩忙不迭地拿出年前郁金买的一些肉菜,给他们添菜。
现在分家了,想做多少饭菜都没人管,郁老二不像郁老太太那般狠心,两个姐妹难得登门,自然是想要好好招待他们。
傅闻宵这个郁家的女婿和杨姑父坐在一起说话,还有孙正和杨斌。
郁大姑和郁小姑则帮忙做饭。
孙芳娘和杨曼娘去找几个表姐妹一起说话。
只是她们很快就发现,这说话咋变成离娘盯着她们练那什么体术?
孙芳娘便罢,她和郁金在县城做生意,晚上没事时,郁金会拉着她一起练,也算是有些基础,只有杨曼娘啥基础都没有,练得歪歪扭扭的,不说一模一样,只能说毫不相干。
郁离重点指点两人。
然后一阵惨叫声接连响起,不知情的还以为这里发生什么。
郁大姑和郁小姑等人都惊住,赶紧去灶房后头的那块空地看她们在干啥,等看到眼前的一幕,不禁有些无语。
“你们在干啥呢?”郁小姑问。
郁金道:“我们在强身健体,练了这个不仅不会生病,还能一个打十。”
这话说得郁小姑都笑了,“你们在说笑吧?”她可没听说练什么能让姑娘家一打十的。
郁金指着郁离:“我姐说的!”
郁小姑看向淡定的郁离,沉默了下,然后对女儿说:“曼娘,好好跟着你大表姐学一学,以后娘就不用担心你。”
杨曼娘苦着脸点头。
郁大姑和郁小姑见这边没事,重新回到灶房那边。
倒是几个正在说话的男人也过来瞧了瞧。
杨姑父看不出什么,好笑道:“这在做啥呀?真能强身健体?”
傅闻宵看着郁离在指点几个姑娘,含笑道:“自然能。”
“真的?”
杨姑父和孙正看着他,在他们心里,傅闻宵是个很厉害的读书人,就算他什么都不做,只是坐在那儿,那份气度便让人由衷地相信几分。
杨姑父道:“既然如此,那就练吧。”然后又问,“斌哥儿能练吗?”
孙正也看着他。
“都可以。”傅闻宵淡声道,至于能不能坚持下去,只能看他们自己。
杨斌年纪小,正是对什么都好奇的时候,嚷嚷着也要跟着姐姐一起练。
他以为练了这个就能成为话本里的大侠,行侠仗义,满脸都是期盼。
郁珠嗤笑一声,朝这个小表弟招手,“来来来,我教你,我学了好几个月,可以教你一些动作。”
小孩儿不知人间险恶,便跟着她学。
半刻钟不到,杨斌就哭着跑了,说以后再也不学了。
郁珠撇嘴,和三姐小声嘀咕,“是不是男的都这样?爹也是学到中途不学,斌哥儿也是这样。”
郁银笑了笑,说道:“可能吧。”
练了一会儿,郁离让她们歇息。
几个姑娘满头大汗的,明明那动作看着也不大,但练起来时,就算是这大冷天的,也会出一身热汗。
表姐妹们坐在一起喝水休息说话,大家年龄相仿,又都是女孩子,凑到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
以往郁家没分家时,碍于郁老太太,她们可没有这么清闲。
现在嘛,大人们都不管她们,由着她们玩闹,说起话来自然更自在。
郁金小声地问身边的孙芳娘,“你们都来了,你爹他一个人在家?”
孙芳娘嗯一声,神色淡淡的,“听正哥儿说,年前他的身体就有些不好,请村里的一个大夫过去看,说他双腿被打断时,受的伤太重,后来又没有及时治疗,伤到根本,只怕撑不了多久……”
说到这里,她垂下眼眸。
自从她去县城干活后,娘亲和弟弟让她不用操心家里,是以她也不知道孙大田的情况。
还是回来过年,才发现孙大田的身体已经虚弱得不行。
只怕等出了年后不久,他们家就要办丧事了吧。
真好呢。
孙芳娘心里高兴,等办完丧事,她便以守孝为由,三年内不用考虑自己的婚事,这样她就能跟着金娘全心全意地做生意,多赚些钱,以后给弟弟治腿,将他们接到县城来住。
中午,一群人坐在一起热热闹闹地吃了顿饭。
饭后又坐了会儿,大伙终于准备离开。
郁老二和柳氏纷纷给他们回礼,这回礼只多不少,让郁大小姑和郁小姑都明白,现在二房日子好过了,所以他们都不吝啬回礼。
?
作者有话说:
100章啦,感谢大家的支持,这章送200个红包乀(ˉεˉ乀)
都来留言领红包吧~~
第 101 章
◎周姨母◎
年初二回娘家,年初三开始走亲戚。
不过郁离并不怎么喜欢走亲戚,主要是不管是原主还是她,对郁家那些亲戚都不怎么熟悉,熟悉的亲戚早在昨天就已经见过了,也是比较亲近的。
再加上柳氏是逃荒而来的,听说娘家早就没人,郁离姐妹几个自然也不用去外祖家走亲戚。
年初三他们在家里休息一天。
郁离是个闲不住的,这一大早,她就去院子里练了两个时辰的体术,练得满头大汗,肚子咕咕直叫方停下。
下午时,她跟着傅闻宵练字,两个孩子也被拘着一起练字。
三人排排坐着练字的一幕,让周氏每看一次就要笑一次。
傅闻宵则坐在那里,给他们当先生,指点他们的字,对三个学生一视同仁,不过在两个孩子没看到时,他会给郁离塞几颗果脯让她甜甜嘴,鼓励她继续坚持。
年初四时,周氏见他们仍是不去走亲戚,便有些犹豫。
“娘,怎么啦?”郁离直接问道。
傅闻宵也看向周氏,虽然没有问,不过他的神色也是鼓励的,让她有话直说。
此时他们一家人正坐在一起吃早饭。
周氏不觉放下手中的筷子,说道:“我有一个妹妹,嫁到青河村那边,我想去看看她。”
往年傅闻宵病得厉害,加上心里有顾虑,她自然没什么心思走亲戚,过年时傅家都是闭门谢客的。
“娘,想去就去。”郁离说道。
这一带的村子的名字都以“青”字开头,既然叫“青河村”,那应该不远吧?
在她的认知里,没有什么地方是自己去不得的,婆婆当然想去也可以去。
傅闻宵也笑道:“娘,我们也没什么事,不如和你一起去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