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1
嫁进李家在城里落户的,所以马招娣对她多有客气。
哪知道这个李婉茹想着拿捏她,天天不是讽刺就是打压她,久而久之马招娣也不再搭理她了,毕竟她又没欠她的,两个人不过是各取所需。
“自己拿碗筷就吃了呗咋还要三请四请你啊,哪家大小姐啊?”李小弟白了他一眼,虽然马招娣现在给他生了个大胖小子他对她也越来越满意,但是这个姐姐对他使计谋害了他,他是不会忘记的。
“好了,坐下吃饭。”李母也不帮闺女说话,她今天让她上门不过是想从她手里抠一些钱给她大胖孙子,看了一眼她两手空空,李母脸也拉了下来,“怎么,你这个做姑姑的外甥满月都不买些东西过来?”
李婉茹翻了个大白眼,如果之前她有些钱的时候可能会买,但她现在钱全都被骗没了怎么可能会买,但看她妈那不拿钱就把她轰出去的样子还是不情不愿地拿出一个红封递给她,她今天过来是有事的可不能被轰走。
李母不客气地接过那个红封立刻就打开,发现里边只有一块钱抱怨道:“怎么那么少?”
“妈,你嫌少就给回我。”
李母怎么可能给回她,能抠一块是一块,麻溜地把红封收好。
李婉茹撇了撇嘴自己拿了碗筷坐了下来,一看今天虽然只请了李家几个兄妹但是菜还是很丰富的,有鸡有鸭还有鱼,显然李母对她的大胖孙子很满意,那么抠门都舍得多做了几个好菜。
李婉茹不客气地就要夹起一个鸡腿,哪知道被李小弟先一步夹走了放到了马招娣碗里,只听李小弟殷勤地道:“媳妇,多吃点,你可是李家的大功臣。”
李婉茹听了死死瞪着马招娣,希望她识相一点把那个鸡腿给她,那可是她先看上的,马招娣是什么人也配吃鸡腿。
然而马招娣无视了她的目光,接过鸡腿直接吃了起来。
李婉茹顿时心气不顺起来,死死盯着马招娣揶揄道:“是啊大功臣啊,真是生儿子的命,羡慕不来。”生儿子三个字被她着重点出。
马招娣动作一顿随即恢复正常,李家并不知道她前头的事,李母和李小弟自从上次敲诈了周家五百块钱后两家就没有往来过了,马招娣也没有再回过马家所以李家一直不知道她前头的事。
不过马招娣也不怕李婉茹会把她之前的事说出,毕竟在骗周家的时候她也是有参与其中的。
“对,招娣一看就是能生儿子的,多吃点,多给我儿子生几个大胖小子。”李母没听出闺女话里的意思夹了几块鸡肉给马招娣,那样子要多亲热就有多亲热。
李婉茹看了差点没被怄死,想到今天自己过来的目的只能咽下这口气,等大家吃完饭后李婉茹眼珠一转就开口道:“妈,你之前不是说让我带弟弟一起做生意吗?”
李母听了先是高兴地看着女儿,她知道女儿和周家之前去深市进货卖服装应该是挣了不少钱,就跟她提过带她弟弟一起,不过闺女没答应。
哪想到今天她居然自己提出来了,李母有些狐疑,她闺女什么德行她还是知道的哪有这么好心,“哼”了一声:“咋的,你之前不是说让我们不要靠上去吗?”
李婉茹脸色不变继续开口道:“因为最近我和正阳的生意忙了起来需要多些人手,如果小弟想一起干的话可以出钱投资,到时候拿分成。”
李母不懂得什么分成不分成,听了直白道:“一个月能赚多少钱。”
李婉茹胸有成竹地伸出十个手指头:“投得多的话一个月能赚一百块钱。”
“一百块钱?!真的假的,闺女你没骗人?”李母音调都高了许多,那可是两个多月的工资,这也太赚钱了。
其他李家兄妹听了三妹的话也是眼睛一亮有些心动,如果真的一个月能赚这么多钱,他们也想掺和。
李婉茹目光看到那几位蠢蠢欲动的兄妹,心里激动,如果他们被说服拿出钱就更好了,她现在需要钱周转,面上不屑道:“这只是一百块钱,投越多的钱得到的就越多,大家都是兄妹我又不会骗你们,我还是看你们都是我的亲人才跟你们说的。”
马招娣听了皱着眉头看着李婉茹,她可不信她会这么好心,在李小弟要说话时扯了他一下。
李小弟原本听到他三姐说可以赚大钱就有些心动想答应,被媳妇拉住了话就改口了,“姐真的假的?我们可是姐弟可不能骗人啊。”
李婉茹看到了马招娣的动作翻了个白眼,“呵,你们爱信不信,反正我之前挣钱又不是假的,又不是求你们投资。”
大家一听又心动了,毕竟李婉茹和周家前段时间做生意是真的挣钱。
李婉茹看着他们的神色便知道十有八九稳了,也不着急,吃饱后放下碗筷便站了起来开口道:“妈我先走了,你们要是有投资意愿就尽快找我,要不然过时不候。”
说完好像一副不在意他们信不信的样子走出了李家。
其他人看她走了讨论道:“你说这三妹的话可信不可信?”
“不知道啊,这可不像三妹的性子,有钱赚哪里会拉上我们。”
“但她之前也是真赚钱了……”
一时间大家都在纠结,“或许我们可以拿出一些钱投资看看。”
应姨婆和应邵在苏家吃过晚饭后便准备到附近的外宾友谊酒店。
应邵在外宾酒店开了半个月的房间,应姨婆打算在株市住十天半个月再回港岛。
应姨婆有七八十岁了,毕竟年纪大了这次回来也不知道下次再回*故土是什么时候,因此她想在株市多住几天。
外宾酒店离吉祥胡同只隔着一条街,吃完晚饭后苏家众人便送姨婆回酒店。
这么浩浩荡荡的一众人走下去,胡同里的人看到了都好奇极了,看到两个面生的人有大婶便向苏母问道:“老苏家,家里来亲戚了啊?亲戚哪里的?”
看那一老一少的穿着就像富贵人家的,这些年随着政策的改变,有些人家的亲戚在海外的都陆陆续续地回家了,他们胡同前不久老马家的一个二姥爷也回来了,所以大家都好奇这两位亲戚是不是也是海外回来的。
“是我家的一个姨婆和她的孙子……”苏母笑着道。
应姨婆在港岛已经很久没有听到这些熟悉的乡音了,看到大家热情的样子也热情地开口道:“我这个老婆婆姓应,十几年前在苏家住过一段时间,这次回来看看,这是我孙子……”
应邵看奶奶难得开怀,在港岛的时候很少看奶奶这么高兴,哪怕被一群人围着也涵养很好地跟他们打招呼。
其他人一听他说话的口音,有那些见多识广的便开口道:“小伙子是南方两广地区的吧?”
应邵温和道:“不是,我们是港岛过来的。”
“港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