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9


榻上,看着纪长蘅,话中?有话:“正因为你聪明又懂事?,哀家才会把你留下来。”

纪长蘅跪在床边的地砖上,低着头说:“您对奴婢恩重如山,奴婢愿为您赴汤蹈火,尽力报答您的恩德。”

太后?笑了笑,并未说话。

纪长蘅声音更轻:“若能为您分忧,那是奴婢三生?修来的福气。如今您代?理国?政,天下臣民都会安心,朝廷的党争也会缓解……”

太后?却说:“哀家年纪大了,垂帘听政也听不了几年。哀家现在想做的,是把他们凑到一块儿,任由他们内斗,不能牵扯外敌,更不能动摇祖宗基业。等他们斗完了,这乱局就应该结束了。”

太后?没有明说“他们”是谁,纪长蘅心里明白,无非就是东无、方谨、华瑶、司度这几位金枝玉叶。他们操纵着各自的党派,穷尽一切手段争权夺利。太后?旁观他们厮杀,倒也顾念着江山社稷。

*

晌午过后?,大雨转成了小雨,京城的天空放晴了,渐渐浮现出“白虹贯日”的奇景。

依照钦天监的解释,“虹”是官员,“日”是君主, “白虹贯日”是官员犯上作乱,冲撞了皇帝的帝王之气,实乃大凶大恶之兆。

太后?听完钦天监的奏报,立刻召见内阁首辅徐信修,命令徐信修肃清官场风气。朝野内外,凡是煽动作乱的人,皆要承担“谋逆造反”的罪名。

孟道年死前提到的“东无贪污案”也被太后?交给了刑部和?都察院。孟道年死在一个名叫“唐通”的武官的剑下。太后?把唐通关进了诏狱,以此体现皇帝对孟道年的悼念。

太后?还?想起了虞州的“风雨楼悬案”,以及京城的“五公主灭门案”。她过问了案件的进展,负责查案的官员多半感到惶恐,根本?讲不出前因后?果。太后?没有为难他们,只让他们“再查再报”。

*

“孟道年死谏”的消息从宫里传了出来,很快就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

人人都知道孟道年是“正道之贤士,治世之能臣”。孟道年为国?为民操劳了五十余载,从未做过贪赃枉法之事?,又因为“死谏”而丧命,此等高风亮节,实在令人敬佩。

拱卫司派出了二十名侍卫,专门镇守孟道年的府邸。孟道年的棺材停放在孟府的院子里,府中?挂起几盏白纱灯笼,夜间看来格外凄清。

孟道年晚年丧妻,唯一在世的亲人是他的女儿孟竹舟。

孟竹舟继承了父亲的才学。她是昭宁十二年的进士,已在户部任职了十四年。仿佛是为了避嫌,孟道年一直没有提拔孟竹舟。

夜已深了,孟竹舟站在冷风之中?,静静地看着父亲的棺材。她的袖袍迎风飘飞,她的神思?也飞到了远方。世人称赞父亲风骨高洁,她只知道他死了。

昔日的孟府是她的家,她最熟悉的地方。无论她在外遭遇了什么,只要她回到家里,回到父母的身?边,她就能感到安宁,像是一艘漂泊不定?的竹舟,停泊在安静的港湾,纷纷扰扰都与她无关,父母会为她遮风挡雨。

但她先后?失去了母亲和?父亲。忽然之间,孟府只有她一个人了。阖家团圆似乎只是昨日的旧事?,今夜,她独自面对一具冰冷的棺材。泪水夺眶而出,她实在忍不住了,撕心裂肺地哭了起来。

月亮正圆,刀光剑影如同?潮水一般涌向了孟府。

门外的侍卫遭到了一群蒙面黑衣人的攻击。黑衣人的武功远高于侍卫,不消片刻,黑衣人杀光了侍卫,翻越了孟府的围墙,锋利的刀尖直指孟竹舟。

孟竹舟不会武功。她迅速地逃窜,却逃不过黑衣人的追杀。她以为自己马上就要死了,却不成想,又有另一批黑衣人突然出现。这两方黑衣人展开?了一场恶斗,杀得断肢横飞、鲜血遍地,孟竹舟被其中?一个黑衣人拦腰抱走。

孟竹舟不知道自己被带去了什么地方。她的双手双脚都被绳子绑紧了,眼睛也被一条黑布蒙住了。她好像坐在一辆马车上,经历了几番辗转,她闻到一股淡雅的兰花香,还?有一个温柔的声音响在她耳畔:“孟小姐,冒犯了。”

绑缚双手的绳子已经松开?,孟竹舟立刻揭开?蒙眼的黑布,她走下马车,环视四周,发现自己来到了三公主的府上,三公主的近臣杜兰泽就站在她的面前。

杜兰

泽提着一盏灯笼,穿着一件素白色长裙。她的容貌清丽脱俗,好比深山里的一株幽兰,让人眼前一亮。但她的身?形有些瘦削,手背上青筋凸出,骨形毕露。她一定?是思?虑太重,平日里的饮食和?睡眠都有所欠缺。

孟竹舟心神恍惚。

杜兰泽又说:“事?出紧急,我只能先把你带过来,请原谅我的冒犯。我提前收到了消息,东无今晚会派出杀手,将你们孟家人斩尽杀绝……”

杜兰泽还?没说完,孟竹舟轻声道:“多谢杜小姐救命之恩。”

杜兰泽看出了她的疲惫,抬手招来了燕雨,叮嘱道:“你来带路,送孟小姐去客房休息。”

燕雨满口答应:“好嘞,您瞧好吧,这么一桩小事?,我一定?给您办得漂漂亮亮。”

杜兰泽点了点头。她目送燕雨和?孟竹舟离开?,而后?,她快步赶往了方谨所在的宫殿,准备向方谨报信。

彻夜不灭的大红纱灯连成一排,高高地悬挂在廊道上,火光摇曳,照映着巍峨的宫殿。杜兰泽穿过一片光影,径直走入殿内,她还?没进门,便听见了顾川柏和?方谨的谈话声。

方谨道:“杜兰泽在门外。”

顾川柏道:“杜兰泽是您的近臣,我的见解也应该说给她听。沧州的粮仓少了四百万石粮草。这四百万石粮草,都被华瑶运到了秦州。她只记着党争之利,却忘了江山之重,辜负了您的恩德。”

方谨道:“我刚刚下了一道令。我命令华瑶率领四万精兵返回京城,华瑶必须把兵权交给我。她若敢违抗,我不会再顾念姐妹之情。”

第130章 戎马相逢 但使平生忠义在,扶君直上帝……

杜兰泽心中一惊。

方?谨已?经把命令传了出去。她的命令不可能撤回,“朝令夕改”乃是执政者的大忌。她必将?夺取华瑶的兵权,甚至谋害华瑶的性命。

方?谨知?道?杜兰泽站在门?外。她默许顾川柏讲出华瑶的“罪行”,无非是想敲打杜兰泽,好让杜兰泽彻底地舍弃华瑶。

杜兰泽的双手都变得绵软无力。但她的脸上并未流露出哀伤神色,像是什么也没发?生?似的,她平静地跨过门?槛,步入内室。十六扇排门?的紫檀龙纹屏风挡住了她的视线。她轻轻地提起裙摆,跪倒在白?玉地砖上。

横梁上挂着轻纱帐幔。杜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