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5


当朝官员,也无人不晓扶风的名字。

忠顺王更是带头排演岳将军的话剧,又暗中让人把控我朝完整收复燕云,我朝君臣一心的节奏。

以岳将军塑造碧血丹心的忠君爱国形象,以某构作为反面教材,反衬我朝皇帝的英明神武,治国有方,唯才是举。

不得不说,忠顺王这个纨绔王爷,心里门清得很,对政治的灵敏度不比谁低。

而相应的,黛玉手中的千红书坊收益更是翻倍式的增长。

这却不是黛玉骄傲的原因,黛玉只是让筠哥儿看郁离的新书。

筠哥儿带着好奇和疑问翻开了《丹心》,眼眸不由得睁大,情不自禁地沉浸其中,要不是黛玉把他拍醒,吃饭都要给忘了。

从书中抽离,筠哥儿连连称奇,“郁离这本书,考究得真多,关键是也太会调动情绪和下钩子了,完全不会让人觉得枯燥,反而欲罢不能,愈发想让人跟着了解之后会发生什么。”

要说有哪里不好,便是语言相较于正儿八经的文人著作,过于白话了一些,却正因如此,能让人看得更轻松。

当然,是指理解上的轻松,而不是情节上的心情轻松,毕竟……岳武穆的结局就在那儿,郁离也并没有改,反而大结局写得格外悲壮,催人发泪。

现在郁离的笔名广为流传是真,被读者含泪怒骂不知道写个好结局也是真。

“都是小说了,就不能给岳将军一个好结局吗?”

“扶风好狠的心,别让我知道扶风到底是谁!”

“啊啊啊啊x构不是人!”

诸如此类。

筠哥儿摸着书皮,感慨后他并未忘记黛玉让他看书的原因,筠哥儿还是了解黛玉的,“这里面的诗,定场诗标注了作者是爹爹,是爹帮写,而我看的部分,诗文风格有些是郁离的风格,有些不是,落款是九嶷居士,莫非是姐姐?”

黛玉眉眼又弯了几分,“嗯嗯!怎么样怎么样,不会丢脸吧?”

筠哥儿失笑,“姐姐,你倒是控制一下你的嘴角啊,演技有待提高啊。”

他们林家人,谦虚是对外的,对内知根知底的,谁不知道谁啊?

黛玉本就灵气十足,又经过储老太傅如今时不时的私下点拨,黛玉如今的诗文水平,事实上已经足够出书了。

按储老太傅所说,再经过几年时间的打磨和沉淀,黛玉未必不能成就诗文大家。

这也是郁离这一本书,特意找了黛玉帮他写部分诗词的原因,而定场诗他们两个总是感觉差了一点,他们阅历还是不够,这才找了林如海写这个定场诗。

黛玉脸一红,和筠哥儿打闹了一番,姐弟俩这才安安静静开始吃饭,等吃了饭后继续讨论。

“托郁离小说的火爆,我这个临时取的别号也算是有了名气,我打算以后写的一些诗都以九嶷居士的名刊发出去。”

“怕是不仅如此吧,别号都有了,光写诗哪里能满足你?”筠哥儿却不仅不阻止,反而大力支持,“等姐姐再大一点,便是以九嶷居士的名外出浏览大好河山,也未尝不可。”

黛玉含笑不语,对于筠哥儿的提议竟然没有一点意外,一看就是自己早就有打算。

也是,四四方方的内宅,哪里能拘束住灵魂自由的黛玉?

“不过姐姐怎么取了这么个笔名?”

筠哥儿状若无意地问道。

难不成姐姐想起了什么?九嶷山啊,他们可不是就在九嶷山生灵的?

黛玉歪了歪头,想了想,笑道:“或是有缘,正巧那会儿在书上看到了九嶷山,心有所感,恰逢郁离找我,便偷懒,借用九嶷仙山之名了。”

“倒是你,一去外面就野了好几个月,这都要到八月了,你可真行。”

筠哥儿这时却笑不出来,顺势一瘫,“别说了,我就野了不到一个月,剩下的时间都在忙,我带了好些书回来,你还没来得及看吧?”

黛玉摇头,脸上的笑意却忍不住,“这些书莫不是有何不同?”

筠哥儿点头,喟叹,“都是些番邦的洋文。”

“你琢磨海禁了?”林如海回到林家后,看着筠哥儿写的开海策论,差点扯落了自己的胡须,“唔……不对,你的课题?”

要不说混官场的都是老狐狸呢,林如海只是稍加思索自己知道的情况,就给猜了出来。

“那爹您觉得,还有哪里需要改的吗?”

林如海神色有些凝重,并未立即开口,而是思索良久,才缓缓道,“既是两位圣人对你的考察,我就不画蛇添足了。”

“我只问你一点,你可做了后手?”

筠哥儿停顿了一瞬,点头,“做了,我听说上皇时期曾提过开海,最后无疾而终,故而我临走前,留了一手,不过短时间内肯定没什么效果,而且我没钱也人少。”

林如海颔首,脸色舒缓了些许,对筠哥儿道,“当初太上皇的确提过,但因为那是还在对外起兵,国库并没有多余的银子负担出海的费用,而等上皇平定了周边的叛乱,又需要休养生息,再后面……”

林如海声音压得很低,“太多文臣反对了,其实那时候反而是太上皇威望最重的时候,也是最容易成功的时候。”

太上皇提过开海,自然是明白海禁和开海的利弊的。

但是,“但是啊,上皇他老人家,太重名了。”

身前名与身后名,所以,开海这种当下并非急迫的问题上,太上皇终究是没再提。

只是不知道为何,竟给筠哥儿出了这个考题。

是的,在林如海看来,这个考题,只能是太上皇率先提出的,当今……当今虽虚心纳谏,但开海这种需要魄力的举措,还不是现在时期的当今会主动去触碰的,除非有人给他提醒。

而朝中官员,谁会去提呢?没有人会,因为不利己。

只是看着如今筠哥儿带回来的资料,林如海叹气,这些,还是不够啊。

“你能看到这些,已经很不错了,等明天去宫里,如实说就是。”林如海摸了摸筠哥儿脑袋,语气重饱含欣慰,“现在你既然回来了,抽个时间去荣国府一趟吧,你二舅舅听闻你已有了秀才功名,就等着你回京呢。说是让你看看能不能带带宝玉。”

筠哥儿无所谓的点头应了,在他看来,现在宝玉有没有出息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贾府自己不要乱来,但是……哎!

翌日,筠哥儿和两位皇子一起接受太上皇的教导。

太上皇不紧不慢看了一遍筠哥儿写的开海论,缓缓合上,良久:“你们都看看吧。”

只见上面大意是:

“华夏自持天朝上国,礼仪之邦,自古以来便是中原正统,然周边匈奴亦常扰我中原,至始皇,方震慑四方。始皇没,周边游牧民族便有冒顿统一匈奴帝国,强如汉朝,亦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