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1


“王爷,我们不能再等了。”王妃没有和北静王打太极,直接道明主题,他们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我当然知道我们不能再等,可是我们能做些什么?本王平日也只能和南安太妃他们交流,有用的消息根本不敢往外传递,本王敢肯定,一旦外传,必定会被当今的紫麟卫拦截。”水溶没了在外的谦谦君子模样,面容有些阴晦,他们这几个异姓王的压力,太大了。

“可是王爷,我们还能谨慎布局多久?当今可不见得会等多久。”王妃颇有有些咬牙切齿的味道。

水溶没有反驳,他知道王妃说的是实情。

“王妃可是有何主意?”

王妃带着一丝狠厉点了点头:“若是当今要动手,我们北静王府怕不是第一个,只有我们手里没有了兵权,南安郡王脾气最为火爆,也是最好的出头鸟,只要兵权在手,当今就不敢妄动。”

水溶有些警惕的看了眼王妃,“你想加强南安的军权?”

若是想增强军事实力,那唯一一个办法——战争。

“你知不知道若是被发现,就是直接给了当今一个最好的借口。”水溶压低声音不赞同道。

王妃冷笑,“那王爷还有别的法子吗?被慢刀子割肉而亡,还是拼死一搏谋一个机会,王爷觉得呢?”如是真的没有动心,又何必再装模做样的质问自己?都是千年的狐狸,玩儿什么聊斋?

水溶没有立马反驳,王妃现在也不着急了。

“消息如何安全传出去?”终究是水溶先败下阵来,因为整个王府,都是他的,他才是最渴望北静王能重新拿回权力的人。

“让不知道内情的人带出去。”王妃眼里没有温度道。

水溶顺着这话琢磨了一会儿,用茶水在桌上写了一个薛字。

夫妻二人双双对视,齐齐笑了。

第128章 苟道传家信国公

承庆十二年冬,北蛮如以往一般来打秋风,晋王开始接触兵权。

北部区域的兵权异姓王并没有能再度插手的,晋王有当今做后盾,受到的牵制并不多,只要能击退北蛮,不让他们劫掠百姓,当今并不会多加干预。

当然,当今目前并不主张让他主动进攻北蛮,要打,便要一次性打服,现在还不是最好的时机,晋王对于北蛮的了解也还没有达到知己知彼的程度。

但只要当今态度在这里,晋王的日子就不会苦到哪里去,至于国库的空虚,那正好,晋王缺钱,别人才有机会送钱不是?

对于晋商们的孝敬,晋王不客气的笑纳了,至于他会做到哪种地步,就看大鱼要钓多久了。

而在京城中,异姓王的等人的势力,当今的人也在慢慢的修剪。治大国如烹小鲜,急不得。

却也因为在相互打架,这一年里,几个异姓王的势力也慢慢浮现了出来,而在几个异姓王之中,北静王的剩余势力,是看起来最弱的。

其他几个异姓王的狗腿子,好歹也有一些官员,毕竟这三位异姓王手中掌握着一些兵权,或大或小,朝堂都还有影响,而北静王不一样,老北静王死前已经将兵权全部上交,这些年,北静王的麾下也几乎投入了其他几个王爷的手中,或者被当今清算。

而北静王原本能有的外家势力,甄家,又在开篇就被清理了,王妃都只是个名头,更别提现在太上皇老太妃全都没了。

北静王如今作为一个郡王,手中得重用的,竟然是商人了,虽然赚钱,不缺钱用,但比起旁的几家,到底上不得台面。

在这样的局势中,薛蟠愈发频繁出入北静王府,薛家和夏家的产业也冒头得厉害。

承庆十三年,九月。

北静王水溶上书,给薛宝钗请封夫人。

太上皇离世后,陛下能下旨,一年内有公爵之家不得筵宴音乐,后来老太妃又没了,但老太妃的再如何,也不能越过太上皇去,哪怕老太妃辈分在那里。

这如今,太上皇薨了才刚过一年,北静王就忍不住上书了,给小妾请封了。

皇后摇头,“他能请封,我们却不能就这么允了。一个夫人,笼络薛家和夏家罢了,上不得台面,但这个时候封夫人,总归不太好看。”

当今道:“老北静王是个看得清形势的,主动交还兵权,北静王府的太妃在时,水溶也还安分,太妃一走,便忍不住了。”

“当初宁国府的丧事,水溶便第一个忍不住去结交贾宝玉,结交荣国府,半点没学到他老子的识时务。”

当今对北静王并不怎么看得上,尤其是北静王和北静王妃这些年做得事儿,真的算不上聪明的。

“他们若是识时务,陛下也不用操心了,这请封这一次的还是打回去吧。老太妃好歹护佑了他们那么就,老太妃过世还没一年呢。”皇后摇摇头,对这样的北静王同样看不上。

不过话虽如此,皇后才是提醒道:“不过这北静王府还是不能放松警惕,有时候,不怕对手太聪明,就怕对手太蠢,没个预料。”

当今当然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对于四个异姓王的监督,紫麟卫一直跟进着呢。

当今不由得感慨:“若是他们几个,都像信国公一家一样,朕就是封他们做国公又如何?”

信国公穆家,说起来,和四个异姓王还有不少的联系。

四个异姓王,到了这一代,分别是东平郡王穆恪,西宁郡王金原,南安郡王霍喆,北静郡王水溶。

而这个东平郡王穆家,和信国公,还是同一个祖宗呢。

都说贾家一门双侯,但穆家,当时是一门双王,荣国府荣禧堂内有一副对联: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就是东安郡王穆莳的手书。

但人家穆莳可比贾家聪明多了,功成身退后大错小错不断,却又愣是不伤国体,皇帝还不得不罚,郡王的爵位生生变成了国公。

变成国公后人家就不犯大错了,顶多是家中弟子私德有亏,但于大节无碍,并且还主动和其他几个四王八公,包括同为穆家的东平郡王一脉,都少了联系。

这也是为何,荣禧堂内有穆莳的痕迹,但是如今的贾家,却已经和穆家没有任何联系的原因了。

对于信国公府邸的行事作风,当今是很满意的,信国公知道分寸,不掌握兵权,就在京中安分养老,也不结交权贵,皇家也一直优待人家,公主宗室,也都有和信国公府联姻的,人家就图一个荣华富贵,不图其他,信国公一家快乐,皇帝也放心,再好不过的双向奔赴。

皇后自然也是对信国公的家风了解的,再对比如今的四王,叹道:“不过是人心不足蛇吞象,贪欲罢了。”

北静王看着被驳回的请封,毫无意外的将折子仍在了一旁,隔几日,听说当今找机会给了如今的信国公穆兴澜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