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8


太子和十三阿哥一起被圈禁的还有大阿哥。

这一位因为被三阿哥告发用压胜术残害太子,导致太子发疯、行为无状而被圈禁,甚至再当时就被康师傅明言训斥,说他以后都没有机会再角逐皇位,直接圈禁到死……

这么严重的处罚,但是康师傅给他的圈禁之地却还是选在了他的大阿哥府——虽然不是直郡王了,但是直郡王府还是可以继续住。

不过就是改个名字罢了,直郡王府还是大阿哥府,又有啥关系呢?

并不耽误人家住着王府级别的大宅院,并且因为生活水平太好,又闲着没事儿干,开启了疯狂生孩子的模式……

所以,只有十三阿哥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当然,关于这一点,也有很多人有不同的意见。

也有说十三阿哥并不是因为太子才落得这个下场的,而是为了他亲爱的四哥。

甚至连康师傅故意把十三阿哥处罚的这么重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因为那个时候康师傅都已经相中了四大爷作为自己的继承人了,只是怕再出现像是之前那种阿哥们相互残杀的局面,才故意处置了跟他关系密切的十三阿哥、断掉他的臂膀的。

好像这样就能够迷惑其他阿哥们,让他看中的四大爷安全苟到最后,所以十三阿哥作为四大爷的强大助力一定不能继续存在……

所以,康师傅才会忽然对自己宠爱了那么多年的儿子下了那么狠的手,甚至比真正犯了大错的大阿哥和太子还狠……

关于十三阿哥被圈禁一事,真是众说纷纭,莫郁也搞不清楚到底孰是孰非。

他也实在懒得搞清楚。

十三阿哥也好、四大爷也罢,说到底这些事儿通通跟他都没有啥关系。而且他们家这不是还有林如海嘛,他这个便宜老爹,可一向是人间清醒,有啥事儿,听他的就完了。

莫郁半睡半醒之间察觉到了林如海推门儿出去了,应该又是去忙活啥大事儿去了吧?

真是辛苦啊!

但是如果是他的话,肯定没有啥问题。

莫郁舒舒服服地翻了个身准备继续睡。

他不是没有察觉林如海和马尔汉这次到来肯定会把这个南巡之旅搞得相当腥风血雨,不过这也不耽误他继续躺平摆烂,吐槽吃瓜。

毕竟这可是南巡,那简直随便一捞就能吃一大把好吧?

至于打击腐败、拯救百姓的事儿,就留给能干的大人们吧。

莫郁一觉睡醒,便就照常吃吃喝喝,没有传召坚决不王前头凑,就想着能够过几天平静点儿的生活。

奈何他不找事儿,事儿也会找他。

这一天御舟又启航南下,再停泊的时候,到了桑园村。

康师傅照旧驻跸在行宫里,按照惯例,一大波儿附近的地方官大员们就跑来朝拜请安了。

莫郁之前的预料果然没有错,因为很快他就又见到了一个新的瓜主。

第139章 白给

因着康师傅出巡的频率十分之高,所以他所有主要出巡路径上沿途都修建了行宫,供他和随扈的皇子、官员、宫人们一路上休憩使用。

这直隶境内比较成规模的行宫,就在夏口村,其余的地方说是叫行宫,其实就是几间住的屋子,一个大点儿的院子罢了。

当然就算是没有行宫,也有住的地方。

康师傅一贯倡导一切从简,也是御驾亲征过噶尔丹的。行军打仗可没有什么舒服的行宫可以住,风餐露宿也是很正常的,倒也不是非得住什么行宫不可。

奈何他倒是能吃苦,底下人不允许啊。

虽然康师傅早就一再告诫底下的人不要铺张浪费、不要扰民,可惜他的要求命令是一回事儿,人家听不听又是另外一回事儿。

因为这不单单只是个“跪舔”皇帝的工程,还是一条生财有道的大法门……

可以说,基本上所有参加行宫修建相关事宜的官员们都在里头捞了一笔,不过就是多还是少的问题。

具体表现就是,康师傅说不要铺张浪费,底下人说,那是,但是万岁爷难得出巡一次,又是为了百姓们的福祉而来,总不能让万岁爷连个安慰觉都没法儿睡吧。

对于康师傅这种皇帝,一旦搬出来黎民百姓们的“民心所向”这个理由,那简直就是百试百灵的。

虽然他并不怕吃苦,但是也完全不必自讨苦吃。而且这是黎民百姓们的一片心意,他也不能浪费不是。

那么,不管这些行宫有多粗糙,他全部都说“好好好”,对建筑质量不要太在意便是。

正因为康师傅是这么个态度,所以这些行宫的质量真的是参差不齐,很是能够让初次见识到这些行宫是什么样子的伴驾人员们感觉震撼。

好在莫郁也算是伴驾的老人儿了,故此在见到很多堪称废土风的简陋版行宫的时候,已经能够面不改色地该干啥干啥了……不就是未装修风格嘛,他还是见识过的。

比起野外露营来说,有个能够遮风挡雨的房子能住一下已经很好了。

还要啥自行车呢。

不过,这也并不妨碍他在心中默默吐槽——大概就是,花了那么多钱,也肯定是扰了民,最后修出来这么一个东西,也着实是让人有些无语住了。

毕竟,如果大家真的按照康师傅之前的要求来,不铺张浪费,就按照临时招待所那个规格修建,那也就罢了。

说实话,这种废土风格的建筑,还真的花不了多少钱,也废不了多事儿——所以,你看看,这成果还真是不铺张浪费、不扰民的呢。

关键是,其实这钱嘛!

那肯定也是一分没有少花。

至于为啥修建的成果跟投入的银子不成正比,那不过只是因为,那些银子全部都进了主持修建工程的人们的腰包罢了。

而且就这些简陋的行宫建筑,也是当地老百姓盖起来的,打着的当然也是给万岁爷献礼的名义——你们看看,明明可以明抢的,最后居然还要找个理由,百姓们是不是还得谢谢他们?

欺上瞒下这一套,属实是被他们给整明白了。

别问莫郁是怎么知道的,问就是,这种贪腐的方式他在现世的时候见得多了。

哪一次打老虎,不是抓出来好多个“农民的儿子”呢?

搁在这里说的话就是,那些人中明明有很多也是通过寒窗苦读、科举考试一路披荆斩棘地过来的寒门学子。

但是一旦上位成为了地方父母官,甚至只是个小小的赈灾粮款经手人,就会变成他们出仕以前最深恶痛绝的那种人——欺上瞒下、吃拿卡要、胡作非为,一个不少,真是活脱脱的忘本嘴脸。

遗憾的是,这就是人的劣根性。

特别是在这个时代,那就更加明显了。

那些读书人原本就是以“高中之后升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