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60
为康师傅的继承者,不过就是有样学样,也把传位的这一套东西直接照搬过来就完事儿,严格说来根本不是什么原创。
当然,要说完全照搬,也有失偏颇。想来四大爷也是从康师傅当皇帝最后这十年的安稳时光里头看出了门道——胡萝卜要吊着才有用,太早揭晓谜底,反倒不美。
因为不管谁成为明确册封了的皇太子,那都要成为一个活靶子,少不得要被所有想上位的阿哥们围攻。
这么一来,不立太子,反倒是对真正的皇位继承人的一种保护了。
毕竟,在明立太子的情况下,不管是谁上位,都得经过层层考验,不但自己要优秀,还要防着别人陷害设计。
而如果不明确谁是太子,只说“能者居之”,那所有人都多多少少会顾忌着大局不会那么过分。
虽然也可能会因此造成更多的内耗与拉帮结派,但是,如果参与竞争的阿哥们足够多,那倒是可以形成相互制衡的关系,让大家相互监督,反倒不会造成太大的伤亡。
真有那种傻瓜想要弄死别人,做这个出头鸟的话,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不过真有这种人的话,就算立了太子结果也是一样。
甚至可能因为太子这个目标太过于明显而逼得其他原本想要采取温和方式参加竞争的阿哥们也出狠招——之前的“九子夺嫡”就是如此。
而前朝里头也不是没有发生过这种事儿——比如著名的“玄武门事变”,那不就是秦王跟太子大战,最后成功获胜的事儿嘛。
所以说,选择继承人这种事儿,一旦涉及到皇位更迭,那肯定就会是十分血腥的了。
还不如秘密立储,反倒会因为神秘感而让大家保持表面的和平。
说起来这个事儿跟立遗嘱也是一样一样的。
没有知道答案之前,人人都觉得自己有份儿,那立遗嘱的人就能够掌握最大的利益,安心度过晚年。
轮到皇位继承这个事儿上,那当然也是一样的。
康师傅到了最后临终之前才把人都叫到自己床前,做出了最后的决定,这事儿就做得极其成功。
也就难怪四大爷要学了。
他之后传位给乾小四,也是用的这个法子。
不过他并没有把人都叫到自己的病床前,而是用的遗诏。
这传位诏书就放在“正大光明”牌匾之后,任谁也看不到,毕竟四处都是巡逻的人,想要在这么多人的眼皮子底下查看诏书,那真的是不太容易。
而且看了之后又能如何呢?
是你的跑不了,不是你的也没办法强求。
当然,你要是李二凤那种大佬倒也没有什么影响,感觉不对,直接干掉别的兄弟就完事儿——当时在玄武门,他可不是只针对他大哥李建成,也还是顺带手地把他四弟李元吉也给料理了的……
父皇您不是觉得仨儿子有点儿多了吗?
没关系,二凤我呀,一定帮您解决这个烦恼,只要我把多的那俩给弄没了,您就再也不用发愁要把皇位传给谁啦,因为没有别人可以选,就只有二凤我了呀……
说起来都是泪。
一遇到这种级别的大佬,不管是明立还是暗立都区别不大。
甚至连登基了都没用,人家一个不高兴,照样可以直接起兵来把皇位抢回去——对此朱迪表示,他非常有经验,允炆那孩子懂啥呢,这皇位还是让四叔坐比较好。
小孩子,就该天真烂漫,到处走走看看玩儿玩儿就行啦。
皇位什么的,还是交给四叔这种无趣的大人就行啦。
……
总之,现在看起来,不管是明立还是暗立,涉及到皇太子的事儿,可都不是什么简单的事儿。
但是莫郁却也不得不赞同,对于此时的整个大清王朝来说,秘密立储的好处显而易见还是比坏处更多。
康师傅如今提前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倒也算是顺应历史潮流了。
莫郁对此倒是没有什么感觉,但是数字军团们的心情就各式各样了。
他们既震惊于康师傅的雷厉风行,又隐隐担忧后续的皇位继承问题。更有甚者,其实已经在考虑自己怎么表现才能加分,让皇阿玛在最后的时刻想起他们的好来,这样万一能够成为继位皇帝,那不就发了。
奈何越是紧张焦虑,脑子越是一片空白。
对于接下来要如何做,他们一点儿头绪都没有。
偏偏连莫郁都懒得再在心里头思考这个事儿,众人屏气凝神、侧耳倾听了片刻,发生啥想听到的心声都没有听到之后,也纷纷泄了气。
看起来,这秘密立储的制度算是已经板上钉钉了。
那就不如想想,要怎么利用接下来的时间让他们的皇阿玛回心转意,选他们做皇位继承人了。
毕竟,现在他们的皇阿玛看着他们的眼神都不太友好,有种“在座的诸位都是辣鸡”的感觉。
就,还挺伤人的。
不过,爱新觉罗家的子孙不会认输,这点儿小事儿,稍微克服一下就好了。
从这天起,莫郁果然见到各位阿哥,包括已经默认出局的大阿哥和刚刚被废的二阿哥,大家浑身都充满着干劲儿,一个个如同开屏的孔雀一样,可劲儿讨康师傅欢心。
其实这种情况如果一直持续,对莫郁来说没有啥影响。
但是他没想到的是,这个表演赛牵扯范围还挺广,不说贾王史薛四大家族,还有东南西北四个郡王了,连他们林家居然都给牵扯了进来,这就非常离谱了。
接到林如海派人送来的让他家去一趟的传话,莫郁很是愣怔了片刻,毕竟自从他到宫里头当差以来,如非必要,家里是绝对不可能给他传话的。
更加不要说是这种让回家的话,那就更加让人忍不住会浮想联翩,到底是发生了啥事儿了?
不会是那破石头又捅了娄子了吧?
第192章 胶着
莫郁的预感十分准确。
他一出宫,就见到了林家的马车正停在宫门口,管家祥伯亲自带了两个家丁在那边儿等候,看着他们面前被踩踏得十分凌乱的脚印,便就知道他们已经等待了很长的时间了。
再看祥伯面上的表情也是焦急中掺杂着些无奈,显见得不是什么好事儿。
见到莫郁出来,三个人的表情瞬间为之一振,立刻迎上来道:“哥儿来了,家里有事儿要您赶回去一趟,快上车罢。”
莫郁点了点头,任由两个家丁把他扶上车——没办法,他如今虽然已经七岁,但是身量还没发育起来,还是个小豆丁的身材,根本爬不上高大的马车。
现在只需要别人扶他一把、拉他一下已经很好了,以前甚至都还需要人抱来着……就,想想还是挺尴尬来的。
毕竟,他不是真的小孩子,有时候遇到这种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