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1
儿都去不了,也干不了,那不思考一下人生,简直就不知道干啥了。
特别是,他这个人生仔细想想,还是挺特别的。
回想起来,他穿进这个书中的世界已经有六年的时间了。
就算是读个小学也该毕业了。
何况,他来了之后,也并没有真的一直躺平,也的确是办成了不少事儿的。
不管是水泥方子还是羽绒服,甚至是一直想要搞却还没有来得及的肥皂、玻璃,其实都算是为这方世界百姓的生活创造了那么一点儿便利性。
当然,最杰出的贡献当属教育和医疗了。
不管是“国立女子大学”还是“新国子监”,不管是医学院还是附属医院,都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儿。
诶嘿,本来想要咸鱼度日,没想到一不小心居然还整成了基建流派大男主了。
虽然只有九岁,但是小爷还真是厉害了。
莫郁默默为自己的能干点了个赞,然后又陷入了短暂的悲伤里——没办法,生病么,是这样的,会情绪化一点儿,不也是很正常的嘛?
而且,说个不好听的,谁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么能干他就又病倒了呢?
别跟生病的人讲道理,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什么道理好讲。
莫郁的心情在攀上高峰与跌落谷底之间反复横跳,他自己倒是没有什么,却差点儿把整个行宫的人心态都给搞崩溃。
这中间心情最复杂的就是康师傅了。
因为莫郁要是真的有个什么,他不单单是没办法跟林如海交代,更加没办法原谅他自己——都听说了十八要是跟着来,就会染病不治身亡,为啥还非得把林家小子带来呢?
现在好了,听他心声的意思,是把十八的厄运转嫁过去了?
不能吧?
真的要是这样的话,那他岂不是更加罪过了?
而且听孩子这意思,竟是渐渐透出了些心灰意冷了……这可不行。
绝对不行!
只因康师傅比谁都知道,生病这个事儿,最怕心灰意冷,若是生病的人自己都没有想要好起来的想法儿,那大概率是会好不起来的。
身为整个爱新觉罗家族著名的高寿人士,康师傅送走了很多亲人。
至于什么心腹大臣、心爱的妻妾妃嫔,甚至是小阿哥、小格格们,也送走了好几个。
所以,在“临终关怀”这一块儿,康师傅还是很有经验的。
也因此,康师傅对莫郁这种心态的变化就十分敏感。
毕竟真要是像他想得那样,那林默玉这孩子……
康师傅心中十分难受,再加上听见了莫郁零星回忆的那些功绩,他的心里头更是难过了。
不管怎么样,这孩子绝对不能有事儿。
奈何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就算有那么多太医伺候着,各种名贵的药材不要钱地送过来,莫郁的病情却是仍不见好,康师傅急得不行,马上派人四处搜罗更多的名医,来给莫郁看诊。
结果当然是毫无进展。
康师傅便就愈发焦躁起来,十三阿哥等人也是一样,整个出巡队伍全被这种不安的情绪笼罩,莫郁的心情却渐渐平静了起来。
因为他渐渐猜到了自己这一场大病真实的原因——大约是他这几年蹦跶得太厉害,根本不够咸鱼,导致被上头注意到了吧?
类似于那个什么剧情纠错系统之类的东西。
上次梦游太虚幻境,不过就是个警告,这一次显然就是要来真格儿的了。
行吧。
要是上头真的要收他这条小命儿走,他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等待罢了。
就是可惜啊,不知道还能不能见到林如海、贾敏和小黛玉了。
虽然都是到了这边儿之后才获得的家人,但是一起生活了六年了,已经跟真正的亲人差不多了。
莫郁病得迷迷糊糊、对外界的反应逐渐降低,康师傅等人都急得不行,但是也都爱莫能助。
十三阿哥看着莫郁这个样子,整个人都不好了,几次想着回京城摇人,也都被康师傅阻止了。
不过康师傅的决心也逐渐动摇。
等莫郁病了一个月之后,他也终于撑不住了,立刻就命十三阿哥回京把林如海接过来。
这就有种拉人过来给莫郁办后事的意思了。
十三阿哥眼睛红红的,磕了个头就去了,没成想才过了三四天,就跟着林如海一起回来了。
跟着他们一起过来的还有张友士,康师傅一见到他们,就松了口气,不过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林如海一到了热河行宫,莫郁就醒过来了。
第205章 庆幸
康师傅等人固然松了一口气,甚至大呼神奇,把这件事儿当做莫郁的另一样“神迹”跟林如海等人讲述,一边儿讲一边儿带着些“劫后余生”般的庆幸。
对此,林如海等人也是差不多的心情,毕竟,他本来是做好了来见儿子最后一面的准备的,没有想到居然能够看到一个“病愈”的儿子,那肯定是意外的惊喜了。
十三阿哥等人也是一样开心,毕竟,谁都不想林家这个懂事儿、有趣儿、最重要的是已经成了他们认可的同伴儿的孩子这么早逝去。
所以,整个行宫里头基本上就处于了一个喜气洋洋、堪比过节的氛围之中。
不过,这些喜悦的气氛却好像并没有感染到莫郁这个当事人身上。
其他人也就罢了,毕竟没有那么敏锐,让林如海和康师傅这种敏感型大佬们大感诧异的是,这一次莫郁醒来之后,似乎变得跟之前有些不大一样了。
在他们看来,之前林默玉这孩子只是在心里头吐槽说想要做一条咸鱼,每日里混吃等死,并不想建功立业、飞黄腾达,实际上却还是做了许多事儿,出了很多力,也做了不少贡献的。
所以他们之前也根本没有把莫郁的这些“咸鱼”宣言的心声太当一回事儿——作为这个世界顶级的大佬之二,不管是林如海还是康师傅,其实都深谙一条真理。
那就是,不要听一个人说什么,要看他做什么。
具体到莫郁这里,那肯定是被他们俩一致认定成为“口是心非”的典型了。
孩子肯定是开玩笑乱说呢,什么混吃等死,年纪轻轻的,他怎么睡得着?
于是,两位大佬一直含笑看着莫郁的表演,直到现在。
这一次莫郁醒来之后,不管怎么看,的的确确、基本上就成了真正的咸鱼了。
从内而外、从身到心那种。
甚至连心声都比以往少了许多,乍然间让大家都有些不太习惯。
没有人知道莫郁在昏迷的那几天经历了什么,毕竟如果是做梦的话,那些心声是不会外放给他们知道的。
也幸亏如此。
不然,可能莫郁这一次“梦境”引起的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