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4
”康熙看着胤礽,语气虽然平淡,但凭空让胤礽生出一股心虚感。
“将你的兄弟姐妹们安排得这么明白,保成日后想要做什么呢?”康熙语气幽幽,等待着胤礽的答案。
“儿子想去……”海外两个字尚且没有说出来,胤礽便及时转换了风口,“儿子想要陪在汗阿玛身旁。”
康熙点了点胤礽的鼻尖,轻轻拍着将胤礽哄睡。
自己则去看胤礽这些日子交上来的课业,虽然没有批注,但心中的忧虑却半分不小。
胤礽最初跟着那位看不到的老师学习时,曾经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向康熙讲述今日的课业内容是什么。
后来胤礽的课业越来越重,康熙也整日忙碌,胤礽的课业报告便成了半个月一交。
而因为胤礽从那位不露面的老师那里,得到了许多新奇且对大清有益的东西,康熙也在不知不觉中放松了许多。
他已经有许久未曾翻看过胤礽交上来的课业。
如今翻起来愈发心惊。
胤礽那位老师所教授的道理,有些虽然是为君为帝应该做到的事情,但课业之中大部分的思想明显同现在都是不相容的。
若是胤礽一味按照那位老师所教导的路走下去,最终定然会和朝臣们也形成对抗,这是一条极为难走的道路。
康熙思索片刻,又轻拍了拍胤礽的脊背,暗笑一声。
他身为胤礽的汗阿玛,又不是摆设。
胤礽想法极多,但在心思尚未成长起来。
幸而他还年轻力壮,能够多多为胤礽保驾护航,有他压着,胤礽此时又明显一心发展科技,朝臣们还翻不起风浪来,自己倒也不必在深夜徒增烦忧。
胤礽对于康熙的想法自然一概不知,他此时正一心沉浸在小娜的教学之中。
按照现有的时间线来看,许多高产的粮食比如玉米,红薯,土豆之物,早已传入大清,但是尚未推广,如今胤礽只需要派人去寻找,定然能够找到种子,让百姓的餐桌上多上一两样吃食。
至于农田增产一事,胤礽在小娜给出的诸多意见之中挑挑拣拣,最终选定了一条——肥料。
为田地增添肥力,无需让田地一年一轮休,再加之开垦荒地,大清的粮食定然会越来越多的。
第44章
今夜的胤礽依旧是在学习中度过的,不过早上还是早早醒来,开始提笔练字。
等到吃过早膳之后,胤礽才终于同兄弟几人碰面,坐上马车前往宫外。
“汗阿玛,我们今日去哪里?”胤礽看向康熙,试图打听出些许计划。
但康熙只摇了摇头,并不言语,催促着几人动作快些。
胤禛今日是第一次出宫,坐上马车之后视线一直向外面看去。
因为玻璃的畅销,现在马车的窗户都已经安装上了玻璃,亮亮堂堂,让胤禛坐在马车中也能将外面的街道看清楚。
“四弟在想什么?”胤禛的小脸绷得紧紧的,显得有些紧张。
“热闹。”胤禛的话依旧很少,但视线却一直不曾收回。
“会越来越热闹的。”胤礽看了一眼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心中却还在计划着化肥的配比。
小娜说化肥的配比至少也需要将化学课本学完之后,才能真正掌握,因此昨夜胤礽只是基础了解了一些东西。
“到了。”康熙一路上的心情都很不错,带着几个孩子相继下了马车。
“造办处?”几人相互看看,有些摸不着头脑。
造办处明明在武英殿,为何会在此处。
“进去看看。”康熙没有直接回应,而是笑着看向胤礽,任由胤礽上前。
胤礽深吸一口,将造办处的大门推开,里面的官员工匠们早已做好了准备,看到几人的到来,下跪请安。
“汗阿玛,这是?”胤礽看着里面的构造,有些不可置信。
造办处很大,被划分出了许多区域,第一个区域写着的是“镜片研究。”
里面的人并不多,不过这几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带着眼镜。
几个人已经提前得了康熙的吩咐,看到几位阿哥的走近,纷纷将手中的东西呈现出来。
“这便是最新研究出来的眼镜。”五个人手中的镜片形状相同却有厚有薄,看起来十分精细。
大清之前是有眼镜的,但并不能区分度数,且佩戴久了容易头晕,而且在黑夜烛火下看书还是一桩麻烦事。
但此时的镜片,已经区分了五个程度,且带上之后并不觉得厚重。
“朕已派人将这几种眼镜片分发给朝中年老有功之臣,他们大都对厚重的镜片赞不绝口。”康熙拿起其中一种镜片,在眼睛上佩戴,觉得头晕后又放下。
随后自己的视线逡巡着已经初成规模的造办处,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造办处虽最早成立在武英殿,但后来研究的东西越来越多,武英殿便显得有些狭小,地方根本不够用。
因此在思考过后,康熙选定了宫外的一处住址,在这里建立了一个造办处分处。
将大部分的研究都迁移到了宫外,让这些人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而胤礽则是接过那厚重的镜片,心中却在不断感叹,原来他大清这么多高度近视的人选。
看来电灯研究刻不容缓。
只可惜他现如今虽然能够在小娜的空间中进行相关电流的实验,感受什么叫电。
但想要将知识搬运出来,让大清众人研究,怕是如今也研究不出什么。
胤礽想着自己的思绪又有些走远,放眼望去这造办处虽大,但好似人数并不算多。
胤礽放下眼镜,跟随着康熙的脚步继续往里面走去,现如今造办处的东西大都是胤礽提出来的意见,而这些意见之中当属玻璃一物发展的最快,所以同玻璃有关的研究,占得地盘自然也是最大的。
“善!大善!微臣这就是入宫像皇上禀告。”
几人正向里面走着,便听到其中一房间传来一声声惊呼。
“这是?”康熙看向一直跟在自己身后的管事。
那管事尚未来得及回应,房间门便从里面打开。
两个胡子花白的老臣从里面走了出来,脸上的笑意简直能够将人淹没,“这显微镜一物研究出来,也算吾等不曾辜负皇恩浩荡。”
两个老臣自顾笑着,等看到门外的一圈人时,当即下跪。
而胤礽则有些安耐不住想要去看房间之中的光景,向看看大清的显微镜到底是何种模样。
虽说他当时给出了显微镜的结构模样,但小娜也同样提醒过,有些东西现如今的大清还是没有的,不过都能找到替代之物。
因此胤礽十分好奇,经过大清匠人朝臣的努力,这显微镜会是何种模样。
几人结伴走了进去,胤礽绕着显微镜走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