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


大杜绝下面人做手脚的可能。

当然事无绝对,这还是提高了作弊贪腐机会。

不过说句老实话。

这些年,大家也都怕了。

就问问,谁敢在朱元璋眼皮子底下动改账目的心思啊,是嫌三族人太多,还是嫌边军人太少,还是嫌自己命太好,急着让朱元璋剥皮充草啊。

他们不敢的。

即便是偷偷找点小外快,也不是用这种‘求死’的法子啊。

胡惟庸等京官自然都清楚,也采取默许态度。而且,在丞相胡惟庸看来,这又不是什么贪腐大事,不过是官场小小潜/规则,小事儿一桩,根本不需向朱元璋报告,争取他的同意。

丞相有协助皇上处理政务,管理百官之权。

胡惟庸也就没当回事。

但没想到这事儿突然捅到朱元璋跟前,而且,朱元璋还大发雷霆,早朝上直接发落了两个户科给事中和几个监察御史。

胡惟庸此刻面对面感受朱元璋的雷霆之怒,原本轻松的心态也变得紧张了,认识到这件事触了朱元璋霉头,怕是——

“臣有罪。”胡惟庸跪在地上,伏身磕头,言辞惭愧道:“臣身为百官之首,有失察之罪,没有及时发现有官吏欺上瞒下,是臣之责,臣之罪,臣有愧于陛下啊。”

至于提前心知肚明,默许方便行事什么的,他姓胡的不知道,他也是被蒙蔽的。

旁边几个同僚听完,嘴角一抽,有被胡惟庸脸皮厚到,但他们也立即站在胡丞相同一阵线,磕头齐声大喊。

“臣有罪。”

此时不撇清关系还等什么时候。

至于解释?

那不行,这不就是知情不报,罪加一等嘛。

而且,朱元璋说不定还要加他们一个同党包庇罪,这个黑锅谁想背?

身为大明朝京官,还能活着跪在这的京官,别的不说,对于朱元璋的脾气还是能摸到几分,也见识过朱元璋一旦动怒,杀人不眨眼的酷辣一面。

此时‘不知情的失职’才能保命,最多不过降职或罚俸。

朱元璋目光深深地注视几个磕头‘认罪’的臣子,面上倏地浮出一抹狰狞,咬着牙根才忍下心口嗜血冲动。

真当老子是眼瞎心也瞎。

胡惟庸几人跪着不敢动,朱元璋也不说话了,坐在那,沉默地盯着他们看。过了一会儿,就连胡惟庸心里也七上八下起来。

这不过一件小事,难不成朱元璋要借题发挥?

好在,上面的人终于发话了,“既然知道失职失察,那就每人罚俸半年。丞相身为百官之首,罪加一等,罚俸一年。”

罚俸而已。

胡惟庸紧绷的嘴角一松,磕头领罚,“臣谢陛下隆恩。”

旁边几人也赶紧谢恩。

认了罪领了罚,胡惟庸等人就退出了谨身殿。

殿内只剩朱元璋父子。

砰!

朱元璋也不再克制脾气,一脚踹飞旁边半人高的花瓶,碎裂一地。而朱元璋的脸色比暴风雨来临前的黑云压顶还恐怖。

杀气犹如实质,聚集在他眼中,染上赤红。

要是刚才离开的胡惟庸几人见了,怕是不能坚强地走出大殿了。

“父皇息怒。”朱标这才从隐身的角度站出来,看向上首,“父皇,涉事官员们办得不妥,罪有应得,但其中并非没有隐情。”

朱元璋鼻子里哼出一气,朱标就继续说了一下底下的人为什么会用空印文册提高办事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人力消耗。

朱元璋能不知道?

“偷奸耍滑之辈,跟朕玩起了花招。”朱元璋面上冷静下来,说话的语气却含着冰渣子,眯了眯眼睛。

也不知在说胡惟庸那几个,还是说空印案官员。

朱标嘴唇张了张,最终敛下眼皮道:“还请父皇从轻发落。”

“从轻?”朱元璋冷哼,这些当官的不给他们点颜色看看,以后都能当着他老朱开染坊。

“老子要把他们全砍了,看谁还敢再犯!”

朱标:“......”

他一掀袍子,身姿笔挺地跪下,“请父皇将此案交由儿臣来查办。”

涉案官吏之多,朱元璋也不好全部都砍了,就连胡惟庸他们都是这般想的,但朱标却知道,以他父皇的脾性,不好善了。

朱元璋最恨不本分的官员,心里更没有法不责众那一套。

他要给所有人一个血腥警告。

杀鸡儆猴!

敢不把他老朱当回事的人......

朱元璋沉吟片刻,看向跪地求情的长子,说道:“我可以将此案交给你来查办,但是——”

朱元璋:“涉案主官全部杀无赦!”

全国十三省…..各大小府县主印官加起来的人数可…..

朱标倏地抬头,却在接触到朱元璋眼神时,嘴边的话嚼了嚼又给咽了下去。

.....

谨身殿一地碎渣残片总要收拾一下,朱元璋就带着朱标去花园里走走。朱标还想找合适时机再求个情,争取空印案一事能宽容处理。

听王太监说桃花林那片花开得不错,朱元璋就说去看看。

桃林是朱元璋特意种的。

小时候他给地主老爷家放牛,看着地主老爷家的桃树林,满满的桃子熟了挂在枝头,馋得他口水直流。

有一次他和徐达、汤和几个小伙伴一商量,偷摘了桃,吃完把核一埋,各个撑得肚儿滚圆,咂摸回味了好一会儿然后再一起找地主老爷,说山上野猴偷了桃子吃。

“你猜怎么着?”朱元璋问,也不等朱标说话,他就笑了笑,说:“地主老爷一听就知我们撒谎。身上桃香味都还没散完,谁吃的一目了然。眼见大伙要一起挨顿狠揍,我就站了出来扛下了,反正都要挨揍,一个人挨揍总比全部一起挨揍划算。”

朱元璋说起童年语气轻松,面上却没啥表情,朱标习惯性地做个安静倾听者,只在合适时机应上两声。

朱元璋说完这些,忽然话锋一转,“标儿,你和你的兄弟没经历过那样的日子,农民苦啊,在官员地主手下讨生活的百姓不容易啊。你对他们仁慈,就是对百姓的残忍。”

朱标嘴一张刚要说点什么,前面就传来一阵喧哗声。朱元璋也听见了,同时抬脚往前面又走了一段,然后就看见,桃花林中四五个小孩儿围在一颗大树底下,抬头望着上面。

“四哥,你慢一点。”

“四哥往左,往左边。”

葱葱郁郁的树枝间隙隐约能见一个身影。

朱元璋眯了眯眼仔细瞧去,待看清上面的人是谁,一张冷酷的脸顿时变得麻木不仁。

同样看见这一幕的朱标:“......”

朱元璋想到自己和长子遛个弯都是百忙中挤时间,而自己还被底下人气得心肝都疼了。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