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5


事,但从一阵冷寒中回神的刘御史,他疯狂了。

御史台头号‘猛男’刘子全刘御史,不但没被对手吓破胆子,反而变成一条逮着人就咬的疯狗。

胡党最近要气死了。

言官最可恨的就是那一张嘴,骂起人来要人命。

每天刘子全站在朝堂上,不骂得嘴巴起皮,口水耗尽,他绝不罢口。

而以往最讨厌浪费时间的朱元璋,竟然也容忍了刘子全在那大骂,每次等他骂完,对手蓄力想反击时,那太监就高喊一声退朝。

胡党:“.......”

你就说气人不气人吧!

当然,刘子全发疯,御史台同僚也很担心他的人身安全,虽然大家都不富裕,但还是众筹了一下,希望给刘子全请两个贴身护卫,免得他哪天上衙门就缺胳膊少腿了啊。

好在刘子全骂了几天胡党的人,除了上火,导致喝了几碗贼苦的药,这次居然‘好运’没被套麻袋揍。

倒是这天,时隔好几天去东宫玩的朱高炽,一直到天色微暗才坐着马车从宫中离开。

天冷了,朱元璋心疼小乖孙,特意准许他坐马车进宫。

然后朱高炽在宫门口遇上了胡丞相家的马车。

他正撩起车帘子,而刚准备上马车的胡惟庸察觉他目光,扭头看来一眼,四目相对,胡惟庸微一拱手,然后踏入自家马车。

朱高炽放下车帘子。

感觉胡丞相眼睛又长高了点。

第49章 第49章 谁还没个梦想了

应天府下雪了。

漫天白绒绒的小雪花, 落地即溶,留下湿漉漉的痕迹,好像在说,看, 我来过这世界了哦。

燕王府一间会客的暖阁内, 透过半敞开的窗户, 屋内的人看着飘洒的雪花,没有升起什么浪漫情怀, 反而条件反射的打了个寒颤。

屋内两个角落放着炭盆,释放的热度驱散了一些湿寒,但远达不到温暖如春的程度。

周王妃捧起热茶,微凉的掌心一暖, 她叹道:“总觉得一年比一年冷了, 去年这个时候应天府都还没下雪呢,这雪一下, 又湿又寒, 剩下的日子可怎么过哦。”

周王妃本就怕冷,一到冬天就手脚冰凉, 晚上要是不搭配汤婆子睡觉, 到半夜脚心都是冰凉冰凉的。

以前倒也没当回事, 大不了就穿厚一些, 晚上多放两个汤婆子在脚边。可她和周王成婚也有好几年了, 一直没有喜讯传来, 从宫中请了太医把脉, 说她是体质寒凉,不易受孕。

药也喝了一年多了,迟迟没有好消息传来。

还是一次到燕王府做客, 偶然听到徐妙云说起府上女医,周王妃心思一动,就借着来找徐妙云的名义,实则让女医帮着调理身子。

那女医年纪不大,但在女子问题上比宫里太医还擅长些,她说自己不易受孕不止是体质偏寒的问题。

不过是短短几个月的调理,周王妃感觉自己的月信都要准一些了,心中也升起了期待。

就等周王从凤阳回来试一试。

咳——

当然女医也说,这种事最好也选个日子,不能太那啥,不然反而不利于受孕。

周王妃脸蛋红红,她也不好说女医担心太多,自家那个木头,除了对花花草草兴趣极大,还真对啥事都不热衷。

徐妙云就瞧见刚叹完气的周王妃冯氏,脸蛋忽然浮起一抹粉红,她还以为是炭盆离得近了。

刚才也是听冯氏说冷,徐妙云才让下人把炭盆挪过来一点的。

但不等徐妙云开口让人把炭盆再稍微挪开一点,周王妃就把捧着热茶的双手一伸,靠近炭盆取暖,“啊,冬天没有炭火烤都活不了啊。”

徐妙云:“......”

“今年宫中发下的红罗炭份例比去年少,我每日都不敢用太多。”周王妃接触到暖意,整个人都舒展开来,不停翻着手背手心,均衡受热。

周王府如此,燕王府也一样。

往年天气冷的时候,室内还是有个三四盆炭火的,不说温暖宜人,也比现在两个炭盆管用,没那么冷。

徐妙云肚子圆润不少,她披着一兔毛做的薄披风,在室内用正好,不厚重,也足够保暖,而且,她没有冯氏那般怕冷,手脚都是暖呼呼的。

“今年宫中各处炭例都少了,就连母后宫中红罗炭也不多,父皇知道后还生气,说她身子不好还不好好爱护自己,父皇就把自己那份挪了一些给母后,自己添了次一些的木炭进去。”

朱元璋原话是,老子当年连次一些的木炭都没得用,冬天光着脚底板到处跑,冻得浑身打摆子还不是照样活过来了。

再说,次一些的只是比不上红罗炭而已,燃烧时会有轻微烟雾,开着窗散散气就成。

徐妙云:“今年入冬后各地陆续传来受灾消息,朝廷开支不小,母后心系百姓,这才带头节俭生活。”

听了徐妙云的话,周王妃冯氏一叹,“是啊,咱们还有炭可用,那些穷苦百姓受冻只能硬抗着。”

这么想着,又觉得自己刚才抱怨炭例减少,有点不知好歹了。

冯氏不好意思地笑笑:“还是四嫂明事理,我这觉悟还差些。”

徐妙云摇头笑笑,“你怕冷,白日里可以添些其它木炭进去,开点窗,透透气,暖和不说,也没啥味道。”

冯氏就吐吐舌头,烤得微红的手指轻挠一下脸颊说:“其实,我就是这样用的。”说着,她看一眼徐妙云,微微羞涩。

“我是真怕冷,屋内少了四个炭盆,我活不下去的,只能整日裹着棉被躺床上了。”

她悄悄让府上的人购置了不少木炭,虽比不上红罗炭,但也算不错。

这种事儿又不是周王妃这么干,宫中各娘娘私下里还不是托人买了回去,只要别从公中出,你自己有钱,自己买,朱元璋和马皇后知道了也不会说什么。

聊过这些,周王妃又忽然叹一句,“光咱们跟着勤俭节约有什么用啊,我听府上购置木炭的下人说,不少勋贵大臣家中购置了很多上好木炭,其中不乏红罗炭。只是他们都悄悄瞒着,上好的木炭装成中下等木炭购入府中。”

燕王府同样私下购置了木炭,徐妙云也听说过,大家都在应天府生活,这些小道消息,就算瞒着也有丝丝缕缕的风声泄露出来。

不过是不想惹了朱元璋不喜,配合做点面子功夫。

心照不宣而已。

那些有家底的勋贵、大臣,谁也不想真的苛待自己啊。

只应天府就这样,那些管制不到的地区,各豪门大族还不是该怎么来就怎么来。就算路边有冻死的百姓,也不干他们什么事。

徐妙云也听说,有些富贵之家会在冬日行善事,发冬衣布粥棚,这样的人终归是少数。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