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1


的亲兵。

面对犹如恶鬼修罗的朱元璋,亲兵心中害怕却还是亲口禀报了曹国公病逝一事。

话音落下,朱元璋身形遽然一震,即便不愿相信也不行了。

过了一会儿,朱元璋忽然眼露凶光,语气阴狠道:“叫蒋瓛来见朕。”

闻言,王太监眼神狠狠一动,恭敬俯身道:“奴婢遵命。”

不多久,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就来到了谨身殿面圣,朱元璋不信李文忠死得这么突然,他要锦衣卫去细查,看背后是否有阴谋。

锦衣卫办事效率高,没多久朱元璋案台上就多了一份锦衣卫秘奏。

事情真相当然还没完全调查清楚,曹国公是否真的是病逝也有待商榷,但是,蒋指挥使还是选择在这个模糊时候,递上一份秘折。

至于还要不要深查下去,就看洪武帝的意思了。

朱元璋看完秘奏,半天没有说话,只有一张脸布满了恐怖黑色。终于,他用力一扫,满桌东西尽数落地,茶盏碎掉,水渍染脏了纸张。

北平府这边收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大半个月之后了,朱棣还在军营练兵,他也觉得此事太过突然,正要让人去细问怎么回事,没多久,又有老爹朱元璋因为此事大发雷霆,把给李文忠看病的太医,连淮安侯华中一家都赐死了。

说是淮安侯华中下毒,毒杀了曹国公。

朱棣下意识拧眉,觉得此事有蹊跷。

出于避嫌,他就藩后没有私下和李文忠联系过,但他以前在京中也没听说过淮安侯与李文忠有仇。

应该说,两家交集都不多,怎么就会下毒呢?

到底是从小熟识,还教过他不少兵法的亲表兄,朱棣也不想他死得不明不白,到底真是病逝,还是说有人迫害,朱棣打算暗中派人调查一下。

但朱棣的人并没调查到什么,比起淮安侯下毒,倒更像是因病去世的。朱棣也听说去年,曹国公就大病过一场。

那他老爹突然发难,莫不是....针对故意针对淮安侯,或是淮安侯背后的利益?

朱棣有些摸不到线索,回到燕王府,他就此事和徐妙云讨论了一下。徐妙云听完也觉得不对劲儿。

终于,朱棣犹豫道:“你说,会不会是老爹.....”

徐妙云闻言立刻抬眸朝朱棣看去,朱棣表情晦涩,眼皮垂下看着地面,“曹国公没有反心啊,还是他亲侄儿。”

“王爷说的没错,所以,绝不是父皇所为。”徐妙云语气有些笃定道。

朱棣唰一下抬起眼皮,怔怔看向她。

徐妙云:“就算曹国公几次三番惹怒父皇,父皇只要不是气得失去理智的当下要了他的命,事后是绝不可能要他命的。”

朱元璋气性上头,用鞭子抽死他都有可能,私下里再下毒,不会。

亲侄儿什么的,朱元璋可能还不算放在心上。

但曹国公是国之栋梁,又正值壮年,即便脾性刚直,但他对大明对朱家是忠心耿耿的。

朱元璋正是知道这点,才只是罚曹国公闭门思过。

这样的人,肯定是要留给朱标的。

经徐妙云这么一说,朱棣想了想也觉得是这个理,很快他又拧眉道:“那是为什么?”

徐妙云暂时也想不清楚,不过.....

她抬手倒了两杯茶,自己碰了一杯在手上,暖了暖掌心说:“不急,父皇的用意慢慢就知道了。”

就像他花了那么多时间和胡惟庸纠缠一样。

总归他的目的会慢慢显露出来的。

朱棣也没时间花在曹国公一事上,冬季还没完全过去,在草原上艰难熬了大半个冬天的草原人民终于受不了了。

与其在这鬼天气里受折磨,挨冻等死,还不如到明朝边境抢掠一番,死了当解脱了,给部落省口粮,抢到手就是赚了,能给部落一个喘息。

开平卫惨状并没给草原人民带来多大阴影,真到了生存艰难时刻,没有什么阴影能让他们止住凶残本性。

抢掠,是他们在天然的厮杀环境中学会的生存技能。

这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碰撞。

大明再如何强大,一时半会地也无法灭杀草原骑兵的生存天性。

朱棣领兵出塞,追杀胆敢侵犯大明的草原部落。

朱棣这一出去就是半个多月,直到把草原部落杀得东奔西逃,看着这些溜得比泥鳅还快的草原部落,朱棣咬牙,郁闷不已,只能下令收兵。收兵后他也没急着回北平,而是在各个边塞卫所巡视了一番,督促城防建设和练兵,等回到北平已经是两个月后了。

冬去春来,白雪逐渐融化,北平府又露出它原本模样。

虽然春天到了,但气温还是偏低,人们穿得棉袄子还没脱下,时不时的还有小雪飘落。

也就是这个时候,朱元璋密旨召秦王回京。

等秦王到了京师,朱元璋也没召他进宫觐见,反而是亲自去了一趟秦王府,那天,发生了什么只有跟随朱元璋去秦王府的朱标和王太监知道,等到朱元璋回宫,秦王府闭门谢客一个多月,而秦王也在京城待了将近两月才返回藩地。

朝中官员对此有不少猜测,奈何老朱和朱标兄弟都看不出啥异样,难不成真是想念就藩的儿子,喊回来看看?

不,应该不是如此简单。

只有少数‘嗅觉’敏锐的像是明白点什么,但又不敢深想,只能装作人傻眼瞎,什么都不知道不清楚。

北平府。

朱棣收到秦王回京的消息,是他带兵回到北平那一日。

几乎是同时,他抬眸看向徐妙云,正好徐妙云也看着他,两口子不用多说,只用眼神交流就知道了。

原来如此。

是秦王。

第68章 第68章 群狼环伺

秦王入京时就知道要面临什么, 但他还是理直气壮地来了,就算是要承受老爹朱元璋的怒火,他依然是有底气在的。

在朱元璋面无表情盯着他,视线锐利得似乎要穿透他内心深处时, 秦王依然一脸桀骜, 跪在地上。

“李文忠屡次和父皇唱反调, 骂父皇不仁不慈,儿子早看他不顺眼。”秦王眼神阴鸷, 跪得笔直,腮帮子咬得死紧,颇有些同仇敌忾的样子,“父皇当他是亲侄儿, 次次开恩免罪, 可儿子听说他非但不感恩,还找人编排父皇, 骂父皇是暴君, 李文忠这样的逆臣贼子就该死。”

秦王骂完,浑身煞气四溢。

朱元璋依然没啥反应地盯着他, 跟着一起来的朱标看着不知悔改还振振有词的秦王, 难得来了脾气, 指着他训道:“荒唐!你自己做错了事还理直气壮骂曹国公是逆臣贼子, 曹国公是你亲表兄, 是为大明做出多少贡献的开国功勋, 父皇心中有数, 用得着你来仗义执剑?你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