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5
个自幼熟读圣贤书,亲文仁厚的储君,武将们当然是更偏向好武的铁血储君。
即便不好武,那也不是文文弱弱,不通军事战争的书生。
所以那什么东宫皇孙朱允炆,说实话,如果是朱标顺利继位,再立朱允炆为太子,武将们也没得说,但这个时候有了选择,朱允炆各方面就不在他们心趴上了。
与其选一个稚嫩小儿,还不如从王爷里面挑一个。
这些王爷,骁勇善战的不在少数。
尤其是储君热门人选,秦王,晋王和燕王,哪一个挑出来都是不错的。这三位还亲近武将,在文臣看来秦王刚愎,晋王残暴,燕王武断,武将们却觉得不是什么大毛病。
只是在朱元璋表露意向前,武将们也不好把各人心思写在明面上。至于私底下,谁胆子大想搏个‘从龙之功’,偷偷选边站,那就不足为外人道了。
不过秦王动作越来越多,与武将们的接触自然也瞒不下去,现如今朝堂上支持秦王的声音也多是武将集团发出来的。
洪武帝建立大明时自己定下的规矩,立嫡立长,如今立秦王那是理所当然,名正言顺。
眼看武将们一部分掉头支持秦王,一部分装聋作哑不参与立储之争,还有一部分跟在蓝玉身后,心思不定立场不明,可把太子一派的文臣们气够呛。
私下里不知骂了多少次‘一群无知武夫’,‘毫无气节的莽夫’啥的。
但文臣们拿这些武将没办法,尤其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那一群功勋武将,不是他们能轻易对抗的。
偏偏在这种时候,文臣们内部也出了分歧。
而这分歧是在朱高炽入京后才渐渐形成的。吕本心中别提多呕血了,他就知道,朱高炽此人不除会有后患。
才多久啊,原本说好一起扶持朱允炆上位的文臣就动摇了。
吕本气得咬牙也没办法,如今再想对朱高炽下手无疑是找死,机会错过就很难再等到了。
要是一切尘埃落定,那他们这么多年的努力都将付之东流。
要给吕本再来一次的机会,他肯定不会瞻前顾后,派去刺杀的刺客会多几倍,反正还有秦王兜底。
只恨自己当时没有听那人的意见,以为加上秦王就万无一失了。
事到如今想那些没用,当务之急是稳定内部,把动摇的拉回来,有异心的踢出去。不过查来查去,让吕本奇怪的是,燕王世子朱高炽入京后并没私下活动过,更没与他们太子一派的人联络过。
那这些动摇的人是怎么回事?
抱着这个不解与不爽,吕本等人私下里与那些有所动摇的人交谈了一下,大家嘴上都不提‘立储’二字,习惯不留把柄。一句话要掰开了揉碎了想,几句交谈下来,吕本脸都绿了。
这些人居然就凭燕王世子‘聪慧好学、斯文温厚’名声就产生了动摇。
当然,也有人说了,只看当今对燕王世子的宠爱,在皇孙一辈也属独一份的,说不定皇上就属意燕王了呢。
燕王虽然好勇斗狠,不亲文臣,但燕王世子不一样啊。
燕王世子可是大儒孔少傅的亲传学生,孔少傅的爱徒啊。
吕本:“......”
好哇,原来这里面有姓孔的手笔。
还以为朱高炽私下没动手脚呢,原来是在这啊。
身为当世大儒,孔克仁是和宋濂齐名的存在,宋濂因为教导太子朱标读书,名声一度压过孔克仁,但论门下学子,孔克仁教过的人多多了,哪怕后来进了宫,专为皇子教学,不还有从国子监选出来的优秀伴读嘛。
孔少傅的学生在朝为官的不少,有几个还是太子一派的骨干人物。
难怪啊。
吕本一口血堵在胸口不上不下。
勉强稳住心神,吕本保持微笑,想说燕王朱棣一旦上位,等待他们文臣的也许又是一个‘洪武帝’。
这些年,大家过得还不够压抑吗?承受的恐惧还不够多吗?
你们真的能接受两任皇帝都苛待文臣,行事残暴武断吗?
话当然不能直白地说出来,但对面的人都听懂了。
他们表情也很是无奈,虽说动摇是动摇了,但心里还有所顾忌,最深的恐惧也不过就是吕本所说,再出一个洪武帝。
讲真,那到时候就真的是天昏地暗,没有出头之日了。
不过.....
众所周知,燕王朱棣爱子如命,别人的话肯定不管用,但燕王世子的话肯定管用,有燕王世子在,文臣应该还是有所依靠的,燕王也不会太过分的。
看他们犹犹豫豫说出这种话的吕本:“.......”真的想吐血了。
很想掰开这些人的脑子,硬塞点东西进去,难道朱元璋不偏爱长子朱标吗?可朱标也没能让朱元璋减少杀戮啊。
吕本心中都开始骂人了,但面上却还要和他们慢慢周旋,试图让他们放弃那种天真幻想,还是坚持原来的,不要动摇最好。
这些时日,吕本他们被内部事搞得分身乏术,不把内部矛盾整理好了,怎么和秦王、燕王掰腕子。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意外又把他们打了个措手不及。
朱元璋快速处理了潭王一事,私下里却顺着潭王那封认罪书调查秦王。之前种种朱元璋不说,这次,他心中已然恨极。
认罪书上没提秦王二字,却处处都有秦王的影子。
不管潭王写下这认罪书是什么打算,反正朱元璋‘看懂’了。
一旦查实,秦王....
朱元璋怕是真要亲手要了他的命!
大祸临头了,沉醉在皇位即将到手的秦王早就飘了,他如今得到了朝堂大半武将支持,论身份地位,立他为储君更是合规合矩。
只是不知道朱元璋还在考虑什么,任凭底下人争来吵去,迟迟不下旨立储。
秦王心中不满,尤其在朝堂上出现立朱允炆的声音出现后,朱元璋的反应居然是任由其发展。
不满变大,变成怨恨。
以前朱标在,因为是长子,他偏爱朱标,如今朱标都不在了,难道还要继续偏心朱标的儿子吗?
脾气越来越暴躁的秦王,控制不住心中暴戾,只能找人发泄。近日一到深夜从秦王府小后门静悄悄运出去的麻袋都多了起来。
整个秦王府都被无声的惊惧笼罩着,下人们、王府官署的官员们,时刻心惊胆战,就怕麻袋里下一个装的人是自己。
就连邓氏近来也越发不敢违逆秦王的意思,以前还能吹吹枕头风,劝一劝,现在是只能顺着秦王来。
但邓氏也没想到,秦王居然敢如此放肆。
当秦王身穿龙袍出现,邓氏只觉眼前一黑,腿一软,差点没站住。
“爱妃,朕这一身如何?”秦王脸上有些异常的红色,整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