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8


边的几人:“.......”

孟.严防死守.秋紧拽着朱高炽一只袖子,那样子,似乎在说,妹妹不走,我就不松手。

想在我眼前抱抱?

门都没有!

这一夜的热闹很快传到宫中朱元璋耳朵里,老朱忍不住哈哈大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笑完,坐在熟悉的坤宁宫,老朱哼了一声。

“臭小子,不愧是我老朱家的种,疼媳妇这点,跟我老朱也不差多少。”

闻言,王太监:“......”

噗噗。

眼中笑意平复后,没多会周围就安静下来,王太监小心掀了下眼皮,就见朱元璋不知什么时候靠在软塌上睡着了。

王太监轻手轻脚地走过去,扶着人缓缓躺下,又盖好被子,这才退到一旁守候着。听着阵阵鼾声,王太监垂下眼睫,遮住了眼中拂过的情绪。

终于,到了世子朱高炽大婚这天。

京城各处张灯结彩,人人面带喜色,朝臣早早在宫门等候,吉日一到,入宫参拜观礼。

礼乐声起,朱高炽身穿大红喜服,站在壁阶下,等待他的新娘,一步一步,慢慢地走向他。

这一天阳光是刚刚好的,风是刚刚好的,就连空气中的味道也是刚刚好的。

刚刚好。

孟夏抬眸望来,抿着唇笑了笑。

朱高炽也情不自禁地弯了弯眼眸。

刚刚好,是他想要携手一生的人。

第132章 第132章 洪武帝驾崩

新的一年, 春芽刚舒展开,魏国公徐辉祖从北平调回了京城,高阳郡王朱高煦接了圣旨赶赴北平。

他在去年重创鞑靼之战中立下大功,表现亮眼, 让朱元璋都大为赞赏, 拍手直夸他有其外祖徐达之能。

朱元璋有意让朱高煦代替朱棣先前的角色, 坐镇北平,为大明守门护疆。

羡慕, 但只能眼巴巴看着的朱棣,又开始了坐牢般的太子生活。

朱老四一副‘快乐没了’的悲惨打工人模样看得朱元璋气不打一处来,抬脚就要踹,朱老四下意识一躲。

朱元璋眯了眯眼, 又踹!

朱老四腰背一转, 又一躲。

再次落空的老朱:“......”

没让老爹碰到自己一点衣角的朱老四:“....那啥,儿臣突然想起来手头还有件急事, 儿臣就先告退了。”

话音还没落地, 朱老四拔腿就跑,带动的风吹乱了老朱略显扭曲的表情。

朱元璋一路骂骂咧咧回到谨身殿, 刚坐下就灌了一大口凉茶, 这才把心头躁火消灭一点。

“不孝子。”

“老子怎么就选了这么个不孝子。”

突然, 朱元璋余光又扫到左边桌角放着的一封信件, 嘴角下意识抽搐一下, 想到另一个不成器的儿子, 眼神都变得麻木起来。

信是朱老三, 也就是晋王亲笔所写。

如今朱老三就在封地太原城边的一座古寺出家修行。

要说朱老三这个个和尚当的吧......朱元璋都想骂一声‘信了他的邪’!

一开始朱元璋还真以为晋王朱老三要‘改邪归正’了。那段时间朱元璋受到了秦王的刺激,对犯下诸多恶事的晋王也要下手狠治一番,尤其是....

总之, 晋王能保住命,保不住身份爵位。

朱元璋圣旨都拟好了,谁知道朱老三突然剃度出家。

朱元璋有震惊,震惊过后那一瞬感受到的复杂也不知如何形容,最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放老朱三过去了。

到底是亲儿子。

也许是年纪大了,也许是....大病一场后心比从前更容易软了。

朱元璋后面就派人去看了下晋王,还情真意切地说了一番话让人转达给晋王。老朱就是这样,骂你的时候狠狠骂,揍你的时候要了命地揍,真想腻歪一下表现一下老父亲的关爱吧,那也是一点不含糊。

这老朱迟来的父爱用大白话翻译过来就是:孩子啊,你的好,老爹都看在眼里。你的不容易,老爹也都明白。是人都会犯错,在老爹心里,你永远是不懂事的孩子,老爹从前做得不够好,没能好好教育你,是老爹的错啊,怪不得你啊。

孩子啊,以后好好做人,吃斋念佛也要照顾好自己。

老爹年纪大了,不能来看你了。

‘多愁善感’的朱老三听完,那是当场痛哭流涕,直直跪向南方,大喊:“老爹,儿子不孝啊。”

于是大受感动,大呼不孝的朱老三就抓起毛笔,刷刷刷,真情实感地写下一封信,命来人带回去转交给朱元璋,还抓着人说:“回去告诉老爹,就说我会在寺庙里好好修行念佛,为他老人家祈福。”

当时看完朱老三的信,听见转达的话,朱元璋都猛虎落泪,感动得稀里哗啦,大呼:“老三终于有个人样了啊。”

还转头跟朱棣说了,朱棣当时听着,就觉得他老爹嘴里的朱老三哪是有个人样了,那都叫脱胎换骨了。

朱老四很疑惑:不是,您说的是朱老三?那个姓朱名的朱老三?

老朱就一脚踹上去,双目怒瞪:别以为你不说话,老子就看不出你什么眼神。

朱老四摸摸鼻子。

老朱就冷笑:“人总有成长的一天,你以为老子的儿子都跟你一个臭德行,怎么都掰不成才是吧?”

不小心就引火烧身的朱老四:“.......”

得,他还是别在这招人嫌了。

不过朱老四一直对朱老三的‘有个人样’保持基本怀疑。实在是,朱老三他哪怕是出家为僧,他也不信朱老三的本性会改变。

要知道,朱老三真能像他老爹嘴里说的那样,那他朱棣.....嗯....嗯........他朱棣就能成为千古一帝,还是那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朱棣就是不信。

朱元璋就是信。

父子有种莫名的无声的默契的较劲儿。

然后....

朱老三刚开始一段时间还是挺安分的,可能是真的看破了一些东西,可他即便看破了一些东西,那他也是朱老三。

就在得到老朱的‘关爱’之后,朱老三想到过去种种,自觉实在过分,对不起他老爹的拳拳教诲,痛定思痛,那是晨昏定省地敲钟念佛,隔一段时间还要把自己的忏悔和佛法心得写在信上,送去京城。

朱元璋看第一封,欣慰。

看第二封,点头。

看第三封,有点啰嗦了,不过还是值得肯定。

看第四封,嗯.....

看第五封.........

朱元璋就觉得,老三这罗里吧嗦的德性怎么当个和尚都能一点不变的。本就不喜欢啰嗦的老朱,看着眼睛疼。

而且,什么狗屁话都能当做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