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


算,汪监丞却不管不顾直接告知学子。

这等行为,便是越俎代庖。

汪监丞的脸色已彻底沉了下来。

官大一级压死人,他如今便是有再多不满,也是半点不能发作。

“为督促学子进步,筛选出最优,国子监已由前日禀报了圣上,将进行大考改革。”

“改革条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方才汪监丞所说的内容。从前的大考降级,是有所限制的,甲考不过,退为乙,乙考不过,则再退为丙……如今更改后,变为无限制降级。”

“即,根据学子的评分界定,如若考得过差,甲等院的学子,可直接从最高甲等,降至最低的戊级,在戊级的学子,若大考不过,则直接清退。”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卢胜平目光落在了他们的身上,淡笑道:“但同样的,戊等院的学子,若在大考中表现极佳,各类评分都达到了甲优,也可直接升至甲等院!”

这一番话,在所有学子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此前还以为只是官员的变动,未料到整个国子监内都掀起了一场狂风暴雨。

这般改革后,凡是没有真才实学的人,都将要遭到直接淘汰。

在这中间,也就唯有荫监生能稍微喘口气。

卢胜平看向了施元夕:“你的情况较一般的学子更为特殊,是以,你若是考不过的话,将会被直接降至女院。”

对甲等院的其他人来说,哪怕是一次失利,退至戊级,却也是还有机会的。

但对于施元夕而言,降至女院,便意味着她好不容易争取到的权利,将会从手中彻底流失。

女院不学任何的治国论,也完全没有进入仕途的可能。

卢胜平知晓,这个新规对施元夕来说,算不得公平。

可这是朝堂几番博弈下来的结果,她的情况特殊,国子监只能优先顾及普通学子。

施元夕眼眸闪烁,似是也被新规冲击到了,但仍旧起身道:“是。”

对于已经成型了的大梁朝堂,她这样的身份,便是个外来者。

外来者想要突破重重阻碍,走到了那条路上,是格外不容易的。

所以施元夕对这一系列的变动也算得上是有所准备。

甚至目前的情况,对她而言不算太差。

这位卢祭酒是何脾性暂且不知,但新规推行的第一次大考,必然是要保持相对公平的。

而她一直所求的,就只是一份公平罢了。

此番国子监的巨大变动,对她来说,反倒是个机会。

汪监丞没能立威成功,临离开前,回头看了眼施元夕:“大考已在眼前,你可莫要让人失望才是。”

他在翰林院多年,属于最为迂腐陈旧的那批人。

在他看来,施元夕第一次能够考入国子监,不过是因为入学考试题目简单,她又占了几分运气。

而下一次大考的难度,可谓是直线飙升。

这般情况下,施元夕不可能再考过第二次。

国子监新规改制的事,很快便传得人尽皆知。

新规争议颇大,还让所有的学子都有了强烈的危机感。

导致原本散漫的甲五级,如今都变得尤其紧绷。

甲等院中,最危险的就是甲五。

施元夕他们讲堂还是所有人中的末位,学子们虽然嘴上不提,可已是脑中绷紧了一根弦,轻易不敢放松。

讲堂内的氛围都变了,学正授课时,皆正襟危坐,仔细听讲。

大概唯一的例外,便是那路星奕了。

因官员变动和新制改革,国子监很是忙碌了一阵,学子也紧绷,是以近两个月的时间,所有人都在埋头苦学。

只路星奕一人,还是从前那般模样。

学正授课,他要么不出现,要么就歪在椅子上打瞌睡。

邱学正前边还有心叫醒他,后边见他冥顽不灵,便也不再管他。

到距离大考仅有十五日时,整个讲堂内,大部分的学子都已经递交了邱学正要求写的策论。

只留下了两组。

一组是施元夕他们,另外一组,则是李谓那组。

李谓那边听说是已经写成了,但仍旧觉得不够完善,所以在进行二次修改。

李谓虽是荫监生,学识却不差,身上也有功名,他晚交,是为了尽善尽美。

施元夕这一组……

就纯粹是半点没有准备了。

这些时日,施元夕听闻朝上争论不断。

她又深入简出,每日里都待在了国子监。

沐休时也在家中温书,连施雨烟小姐妹举办的赏花会,施雨烟别扭地来邀请她一同去,她也都推拒了。

同在国子监内,施雨烟最清楚施元夕的处境。

大考改制,除去了此前原本就受关注的学子外,新学子里,引发最多争论的,就是施元夕。

绝大部分的学子,都认为她无法通过第一次的大考。

也是因此,施雨烟并没有为难她。

谁知那日她去了后才知道,那赏花会竟然还邀请了魏青染。

魏青染自坐下后,一言不发,目光不断地落在她的身上。

施雨烟心头不适,回来告知了施元夕。

施元夕倒并不意外。

魏家忙着朝上的事,分不出空闲来对付她这个小虾米。

魏青染倒是记仇,可她不出门,她暂时也不能将她如何。

她当初借徐京何的手,将魏青染弄出国子监,为的就是让魏青染游离在她的生活之外,好让她空出时间来,好好准备晋升考试。

她这两个多月的时间,皆在温书。

倒不是施元夕对自己没什么把握,而是她多年来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只要停下来,就会不断地学习和充实自己。

施元夕埋头苦读,路星奕不见人影。

就王恒之一个人,急得原地打转。

他是荫监生没错,可至少大考是得要参加的。

邱学正的策论一日不交,他们三人便一日没有参与大考的资格。

入学第一次大考就没参与,他想不出来自己会是个什么下场。

偏另外两人,皆是跟没事人一般。

王恒之知道他们两有过结,可在讲堂内没有来往便算了,这策论还是要写的呀!

终于,在李谓那组重新递交了更改后的策论以后,王恒之坐不住了。

他难得在休息时间找上施元夕,焦灼地问她:“邱学正的策论,你可有想法了?”

施元夕微顿:“课题已有了想法,你呢?”

王恒之大喜,当即道:“既是已经有了想法,那不若今日便一起商讨吧?”

施元夕同意了。

结果他去找路星奕的时候,对方却道:“既是有了想法,你们便自己去写不就成了?”

王恒之傻眼了:“可这是我们三人的共同课题。”

路星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