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


什么时候天降刺激实验。

鲍勃彻底无语,不禁看向麦考夫,你弟弟这么爱好科学实验你知道吗!

他又转头问夏洛克,“你哥哥获得实验名额的可能性高一些吧?你不参加他那组?”

夏洛克微笑,“约翰逊先生,您谦虚了,我认为以您对生活的热情探索态度,更容易被实验主办方选中。而我的哥哥生性喜静,参加实验的可能性不大。”

鲍勃正想点头认同,转念又觉得哪里不太对。

难道自己有特殊嗜好,居然要赶着上找人电击自己吗?!夏洛克其实是不舍他哥哥受苦吧?

麦考夫听着话题趋向离谱方向,取出怀表看了看,显示18:28。

“抱歉,先生们,我不得不打断两位的火热聊天。还有两分钟,炸弹装置的倒计时即将结束,九个实验品将被引爆。”

夏洛克立刻转头,全神贯注地看向仓库内,丝毫不像刚与鲍勃进行了一场友好而热情的闲谈。

鲍勃被一口气卡在嗓子眼。

想说点什么,但又不知道能说点什么,或许他本就不该挑起刺激实验的话题。

鲍勃只能认真倒数,等待今天实验的关键一步。

119秒、118秒……2秒、1秒,微弱的齿轮转动声停止。

三人立刻朝后退,更紧紧捂住耳朵。

下一秒,爆破声起。

“轰”、“轰”……,接二连三地爆破声在空旷仓库的不同位置炸响。

黑烟飘荡,刺鼻性气味弥散开来。

三人不着急入内,又耐心等待了好一会。

等烟雾彻底散去,确定不会二次爆炸后,进入仓库观察九个点位的不同爆炸痕迹。

麦考夫从头到尾观察九个实验品,最终在五号面前站定。

“五号实验体与昨夜分拣室爆炸的效果吻合。”

鲍勃立刻翻看记录簿。

“好消息,五号装入的炸药原材料品质上佳。售卖优质原料的店铺少,伦敦约有三十家店。明天一家一家查过去,找到购买者的可能性变大了。”

与外交部被炸气动管道相连的电报站、电报中转站不在少数,这些公司的电报员都在嫌疑犯名单上,估测有上万之多。

获得了炸药原料的购买者名单,能与电报员名单做交叉比对,快速缩小嫌疑人范围。

麦考夫:“先不要贷款乐观。如果投弹者不是在伦敦购买材料,或者店家没有销售记录,又或者不明嫌疑人买东西时进行了乔装呢?”

鲍勃被问得整个人肉眼可见得蔫了。“你说得对,确实存在很多障碍。”

麦考夫:“但明天该查的药剂铺,你还是要继续查。”

鲍勃问:“你呢?”

麦考夫微笑,想到今早在炸弹残片提取到的一枚指纹。“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

什么意思?

鲍勃不太解,但没再等到具体答案。

三人前往废弃仓库前附近的马车站点,这里位于前往剑桥镇的路线上。

夏洛克带着行李连夜返校。

他对投弹案是有点兴趣,但新学期的化学实验更吸引他。

反正有麦考夫参与侦破电报爆炸事件,相信不久就能满足他获知整件事来龙去脉的好奇心。

麦考夫与鲍勃返回伦敦市内后分开。

明天一早,麦考夫准备给素未谋面的探员先生送去“惊喜”。

第15章

周日清晨,六点半。

一月的伦敦尚未天亮,天仍旧黑着,飘了一夜的细雨也未停歇。

雷斯垂德结束夜班回家。

昨晚无事发生,他在苏格兰场的工位上睡得挺香。

现在不困,感觉能去踢一场球。

没带雨披,尽量走得快些,可视线忍不住向墙角灯柱扫视。

昨天与莫伦喝了顿下午茶,听她提起罗伯特街44号路灯上突然多出的奇怪标记。

雷斯垂德没记住下午茶的点心多好吃,反而是喝出了职业病。

开始疑神疑鬼,总觉得44号大门口灯柱不是被普通的盗窃标记,而是有谁要搞大事!

开始下意识地观察街道上有没有类似符号。

别多想,哪有这么巧!

雷斯垂德努力说服自己,别相信见鬼的直觉。

不能因为莫伦遭遇过极不普通的抢劫案,就觉得她家门口的标记符号也很诡异。

一路没发现异状。

最后穿进一条小巷,抄近道回家。

“滋啦——”

煤气路灯猛地一跳,明明灭灭,似被幽灵轻轻地吹了一口气。

“还不来修,都几天了!”

雷斯垂德嘟囔着,租屋旁的小巷路灯接触不良一个月,总是一惊一乍地闪动。

这让他忍不住唱起童谣,绝不是唱歌壮胆,就是想唱就唱。“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

快到家了,前方巷口转弯就行。

还有十米,眼角余光突然瞥见巷口斜照在地上的一道暗影。

雨淅淅沥沥,小巷地面凹凸不平。

雨幕中,路灯的昏黄光线模糊不清。

光影交错间,地面影子变得诡异扭曲。依稀分辨是一个男人撑着长柄伞,悄无声息地站在转角口。

“鬼啊!”

雷斯垂德脱口而出。

喊出口就后悔了,他的胆子真不小,怪就怪黑暗、雨巷、诡影的元素结合在一起拉满了恐怖气氛。究竟是谁,这样吓人?!

麦考夫听到惨叫声。

撑着黑伞,踱步走进暗巷,平静地发出问候。“初次见面,雷斯垂德探员,早上好。”

雷斯垂德:不,我不太好。陌生人怎么知道我是谁?

麦考夫的语气非常和善,“恕我直接说明来意,是谁教您认识到指纹痕迹能用来区别不同的人?”

雷斯垂德时常失灵的直觉又开始嗡嗡嗡作祟。

他的脑子居然开启自动翻译,「说!谁教你指纹检测的,不说就把你做掉!」

*

*

七点多,天亮终于蒙蒙亮。

下了一夜的雨也终于停了,地面非常潮湿。

八点半,莫伦吃完早餐,坐马车前往露娜伊迪的新住处。

隔着玻璃观察街景。

车轮滚动,飞溅起的泥点砸到车窗上。

人行道上,女士们放缓走路速度,避免裙摆沾上污渍。

莫伦计划忙完这一波,马上去定制一批服装。

不只是华丽的裙子,也有便于出行的西服西裤,还要加上运动的猎装。

别和她说女士穿裤子仍处于巨大的舆论争议中。只要不违法,她就可以穿。

露娜伊迪在沃尔案发生后搬了一次家。

没有搬到截然相反的方向,新租屋仍旧在摄政公园附近,她习惯这一带的生活。

莫伦昨夜捎去口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