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2
年了,站在郑小公爷面前,顿时黯淡无光。
论相貌,崔渡倒是勉强能比一比。不过,崔渡出身寻常,随和近人,就如邻家少年。而郑小公爷,却有着豪门大族子弟特有的风姿和上位者才有的气度。
简而言之,郑小公爷的气质和郡主颇为相似。
……
刹那对视间,心底涌起的波涛汹涌,也只有彼此才知道。
姜韶华先一步回过神来,声音还算平静:“你就是郑子羡?”
郑宸用尽所有的自制力,才令自己停止颤抖。他深深呼一口气,强自定下心神,起身走上前,拱手行礼:“是,郑氏子羡见过南阳郡主。”
“小公爷请起。”姜韶华淡然有礼:“不知小公爷远道不告而来,是为了何事?”
一个远道不告而来,已经透出了郡主的态度。
郑宸早有心理准备,火炭一般的心被当头凉水一浇,并未熄灭,从容不迫地应道:“我确实来得有些冒昧无礼了。”
“临来之前,本该先送信来。我怕郡主不愿见我特意避开,所以斗胆省了这封信。”
大胆!竟敢讥讽郡主胆小怯懦!
陈瑾瑜心中恼怒,柳眉一竖,正要张口。就见自家祖父飞快地使了个眼色过来。
陈瑾瑜只得闭嘴。
姜韶华并未动气。她很清楚郑宸的脾气,既然来了,就别想轻易将他打发走。
也罢,前尘旧事,总该做个了结。
“郑小公爷说笑了。”姜韶华淡淡道:“本郡主是南阳郡主。不管谁来,本郡主都在南阳王府恭候,岂会畏怯避让。”
“郑小公爷请先入座。有话慢慢说。”
姜韶华比了一个请的手势。
郑宸微微一笑:“郡主先请。”
姜韶华也不客气,略一点头,先去上首坐了。
卢郡马有些尴尬,低声解释:“郡主在田庄巡查未归,小公爷忽然前来,总得有人招呼,我便来了。只闲话了几句,并未多言,请郡主不要见怪。”
姜韶华扯了扯嘴角:“以后再有这等事,让王府属官出面便可,不必劳烦父亲了。”
卢郡马讪讪应了一声。
这“父慈女孝”的一幕,看在郑宸眼底。
郑宸目中闪过惊愕,忽然发现,自己其实还不够了解姜韶华。前世姜韶华只身去京城,出嫁的时候卢郡马才露面。众人对谦和低调的卢郡马印象都不错。
今日看来,这对父女间的关系并不和睦。
陈长史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小公爷请上座。”
郑宸回神,笑着应声,优雅入座。
陈长史冯长史在郡主下首坐了。这等场合,官职低微的陈舍人马舍人就没资格入座了,各自站在郡主身后。
崔渡根本就不懂这些官场惯例礼数,见陈瑾瑜马耀宗站在郡主身后,便也站了过去。
嗯,还是最近的位置。
从他的角度,能清晰地看见郑小公爷的面容。
便是用最挑剔刻薄的标准来看,郑小公爷也是世间难寻的英俊少年,气度出众,光华四盛。
崔渡在悄悄打量郑小公爷,郑小公爷却连眼角余光都没给崔渡一个。
郑小公爷的眼里,只有南阳郡主姜韶华。
“从太后娘娘来论,我可以称呼郡主韶华表妹。”郑宸凝视着年少的韶华表妹,声音很是温柔。
姜韶华神色淡淡:“一个称呼而已,小公爷随意便可。”
陈卓咳嗽一声,笑着询问:“小公爷特意来南阳王府,想来是有要事。请小公爷直言。”
郑宸眸光一闪,含笑道:“我此次来,是奉太后娘娘之命,来接南阳郡主进宫。”
第179章 重逢(二)
郑宸话音一落,众人的面色都微微一变,齐刷刷地看向郡主。
姜韶华一点都不意外,用淡漠的声音应了回去:“半年多前,赵公公带太后娘娘的书信前来。本郡主已经表明态度,不会去京城。本郡主会永远留在南阳郡。”
“郑小公爷在上书房里读书,这件事应该知道得很清楚。何必再白跑这一趟。”
郑宸紧紧盯着姜韶华的眼:“赵公公焉能和我相提并论。”
姜韶华抬了抬眼皮,语气里流露出一丝讥讽:“确实不能相提并论。赵公公一直好言相劝,不像郑小公爷,语气这般强硬。似乎本郡主不照做,就会惹来泼天之灾。”
郑宸:“……”
郑宸神色僵硬了片刻,很快放缓:“刚才是我说话不周全,请郡主见谅。”
姜韶华瞥他一眼:“本郡主原谅你了。不过,本郡主的态度没变,没有去京城的打算。你可以回去向太后娘娘复命了。”
三番五次被泼冷水,郑宸心里的火苗也蹭蹭地冒了起来。
不过,如今他的身份,不足以当众和姜韶华较劲,也不能较劲。
得慢慢来。
郑宸在心里告诫自己,微笑着应道:“我生平第一次来南阳王府,想在王府逗留一段时日。韶华表妹身为主人,总该尽一尽地主之谊。”
这个要求提得理直气壮。
姜韶华确实不便再撵人。不说郑宸身份来历,单论前世情意,今生重逢,怎么也得招呼几日。
姜韶华淡淡应道:“这是自然。”
转头吩咐马耀宗:“马舍人,你去安排住处。小公爷随行的亲兵也要安顿好。”
马耀宗拱手应是。
姜韶华又对陈瑾瑜道:“今晚王府设接风宴,为小公爷洗尘。陈舍人现在就去安排。”
陈瑾瑜张口应下。
郑宸终于将目光挪了一挪:“王府里竟还有女子做舍人?这倒是稀奇。”
只这一句,就得罪了陈舍人。
陈舍人皮笑肉不笑地应道:“我们郡主慧眼如炬,有识人之明,有用人之能。不过,这些说给小公爷听,想来小公爷是不会懂的。”
这个陈舍人,牙尖嘴利,和当年年少时的姜韶华不相上下。
郑宸颇有风度地一笑置之,目光终于瞟到了崔渡:“韶华表妹,这位又是谁?”
姜韶华声音平静:“他叫崔渡,是博陵崔氏旁支嫡子,家长长辈病故,他前来投奔宋统领。”
郑宸身为郑氏继承人,八岁时就熟记大梁世家族谱。这等弯弯绕绕的关系,郑宸一听就懂:“崔公子的祖母,是已故王妃的妹妹。这么算来,这位崔公子,也是韶华表妹的表亲了。”
姜韶华点点头:“论血缘,确实如此。”
“崔渡,你来见过郑小公爷。”
崔渡应一声,冲郑小公爷拱拱手:“崔渡见过小公爷。”
这些日子,崔渡一直陪着姜韶华在暖棚或地头转悠,几乎不停说话,声音愈发粗哑难听。
郑宸颇有世家公子的风度,并未出言取笑,还关切地说道:“崔公子声音嘶哑,看来是声线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