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0


色也变了一变。

一股怒火自心底翻涌而起。

郡主何等尊贵。这个王丞相,竟然因幼子一时好奇心起就宣郡主进京……这简直是对南阳王府的莫大羞辱。

朱郎中酒意上涌飘飘然,压根没留意到陈长史面色不太愉悦,自以为风趣地笑道:“南阳郡主虽然年少,却丽质天生美貌出众,我在京城也有所耳闻。王四公子正当年少,是万里无一的少年俊彦。说不得,相见后就有一段佳话……”

“朱郎中,我再敬你三杯。”陈卓按下怒气,笑着举杯。、

朱郎中哈哈一笑,欣然举杯。喝完三杯后,朱郎中遗憾地说道:“可惜,郡主身体有恙,不能及时应召进京。”

陈卓也随之叹息道:“确实不巧。郡主这些年身体康健,偏偏前几日骑马出行,受了寒风,回来之后就病倒在榻。”

朱郎中目光闪了一闪,若有所指地说道:“陈长史的话,我当然是信的。只是,就这般回去交差,只怕丞相大人不快。到时候怪罪下来,我这个礼部郎中,实在担待不起。”

陈卓一脸诚恳真挚:“此事还请朱郎中周旋,南阳王府上下都感激不尽。”

宴席散后,陈卓亲自送朱郎中去休息,顺便塞了一个小巧的木匣子到朱郎中手中。

醉醺醺的朱郎中恍若不察。待陈长史离去后,朱郎中立刻精神抖擞,大开木匣子一看,果然是一摞银票。一张五百两,一共二十张。

朱郎中顿时喜上眉梢。

礼部是个清贵衙门,没什么油水。来南阳郡做钦差的差事,是他花了不少力气抢来的。毕竟,南阳王府出了名的富庶。和南阳王府交好的朝臣们,谁在私底下没得过好处?

瞧瞧,他稍微露个口风,就换了一万两银子回来。按着官场惯例,走的时候总不会让他空手。也就是说,他还能再赚一笔。

这买卖再划算不过。

……

朱郎中这里满心欢喜,冯长史可就面如锅底心中不忿了。

他特意在陈卓的书房里等着,张口就是一通阴阳怪气:“出手就是一万两银子,陈长史好大的手笔。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陈卓无奈苦笑:“我知道你心里不痛快。不过,这银子该花总得花。不然,要怎么应对眼下这一关。”

冯文铭哼了一声,说话愈发刻薄:“区区一个礼部郎中,除了跑腿传旨喝酒废话,看不出有别的用处来。”

所以说,当年冯文铭在户部当差多年不得升迁,也不全是因为相貌平庸。就这耿直脾气,在官场里根本混不开。也就是南阳王和郡主祖孙重才惜才,一般人哪里吃得消?

陈卓知道老友的臭脾气,也不和他计较,笑着说道:“阎王好过,小鬼难缠。权当是扔了个肉包子出去。你就别絮叨了。”

冯文铭发了一通牢骚,怨气稍平,低声道:“今日晚宴上,朱郎中到底和你说什么了?”

陈卓低语几句。

冯文铭的脸色倏忽变了,眼里直蹿火星:“简直是欺人太甚!拿我们郡主当什么了?千里迢迢进京城,就为了给王四郎瞧一眼?呸!他哪来的脸!”

“不行,我现在就去见郡主。”

话音刚落,书房外便响起熟悉的脚步声。

陈舍人前来传话:“郡主请两位长史前去说话。”

一柱香后。

陈冯两位长史一起进了郡主的院落,被领进书房。

姜韶华笑着问道:“怎么了?冯长史为何这般恼怒?莫非朱郎中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

陈卓还没来得及阻止,冯长史就张口秃噜了出来:“朱郎中说,王丞相是因为王四郎才请皇上下了圣旨。”

姜韶华笑容一顿。

陈卓瞪一眼冯长史。就不知道委婉一点吗?

冯长史撇撇嘴。委不委婉的,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难道委婉了就能改变这个令人羞辱的事实?

“我知道了。”过了片刻,姜韶华淡淡张口,脸上也没了笑意:“说到底,还是我南阳郡实力不够,行事低调,王丞相没将我放在眼底。”

所以,才会这般明目张胆肆无忌惮。

宫里的郑太后也该知道了,却没来信提醒。可见关键时候,根本靠不住。至于郑宸……一来现在还没能耐和王丞相抗衡,二来,心里巴不得她被宣召进京。

陈卓看着面无表情的郡主,心里百般不是滋味,低声道:“郡主,此事可一不可再。这次装病躲过去了,如果再有下一回,该怎么办?”

姜韶华冷冷道:“那我就去京城,会一会王丞相。”

同样的话,姜韶华对陈瑾瑜说的时候还带着三分玩笑。今日张口,却是寒意森森。

陈卓一惊,抬头看向郡主。

郡主黑眸中闪过一丝杀气,旋即恢复如常:“这几日,辛苦陈长史招呼钦差。等朱郎中走的时候,再送他一份厚礼。”

陈卓拱手领命。

姜韶华又温声对冯长史道:“冯长史也辛苦了。王府事务繁杂,花出去的银子如流水,全仗着冯长史撑着户房。”

冯文铭被哄得舒展眉头:“郡主放心,臣能撑得住。”

姜韶华笑道:“有冯长史在,我自是一百个一千个放心。”

冯长史呵呵笑了起来。

陈卓瞥一眼乐呵呵的冯长史,心想老友你的节操呢?

“近来我要闭门养病,府中大小事宜,都要陈长史操劳费心了。”郡主柔声说道。

陈长史不假思索地应道:“有臣在,郡主安心养病便是。”

冯文铭瞥一眼老友,心想老友你拍郡主马屁真是顺溜。

第266章 钦差(二)

在陈长史的殷勤招呼下,朱郎中在南阳王府读过了愉快的几日。

郡主一直在闺中养病,不便见人。直至朱郎中即将离去,才露了一回面:“这些日子,本郡主身子不适,未能招呼朱郎中,实在是失礼了。”

朱郎中忙道不敢,心里却暗暗惊艳了一回。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这位传闻已久的南阳郡主,等过年才到十三岁。生得乌发雪肤,明眸皓齿,美丽极了。

还在“病中”的南阳郡主,露个面略坐片刻,便咳嗽了几声。另一个秀美可人的少女立刻上前来,一脸关切:“郡主身子还没好,还是早些回寝室歇着吧!”

这就是陈长史的孙女,那个传闻中的陈舍人了。

朝堂里从没有女子当差的先例。不过,郡主要任用女子做舍人,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反正吏部是不承认的,既无告身文书,也没有品级。

朱郎中不动声色地想着。就见郡主又咳嗽一声,在陈舍人的搀扶下起身:“朱郎中路途奔波辛苦了。等回了京城,烦请朱郎中在皇上面前禀明我养病一事。想来,皇上也会体恤我年少体弱病中,不宜奔波赶路,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