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80
火朝天,主簿闻安都像脚下装了风火轮。他这个刑房审理默默躲清闲也就算了,哪里有脸吃酒席啊!
冯长史面无表情地说道:“总之,现在没银子。户房里的钱粮,先紧着安顿饥民。请杨审理耐心等几日再来。”
杨政悻悻而回。
刑房里有两桩案子,一桩是丢了两头羊,另一桩是两户人家为地界起纷争。这等小事,无需杨审理出马,下面的人就去办了。
杨政闲着没事,索性提笔给自己的伯父写信诉苦。
当然,诉苦基本没用。杨侍郎铁了心让侄儿在南阳王府熬资历,根本就没让他挪位置的打算。
这一边,冯长史喷走了杨审理,也不得清闲。因为卢郡马的长随方泉紧接着又来了。
对卢郡马这边,就不能这么无理了。
卢郡马要买古籍古玩这一类烧银子的东西,冯长史委婉地表示不太赞成。然后利落地将卢郡马索要的银子数量砍掉了六成,只给四成。且当着方泉的面,将这一笔账清清楚楚地单独记在了册子上。
方泉这两三年也习惯了这样的待遇,领了银子后,特意来道谢。
冯长史也很客气:“方长随回去复命的时候,对卢郡马说清楚。眼下王府四处花用开销,实在缺银子。处处都要削减用度,绝不是有意针对卢郡马。”
方泉忙道:“冯长史整日辛苦,一片公心,从无私心,大家伙儿都看在眼底。小的去复命,一定向郡马禀明。”
方泉走后,冯长史长长叹了一口气。
给郡主管银子实在不是一件轻省的差事啊!
一杯温热的清茶,适时地送到冯长史手边:“冯长史忙了半日,喝一盏清茶歇一歇。”
冯长史随手接了茶杯,一饮而尽。对殷勤送茶来的汤有银道:“安顿饥民用的钱粮,要单独录一本账册,以备日后随时盘查算账。”
“这件差事就交给你了。今日晚上,我要看到账本。”
汤有银:“……”
冯长史眼睛又瞪了起来:“怎么了?莫非一个下午做不出账本来?”
汤有银哪敢对暴躁的冯长史说个不字,立刻道:“冯长史息怒,我这就去做账册。”
……
第310章 小宴(一)
南阳郡的消息,源源不断送入京城。
姜韶华人在京城,却对南阳王府的一切了如指掌。她知道汤家粮铺“经营”得还算顺利,今年春耕至少有五六个郡县的百姓种上了新粮。当然远不及南阳郡的规模,大多是试探着种上一些,等真正丰收了,自然就会如野火一般燎原。
推广新粮的事不是朝夕可成,有这么一个良好的开端,已值得庆幸了。
亲卫营的三位统领也没闲着,一边护着粮铺,一边私下招纳饥民送回南阳郡。不到两个月,南阳郡便多了几千百姓。
这是个极其惊人的数字。要知道,她之前在南阳郡努力经营了三年,三年里新增的婴童数目,也就差不多是这个数字。现在,才短短两个月,南阳郡的人口就飞速增长。
照这个速度,今年之内,南阳郡便能增长将近两成的人口……也不能更多了。以南阳王府眼下的财力物力,这是南阳郡能容纳的饥民极限。
这是冯长史熬白了头发算了又算,才算出的最终数字。
姜韶华看完冯长史的来信后,着意写了一封厚实的回信。在信中高度赞扬了冯长史的能力和勤恳,并向冯长史郑重承诺,新帝登基典礼后,她这个南阳郡主就会尽快启程回南阳。
“马舍人,你安排人将这封书信送回南阳王府。”姜韶华放下笔,随口吩咐。
马耀宗精神抖擞地应了一声。
这段日子,在京城见足了世面,马耀宗的性子比以前沉稳了不少。
陈瑾瑜整日随姜韶华进宫,活泼的脾气更是大为收敛,在人前温雅端庄,撑足了郡主舍人的排面。
当然,私底下活泼照旧就是了。
“郡主今日心情这般好,是不是我们王府又有好消息来了?”陈瑾瑜低声笑问。
姜韶华眉眼舒展,略一点头:“新粮推广得还算顺利,十四县有条不紊地在安顿饥民。王府里有陈长史冯长史坐镇,一切都好得很。有这样的好臣子,委实是我的福气。”
陈瑾瑜笑道:“有郡主,是臣子们的福气才是。”
姜韶华失笑:“今日怎么拍起本郡主马屁来了?”
“我字字句句发自肺腑,对郡主的敬爱都是真心的。”陈瑾瑜吹捧起来肉麻得不行:“郡主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胸襟气魄都是一等一的。能为郡主当差,是我等三生有幸。”
姜韶华抖抖手臂:“别再吹了,瞧瞧这一地的鸡皮疙瘩。”
两人心情都好,当然是有原因的。明日就是新帝的登基大典,之后紧接着就是太皇太后和太后的册封典礼。算一算日子,再熬一个月,就能启程回南阳了。心情焉能不好?
“以前在王府的时候,我总盼着往外跑。”陈瑾瑜笑着叹道:“等真正出来了,才发现还是南阳郡最好。”
姜韶华目中闪过复杂的情绪,轻声笑道:“是啊!京城再好,也不及自己的家好。”
陈瑾瑜想了想,有些忧心:“太后娘娘每日都召郡主相伴,对郡主十分宠爱。不会硬留郡主在京城吧!”
姜韶华淡淡一笑:“放心吧!我想走,没人拦得住。”
淡然的话语里,透出强大的自信。
陈瑾瑜目中流露出浓烈的仰慕:“呀,郡主真霸气!”
姜韶华扑哧一声乐了,伸手拧陈瑾瑜一把:“再装模作样,看我怎么收拾你。”
欢快的笑声飘出书房,飘进一众亲卫的耳中。秦虎孟三宝对视一眼,各自咧嘴笑了。
从离开南阳王府的那一日算起,到今日整整四个月了。他们也盼着早日启程离京回家。
“启禀郡主,宫中来人传话了。”
姜韶华笑容一敛:“让人进来。”
片刻后,白皙娇俏的赵公公进了书房,躬身行礼:“奴才赵春明,见过郡主。”
“赵公公快请起,”姜韶华唇角含笑,虚虚一扶:“传话这等事,随意打发人来便是,赵公公怎么亲自来了。”
赵公公笑道:“别人府上,奴才未必乐意去。南阳王府,奴才恨不得每日都来。”
大把撒下去的银子,将贪财的赵公公紧紧拢住了。不过,赵公公此人还算有道义,经常在郑太后耳边为姜韶华说话。姜韶华在景阳宫里的宠爱和体面,赵公公少说也要占三分功劳。
姜韶华低声笑问:“不知太后娘娘召我有何事?”
赵公公眨眨眼,压低声音笑道:“明日就是太子殿下的登基典礼,今晚太后娘娘在景阳宫里设小宴,自然不能少了郡主。”
……
转眼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