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41
藏在宫中各处的小股逆贼。
然而,就是这些小股逆贼,给宫廷里造成了极大的混乱。他们或藏在暗处骤起杀人,或明目张胆地四处奔窜,还有放火烧宫室的。
手无寸铁的宫人内侍,在混乱中死了不少。
好在忠诚的御林侍卫更多,马将军领着一部分人手四处杀逆贼,姜韶华也领着御林侍卫四处杀敌。
她还特意令孙安带了人去朝阳宫门处,将崔渡陈长史等人都带到身边。
此时,离进宫只过去了两个时辰左右。
这半日的分别,对崔渡来说,却是那样的漫长和煎熬。
当看到姜韶华的那一刻,崔渡鼻间泛起浓烈的酸楚,恨不得冲上前将满身是血的妻子揽入怀中。
这么多的血!
有多少是逆贼的?她有没有受伤?
不过,崔渡到底还有一丝理智,知道时间紧急无暇做小儿女之态。再者,众目睽睽之下,姜韶华以郡主之身稳住大局,这等时候,不该在人前流露出脆弱。
“郡主没事吧!”崔渡最终只问了一句。
姜韶华看他一眼:“放心,我没事。”
声音中气十足,便是有些伤,也最多是轻伤。
崔渡一颗心安稳落下来。
陈长史快步上前:“郡主,现在宫中情势如何?”
姜韶华快速说道:“姜颐被我杀了,高山韦雄也都死了,现在还有一些小股的逆贼在宫中流窜。马骥正领人四处搜寻诛杀,我也要去。你们在宫门处不安全,现在去昭和殿。”
“孙安,你领人送他们过去。”
孙安拱手领命。
亲卫此次死伤太多,目前还在郡主身边能动手的,只有二十多人。这些人手要保护郡主,不能动。孙安领着数十个御林侍卫,一路护送崔渡陈长史等人去昭和殿。
一路上不时见到残肢断骸,众人的脸色都不好看。
这样的场面,对崔渡而言,冲击力极大,空空如也的胃不停翻腾。他默默忍下。
等到了昭和殿外,冲击力就更大了。
尸首层层叠叠,一眼看去,如尸山血海。
崔渡再也忍不住,转头吐了出来。
身边同样传来呕吐声,是陈瑾瑜和陈长史祖孙两个。倒是马耀宗,勉强忍住了。杨政脸色惨白,将头转到一旁。
想进昭和殿,根本没有别的路,只能走过去。
孙安等崔渡等人吐过了,才继续迈步。
守着昭和殿的御林侍卫们,警惕地问询众人身份,再三确定是南阳王府的人,才开了殿门。
殿内百官众臣,纷纷侧目看过来。
崔渡太过年轻,从未在人前露过面,根本无人认识。倒是马耀宗陈瑾瑜,都随姜韶华进过京,众人都眼熟。
杨政是杨侍郎的侄儿,也算是杨家有出息的后辈。众臣中有认识杨政的,心里其实有些诧异。这个杨政,自小就惫懒油滑,哪来的胆量随南阳郡主进京蹚浑水?
至于陈长史,几十年没来京城了,乍然露面,其实也让众臣惊愕。还是董侍郎率先起身,拱手道:“陈长史!”
董侍郎去过南阳郡传圣旨,和陈长史一直书信往来,颇有私交。
论官职,董侍郎自然远胜陈长史。事实上,这些年陈长史送了许多厚礼给董侍郎,这样的结交往来,董侍郎占足了上风。
可现在,情势不同往日了。
天子驾崩,宫中大乱,该死的人死了,不该死的也死了,人心浮动难安。再看看傻乎乎只有八岁的平王,众臣都觉大梁朝未来灰暗无光。
这等时候,谁能力挽狂澜,谁能稳定朝局,谁将真正执掌江山?
众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
总之,董侍郎已经率先表露出了自己的态度。他对陈长史的恭敬,就是最好的表态。
杨侍郎第二个起身,冲陈长史拱手。
第602章 平乱(二)
这一刻,陈长史是何心情?
数十年前,他随南阳王去了南阳郡,做了南阳王府的长史。主臣相得,私交甚笃,他在南阳王府的生活平顺且安逸。
然而,南阳王一死,南阳王府只剩下年少的郡主,他这个长史的身上就如担上了千斤重担。他打理王府外务,和朝中众臣保持良好的关系往来,不停送出厚礼,为此殚精竭虑。
董侍郎也好,杨侍郎也罢,往日都是他这个王府长史低头弯腰示好。而此时,他们两人却主动向他拱手行礼,以示恭敬。
他这个南阳王府长史,仗着自家郡主的威势,坦然站在汇聚了大梁群臣的昭和殿内,接受众人复杂的目光洗礼。
陈长史活了五十多岁自诩心如深潭。这潭水今日却无可抑制地沸腾起来。仿佛有更远大的不可说的前程在等着他。
陈长史定定心神,迈步上前,拱手还礼:“董侍郎杨侍郎这般多礼,下官愧不敢当。”
有董侍郎杨侍郎先例在前,很快,便有其余官员拱手行礼寒暄。
受了重伤的王丞相,早已昏迷不省人事,遗憾地没能看到这一幕。被抬到一旁的李尚书,一双死不瞑目的眼睛已被抹上了。李家的未来,大概率也随着李尚书李博元祖孙两人的死彻底暗淡。安国公父子被姜韶华带走,一直没回昭和殿。
如今这昭和殿里,官职最高的文臣便是张尚书戴尚书周尚书和纪尚书。
前三者一直和王丞相一鼻孔出气,自然不会自降身份向陈长史示好。倒是纪尚书,颤巍巍地走上前,对陈长史叹道:“此次逆贼叛乱,我等都被逆贼挟持,性命危在旦夕。万幸被郡主救下。日后郡主但有差遣,我定当竭尽全力。”
陈长史正色应道:“郡主心怀大义,绝不会挟恩图报。请纪尚书安心。”
纪尚书暗暗松口气,心想不挟恩图报就好。大梁户部都穷成什么样了,也实在没什么可回报郡主的。再说宫廷朝堂,经过这一场动乱,还不知多久才能恢复元气。现在仰仗郡主的地方倒是多得很哪!
几位武将就爽快直接多了。
包大将军被抬到一旁治伤,左大将军等人伤势轻一些,还能张口说话,纷纷向陈长史表示谢意。
陈长史一一应对,然后郑重向众臣介绍崔渡:“这是长宁伯。”
这就是南阳郡主的夫婿崔渡?
众臣看向崔渡的目光里,带着省视和挑剔。
不管众臣是否心服口服,都得承认姜韶华的厉害。此次又集体被救了性命,必须得领郡主的人情。现在看郡主的赘婿,便格外挑剔刻薄了。
身量中等,皮肤不够白,略显粗野,容貌也就勉强能看吧!要不是郡主招赘婿,各家都有出众的少年郎,哪里轮得到这个小子?
被这么多人盯着打量,崔渡半点不见窘迫惊惶,从容坦荡地冲众臣拱拱手。
他们挑剔个什么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