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49


姜韶华轻声夸赞:“平王虽然反应慢些,但是心思澄澈,听得进劝慰。比那些自高自大自以为是的人强多了。”

范贵太妃绝不肯对号入座,顺着姜韶华的话音道:“郡主说的是。平王是个孝顺听话懂事的孩子,谁真心对他好,他就会真心待谁好。他一直很喜欢郡主,郡主以后拿他当亲弟弟便是。”

绕来绕去,还是要让姜韶华全心辅佐姜颢。

当然,范贵太妃是以恩赐的态度说这番话。皇权赫赫,谁不想站在龙椅旁执掌大权?姜韶华再厉害,到底是女子,想站上那个位置,会有许多阻力。她和平王的态度就至关重要了。

姜韶华对范贵太妃的心思洞悉了然,似随口应了几句:“过些时日,藩王们便会陆续进京入宫。以后什么形势,现在不好说。我留不留在京城,也得看日后情势如何。太妃不必心急许诺,静观其变便是。”

范贵太妃心里一紧,语气有些急促:“东平王父子谋逆,收买季太医谋害皇上,这是满门都要被抄斩的死罪。淮阳王和武安郡王,说不定也暗中参与了此事,有合谋之嫌。等他们到了京城,都该仔细问审才对。”

范贵太妃半点不傻,将平王面临的危机看得一清二楚。

平王的年龄倒不是硬伤,古来今往年幼登基的天子多的是,智力不足不能理政才是平王最大的问题。如果众臣想另外拥立成年的宗室藩王为帝,淮阳王和武安郡王就是现成的人选。

倒是姜韶华,再厉害再强势,也因女子之身天然被排除在角逐皇位的人选之外。也可以说,谁能争取到姜韶华的支持,谁登基的机会就大大增加。

范贵太妃急着拉拢示好,就是想趁着淮阳王武安郡王没进宫之前先获得姜韶华的支持,为平王拉拢最大的助力。

姜韶华看范贵太妃一眼,那一眼的凉意,看得范贵太妃心里直发毛。

“饭多吃一口无妨,话不能多说乱说。”姜韶华声音里透着冷意:“谋逆是重罪,要有真凭实据,岂能信口胡言。万一太妃这话传出去,逼反了淮阳王或武安郡王,到时候大梁朝新帝未立,就先陷入内斗。到时候人心动荡,外敌环视,江山不稳,太妃可能担得起这个责任?”

这一连串的大帽子扣下来,范贵太妃听得脸孔煞白,身子瑟瑟发抖如风中摇曳的小白花:“我……我就是随口一说,绝没有诬陷淮阳王武安郡王的意思。”

姜韶华冷冷道:“这等荒唐无稽之言,请太妃以后别再说了。”

范贵太妃的气势完全落了下风,只能点头应是。

待在姜韶华身边很容易被人忽略的长宁伯崔渡,一边吃着馒头,一边在心里给妻子竖个大拇指。

利舌如箭,威风霸气!

就在此刻,一个御前侍卫匆匆进来,拱手禀报:“启禀郡主,东平王父子已经被押解进了城门,不出两个时辰,便能到宫中了。”

范贵太妃一惊,迅疾看向姜韶华。

姜韶华神色如常,先吩咐身边人去给郑太皇太后送信。

这份从容不迫处变不惊的气度,实在是学都学不来。

范贵太妃看在眼里,有些羡慕。再看一眼只会埋头肯馒头的傻儿子,心里长长叹息。

这份黯然,很快就被她压了下去。不管如何,她的儿子都是天下最尊贵的姜氏血脉。是皇位名正言顺的继承人。年幼也好,傻子也罢,总之,这皇位就是平王的。谁都别想夺走。

她要为儿子守住皇位。哪怕要低声下气地拉拢姜韶华,许诺出无数的好处,她也心甘情愿。

……

夜半子时,东平王父子二人被押着进了天子灵堂。

五十多岁的东平王,原本体壮健硕半点不显老。如今这一路被囚车折腾得不轻,头发凌乱,满面颓唐,亏得进宫前换了一身干净的白衣。就这也遮不住酸臭之气。

东平王世子比东平王还不堪,大概是在被捉拿的时候动手反抗,被狠狠揍过。现在走路一瘸一拐,头脸上还有大片青於。

父子两人,进了灵堂后,迎接他们的是众臣愤恨的目光。

年轻的太和帝,纵有许多不足,也算得上不错的帝王。现在却被这对父子害得殒命归天,大梁天塌地裂。

郑太皇太后更是恨之入骨,咬牙切齿地下令:“将他们父子押过来,在皇上棺木前杀了!”

第611章 拉拢(二)

此言一出,众臣皆惊。

王丞相在养伤,安国公也在养伤,李尚书已死,剩下的几位重臣,如戴尚书年岁一把不爱出头,周尚书资历稍浅,张尚书身为吏部尚书,自觉应该撑起丞相党大旗,当仁不让:“太皇太后娘娘息怒。”

“东平王父子犯下谋逆重罪,必死无疑。只是,国有国法,需审问定罪论处。此时杀了容易,却不合朝廷法度……”

“放肆!”郑太皇太后大怒,伸手指着张尚书的鼻子臭骂:“哀家痛失长孙,大梁天子就死于东平王父子之手。哀家恨不得将他们千刀万剐。一刀砍了都算便宜他们了。”

“你拦着哀家是什么意思!莫非你想为他们父子说情?你和东平王父子有什么勾连?!”

张尚书大惊失色,立刻为自己辩驳:“臣一片忠心,日月可鉴,断然不会和逆贼有勾连。臣只是觉得不该私下行刑,应该堂堂正正地问审定罪……”

郑太皇太后呸了一声:“哀家就是堂堂正正地杀他们父子!你再多嘴饶舌,哀家立刻将你撵出灵堂!”

张尚书以前经常见王丞相和郑太皇太后据理力争不落下风,甚至能压制住郑太皇太后。现在轮到自己顶上前了,才惊觉这是何等艰巨的一件事。

张尚书下意识地看一眼戴尚书,戴尚书岿然不动。再看一眼周尚书,周尚书一直低着头,就没抬起来。

王丞相这一倒下,丞相党人心涣散,竟已有分崩离析摇摇欲坠之势。

郑太皇太后此时态度强硬,借着发作东平王父子打压丞相党官员。以后,这朝堂里就是太皇太后党的天下了。

他该怎么办?他能怎么办?

张尚书面色难看,愤然闭嘴。

东平王父子自知难逃一死,倒也光棍,索性摆出一副任人宰割的模样……他们两个的嘴都被一团臭烘烘的棉布堵着,想狡辩也张不了口。

郑太皇太后威风凛凛地一挥手,赵公公立刻下令,几个身形高大的御林侍卫立刻上前,拖住东平王父子。

“且慢。”

谁也没想到,在此时张口的竟会是姜韶华。

郑太皇太后很是意外,不快地看了过去:“你也要拦着哀家不成!”

姜韶华在众人异样的目光中上前两步,不疾不徐地说道:“东平王父子谋反一事,有人证物证,他们被千刀万剐都是罪有应得。只是,他们和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