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86
今年的军费全部足额发放,国库稅赋不足,那就从别处想办法。只要有心,总能想出办法来。”
王瑾低声提醒:“臣知道南阳郡富裕,不过,那些都是郡主私产,总不能都拿出来填朝廷的亏空。”
一旁的陈瑾瑜忍不住张口附和:“王中书令所言有理。郡主可不能开这个先例。退一步说,就是郡主愿意拿出王府的积蓄支应军费,也不是长久之计。大梁有近四十万的士兵,每年军费花销都是一笔庞大的支出。南阳王府哪里支应得起。”
以南阳王府的财力,现在养得起一万多精兵,这已是十分惊人了。几十万的军队,唯有以全国之财力来养兵。
姜韶华缓缓道:“这确实是个难题。不过,终归要解决。”
“这份奏折,暂且留中不发。等过几日大朝会上再议。”
就这般忙碌到子时,才看完所有奏折。
王瑾以前在昭和殿里有住处,如今自然不便留下,和陈长史一道告退。
就在此刻,秦虎前来禀报:“启禀郡主,长宁伯从皇庄回来了。”
姜韶华舒展眉头。
有长宁伯陪伴郡主足矣。陈瑾瑜索性一并告退离宫,和陈长史一并回王府。
……
崔渡听闻卢玹丧信,匆忙赶回来。原以为要好好安抚伤心的郡主,没曾想,郡主脸上毫无悲伤之色。、
崔渡沉默片刻,低声问道:“他是不是做过对不住你的事?”
姜韶华目中闪过讥讽:“在他看来,他做的一切都天经地义顺理成章。女儿既然嫁了出去,做亲爹的,为女儿掌管家业是应该的。”
崔渡立刻会意过来:“前世他占了王府家业?”
“不仅如此,还打算全部传给卢颖。”姜韶华冷笑一声:“事实上,他也做到了。我一直待在京城,至死都没回过南阳郡。南阳王府就成了他的地盘。他纳了诸多美妾,儿女成群,日子畅快得很。”
如果不是重生而回,她这口窝囊气就会带到阴曹地府去了。
崔渡立刻生出了同仇敌忾之心:“怪不得你对他一直冷淡疏远。也从不给他任何接触政务的机会。”
“这样看来,他走得早,倒是一件好事。”
姜韶华看了崔渡一眼。
崔渡心里一动,脑海中陡然闪过一个骇人的念头。
等等!
卢玹死得这么凑巧,该不会是……
然而,这样的话,便是亲如夫妻,也不能问出口。
崔渡没有追根问底,柔声低语道:“死者不能复生。我们为他守孝,也算尽了孝道。”
第652章 赴死(一)
隔日小朝会,众臣纷纷进言,劝慰面有悲戚的郡主。
姜韶华近来并未展露铁血手段,也未大肆提拔自己人,对朝臣们堪称和风细雨。朝会上的气氛肉眼可见地一日日宽松下来。
虽然知道这是郡主笼络人心之举,众臣心中也踏实不少。至少,郡主还肯用他们。在新君面前,他们自也要好生表现。这一个月来政务运转十分通畅,效率极高。
郡主的赘婿父亲忽然急病离世,对朝臣们来说,也不是什么大事。毕竟,卢玹从未来过京城。一个在官场上毫无分量的陌生人病逝,众臣何来的伤心难过?
如果不是因为郡主,这等小事都不值得在朝会上提一嘴。
姜韶华在众臣的劝慰下,勉强振作精神,对众臣表示谢意。至于朝会议事,自然要如常进行。
国事要紧,天又没塌,该做什么做什么。
朝会后,众臣各自要回去坐衙。唯有杨侍郎留在了宫里。
东平王父子淮阳王父子,还有武安郡王父子,都被关在宫中天牢里。杨侍郎这一个月里,一直在审问此案搜寻证据。
此案已经办得差不多了。一直拖着没正式结案,是要等郡主登基后,以新帝的身份下旨处置一众藩王。
杨政身为郡主麾下属官,也参与了谋逆大案的审问和查证。今日随着杨侍郎再次去了天牢。
“大伯,”杨政低声道:“东平王父子谋逆证据确凿,肯定要抄家灭族了。这武安郡王和淮阳王又该如何处置?”
逆贼吴为和司五的口供是这样的。他们是武安郡王安插在淮阳王身边的死士,受武安郡王指使刺杀平王,栽赃到淮阳王的身上。
按着这个口供,淮阳王是清白无辜的,武安郡王应该被论处。
不过,除了这两人的口供之外,并无其他实证。所以,这一案到底要怎么办,颇有值得“商榷”之处。
杨侍郎淡淡瞥一眼过来:“我将案子审清楚,再将案宗呈给郡主便可。至于要如何处置一众藩王,那就是郡主登基后的事了。”
杨政心领神会,略一点头。
通通杀了,斩草除根一劳永逸。这是最狠辣也最稳妥的做法,却也容易为人诟病。东平王父子必死无疑没什么可说的,武安郡王和淮阳王要如何处置,就得仔细斟酌权衡利弊了。
事关三个藩王府数百人的性命,区区一个刑部侍郎做不了主。必然也只能由姜韶华来做决定。
郡主心思深沉莫测,杨侍郎和杨政也拿不准郡主到底会怎么选。
杨侍郎照例先提审东平王父子。
东平王世子在日复一日的等死中,已经彻底摆烂,不管问什么,都不吭声。
相较之下,东平王就镇定多了,有问有答,十分配合。还反复确认:“后日就要举行正式的登基典礼了?”
杨侍郎略一点头:“正是。”
东平王竟畅快地笑了起来:“好!好!姜颂死了,姜颐也死了,平王那个傻子不堪大用,我等都身陷牢狱。合该是姜韶华坐龙椅!”
“可惜,本王过几日就要赴死,不能亲眼看着姜韶华大展拳脚治理江山了。”
言语中,竟流露出真切的遗憾。
杨侍郎不由得抽了抽嘴角。
杨政一个没忍住,张口道:“东平王,你谋害天子,罪大恶极。怎么笑得出来!”
东平王被捆缚住手脚,坐在椅子上姿势别扭且狼狈,却依然有藩王的睥睨雄姿:“姜颂性情软弱,轻信他人,手段平庸,被轻易地谋害了性命,是他无能。皇位有能者居之,本王不过是欠了些运道。”
“什么罪大恶极!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罢了!如果当日不是姜韶华及时杀进宫,姜颐早已将碍眼碍事的杀了个精光。皇位就在我和他之间了。”
杨政冷笑一声:“世上没有如果。我们郡主就是及时赶到了,诛杀逆贼拨乱反正,得了众臣拥护。太皇太后和太后娘娘都支持我们郡主登基。”
东平王哈哈长笑:“本王也一样心服口服。便是立刻合了眼,也无遗憾了。”
身陷绝境,还能有这样的心态,东平王确实是真正的枭雄。
杨侍郎心里也隐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