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12
丁侍郎做事仔细,汪侍郎虽然爱发牢骚,当差也勤勉。兵部所有官员也都在为军费一事忙碌,没什么差错。”
姜韶华扯了扯唇角:“杀鸡儆猴,总是有用的。”
谁也不愿做下一个万郎中,那就得将层层抹油水的习惯改了。至少,这笔军费他们不敢动一分一毫。
刘恒昌显然也一直在思虑此事,低声道:“接下来,我们便得各自领人护送军费军粮物资去驻军。皇上以末将等人为耳目,要摸清各支驻军的真实兵力,重录兵册。”
“那一日丁侍郎的担心,也是末将心中最大的顾虑。万一有驻军武将心中不服不忿,或许会闹出兵戈之变。”
姜韶华淡淡道:“所以,朕要求你们,只做耳目,将看到的听到的,都带回京城让朕知晓。不要随意伸手各驻军军营的具体事务。”
这就是给刘恒昌等人划一条线。只听只看,不说不做。
如此,也是给驻军武将们一个无言的警告和提醒。第一回 是和风细雨,如果不知道及时整改的,日后便要算账了。
刘恒昌拱手领命。
秦战忍不住张口道:“末将是个粗人,心直口快,只怕看到不顺眼的事会忍不住。万一惹出什么事,给皇上添了乱子,该如何是好。”
“可不是?”孟大山接了话茬:“末将也正为这件事发愁哪!天生就这耿直火爆脾气,哪里能时时忍得住。”
刘恒昌的声音适时响起:“忍不住也得忍。一来,皇上登基不久,不宜动刀兵,闹得人心不稳。二来,我们人手到底有限,此次带了两千人到京城来。分到每一支驻军,也不过几十个。这点兵力,要是闹了冲突,必会吃亏。哪怕事后皇上会为我等撑腰做主报仇,被乱兵砍死的,也活不过来了。”
“刘将军说得没错。”姜韶华接了话茬:“在朕心中,你们的安危更重要。折损了任何人,都是朕不愿承受之痛。为了朕,你们一定要平安回来。”
这话听得人心里热乎乎的。
秦战孟大山的毛刺立刻就被抚平了,各自拱手应下。
第681章 心腹(二)
商议完正事,姜韶华又特意拨出些时间和陶大等人闲话。
“陶大,你当日在平州一战中受了重伤。这才养了半年多,现在真的都痊愈了?”
陶大瓮声瓮气地答道:“有孙神医在,及时动刀缝合,救了我一命。我现在已经都好了。”
秦战没什么好气地白了陶大一眼,转头对姜韶华告状:“其实,陶大应该再养几个月。可他一听说皇上召我们进京,哪里还待得住,闹着非要一同来。末将也是没法子,只得带上他了。”
秦战一直将陶大当半个儿子,表面抱怨发牢骚,其实是在为陶大说情哪!
姜韶华抿唇一笑:“来都来了,朕还能撵他回去不成。这样吧,这回去驻军要骑马奔波,陶大就别跑那么远了。在宫里先待着,在朕身边做一段时间的御前侍卫。”
御前侍卫嘛,每日穿着软甲戴着刀,在宫中轮值宿卫。差事不算重,又风光体面。
没曾想,陶大还不太乐意:“郡主,宫里规矩太多了,俺留在宫里,肯定经常犯规矩挨板子。还是让俺去出外差吧!”
秦战瞪了一眼过去:“叫皇上,要自称末将。”
陶大挠挠头,有些委屈:“皇上,末将不习惯待在宫里。跑腿传话这等差事,俺也做不来。还是让俺出去办差吧!”
这倒也是。陶大就是一匹野马。待在宫里,就如套上了厚重的枷锁。哪里能习惯?
姜韶华想了想笑道:“那你就去最近的一支驻军,路程近,十天八日就能跑个来回。”
陶大精神一振,大声应了。
姜韶华又笑着问小田:“你家里还催你娶媳妇么?”
小田家中有父有母,还有三个兄长和两个妹妹。人口多日子艰难。小田加入亲卫营,就是为了丰厚的军饷。有了小田每个月送回去的银子,田家盖了新屋子,娶了三个儿媳,又置办了厚实的嫁妆,将两个女儿都嫁了出去。
就剩小田一直没成亲。
小田这两年一直随汤家粮铺在北方州郡奔劳,东奔西走忙忙碌碌,压根就没有娶妻成家的时间,也没那份心思。
此时姜韶华问起来,已过弱冠之年的小田有些羞涩,挠挠了脑袋:“一直催,不过,我和他们说了,军营里多的是光棍汉。陶大哥比我大了五六岁,还没成亲哪!我等陶大哥成亲了再说。”
哪壶不开提哪壶。
他是不想成亲吗?是因为心上人不愿嫁。
陶大瞪圆了一双大眼珠子,狠狠瞪小田一眼:“俺打一辈子光棍。”
小田咧嘴一笑,麻溜地接了话茬:“那我和你一样。”
众人都乐了。
姜韶华日日忙于政务,今日难得和麾下心腹闲话说笑,心情轻松愉悦:“既不急着娶妻,那就再等两年。以后朕为你们做主,指一个好媳妇。”
小田笑着谢了恩。
秦战踢一脚陶大:“发什么楞,还不快谢过天子恩典。”
陶大还是不肯谢恩:“俺不想娶媳妇。”
这是还惦记着亲卫营里的孔清婉孔夫子,也是痴心一片了。
姜韶华对陶大很是宽容,笑着说道:“不愿娶就不娶,什么时候你想娶媳妇了,再来和朕说。”
然后,笑着看向李天喜:“你这次也来了京城,亲卫营那边养鹰驯鹰的差事要怎么安排?”
李天喜这几年也是立下了不小的功劳。驯养出了数十只苍鹰,专门用来传递消息。南阳郡的消息传递,比朝廷快了近一倍,这都是李天喜的功劳。
李天喜精神奕奕地答道:“皇上请放心,末将一点没藏私,已经教出了四个弟子。他们养鹰驯鹰的能耐半点不差。”
“这回末将来京城,带了一队五十个人,还带了十几只驯养了两年的鹰。训个一年半载,就能派上用场。以后皇上想往南阳郡传信,速度就更快了。”
姜韶华笑着夸了李天喜一番,又问李天喜家中媳妇生了几个孩子。
李天喜笑道:“第一胎是个小子,姓李。表妹今年又怀了身孕,这一胎不管男女都姓刘。”
刘恒昌就一个女儿,李天喜既是女婿又是嫡亲的外甥。成亲之前就说定了,生的第二个孩子要姓刘。
刘恒昌目中闪过笑意,接过话茬:“末将打算领兵去最远的驻军军营,在那里待一段时日再回来。怕是赶不上孩子出世。”
在昭和殿里说这些,一点都不违和。因为他们的女帝陛下也怀着身孕,龙袍再宽大,也遮不住日益隆起的腹部。
姜韶华听得饶有兴味,随口笑道:“算一算时日,倒是和朕肚中的孩子差不多同时出生。如果是小子,以后进宫来做御前侍卫。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