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41
不来。
名贵的瓷瓶直直掉落在地上,摔成了碎片。
王丞相看着疼得直冒冷汗的王瑾,怒火唰地被悔意冲退:“来人,立刻去请太医来。”
等收拾干净地面,太医正好赶了过来,为王瑾查验腰腹处。确定那一片清淤都是外伤没有大碍,王丞相才松了口气。
身为父亲,没有向儿子道歉的道理。
王丞相有些别扭地咳嗽一声:“回去敷伤药,好好歇一歇。明日别去宫中当差,以身体有恙告假,养好了身体再进宫。”
王瑾一声没吭,在长随的搀扶下慢慢离去。
王丞相长长叹了口气。
然而,让他主动献出家业来,是绝不可能的事。最多以后缩一缩手,不再贪墨就是了。
……
第二日一早,王瑾依然早早起身进了宫。
不知道王丞相知道后会何等恼怒。
姜韶华这几日好吃好睡,肚子又大了一圈,走路时倒是平平稳稳。不过,崔渡放心不下,不管姜韶华到何处,他都跟在一旁。
参加小朝会的重臣们,这些日子也领教了长宁伯的与众不同之处。政务朝事,长宁伯听得半懂不懂,从来不插嘴,也不发表任何意见。几乎算得上是隐形人。长宁伯唯一在意的,就是女帝陛下的龙体。
走慢一些,坐稳了,喝些水,吃些点心,累了起身走一走。
这就是长宁伯常说的几句话了。
倒真是有皇夫的贤惠模样。比起当年做皇后时就爱插手政事干预朝堂的郑太皇太后强多了。
崔渡扶着女帝陛下进了正殿。
姜韶华在龙椅上稳稳坐下,先瞥一眼神色如常的王瑾:“王中书令,听闻你昨晚回府和王丞相闹了些口角,还受了些外伤。怎么不告假歇两日?”
王丞相耳目通天,身为天子的姜韶华同样消息灵通。昨夜王丞相书房里发生的父子相争,竟飞快地传进了天子耳中。
王瑾应道:“臣说话不中听,家父一生气,扔了个花瓶过来,臣被砸出些外伤。敷些伤药,歇一夜过来,已经好了大半。便进宫来上朝当差了。”
张尚书戴尚书周尚书忍不住齐齐看王瑾一眼。
丞相党分崩离析势力大幅衰弱,都是王瑾的“功劳”。女帝陛下随口问问,王瑾就将亲爹给“卖了”,真是个大孝子。
姜韶华微微笑道:“父子立场不一,政见不同,偶有争执,也是难免的。你既然能撑得住,不愿告假,那就随你。”
王瑾拱手谢过天子恩典。
众臣忍不住又瞥一眼长宁伯。
长宁伯身为农部尚书,就站在众年迈的尚书身后。论站位,还不及王瑾离女帝陛下近哪!眼见着王瑾这般得女帝器重抬举,隐隐有了天子心腹的风采,长宁伯真地就半点不嫉妒?
崔渡有些莫名其妙地回视。
他们都看他是什么意思?
撇开尊贵至极的大梁女帝身份,姜韶华是世间少有的美人,持枪杀人时英姿飒爽,性情果断手段凌厉,更兼胸襟宽广仁厚。这样的女子,谁能不恋慕?
王瑾恋慕姜韶华也不是一两天的事了。如果姜韶华对王瑾有意,根本就轮不他。
既然姜韶华选了他做夫婿,可见他才是她喜欢的人。对着情场失败者,他这个胜利者有什么可嫉妒的?
散朝后,姜韶华留下纪尚书陈长史和王瑾几人议事。
崔渡也留下了。
朝堂大事听得头昏脑胀,崔渡索性放空头脑,专心地盯着他的女帝陛下。姜韶华稍微皱一皱眉,他心里便一阵紧张。仗着人少,厚着脸皮凑到龙椅边:“已经忙了半日,歇一歇用了午膳再议事吧!”
姜韶华忙起来的时候,也只有崔渡敢这般劝她。
姜韶华略一点头:“陈舍人去御膳房传膳,纪尚书陈长史王中书令都留在殿内,陪朕一同用膳。”
能陪天子用午膳,自是圣恩隆厚。纪尚书等人立刻拱手谢恩。
崔渡扶着姜韶华起身,去殿外转一圈,吹吹风晒晒太阳。
王瑾默默看一眼女帝陛下的身影,迅速收回目光。
“是不是听得头痛?”姜韶华随口打趣。
崔渡笑道:“确实头疼,听得久了,还昏昏欲睡。朝堂政务既多又繁琐,坐龙椅实在是苦差事。”
姜韶华被逗得轻笑不已。
转一圈,用了午膳,小憩半个时辰,继续处理政务。
崔渡看在眼里,既心疼又无可奈何。坐上龙椅,做了大梁天子,手握至高皇权,姜韶华肩负着千钧重担。根本就没有闲下来的时候。
到了傍晚,还得去一趟景阳宫。
自从安国公府摘了匾额献了家业,郑太皇太后就病倒了。不管是真病还是装病,姜韶华身为晚辈,每天都得抽空去景阳宫探望。
郑太皇太后躺在床榻上,面色灰白,双目暗淡,脸上还有未干的泪痕。显然是刚哭了一场,听闻姜韶华来了,才擦了眼泪。
在床榻边伺候的除了林公公,还有棍伤初愈前来伺候的赵公公。
赵公公也瘦了些,如今脸上没了昔日的意气风发,看着拘谨了不少:“奴才恭迎皇上,恭迎长宁伯。”
“赵公公免礼起身。”姜韶华对赵公公素来抬爱,语气很是温和:“朕有些日子没见赵公公了,心里一直惦记着。今日一见,赵公公气色不错,朕也就放心了。”
赵公公忙恭声应道:“皇上操劳政务日理万机,还要抽出闲空来关心奴才,奴才受宠若惊愧不敢当。”
……
第714章 贤惠(二)
姜韶华微笑道:“有什么不敢当的。你精心伺候好皇祖母,也是为朕分忧了。”
赵公公连声应下,眼角余光飞快地瞥一眼林公公。
宫中何处不争权夺势?林公公是郑太皇太后的忠犬走狗,他赵景明背后站着女帝陛下,也不是好惹的。
林公公城府极深,不露半点声色,恭敬地迎女帝和皇夫到床榻边。
“韶华,”郑太皇太后一见姜韶华,立刻老泪纵横潸然泪下:“你总算来看哀家了。哀家一想到郑家,心里就一阵阵抽痛。诶哟!”
不知是真疼还是假疼,郑太皇太后的脸色确实煞白,捂着胸口哀嚎不绝。守在一旁的太医们立刻围到床榻边,忙着为郑太皇太后诊脉施针,好一阵忙碌。
姜韶华耐着性子陪着,一边温声宽慰道:“祖母也别总为了郑家这点事耿耿于怀。”
“天大的事,还不是一阵风,刮过去就没了动静。眼下在风口浪尖上,郑家被众臣指指点点说些不中听的话,也是难免。等过上几个月,此事也就淡了。”
动静是会淡下来。“献”出来的金银玉器珍宝田庄良铺却拿不回来了。
郑太皇太后爱财如命。在她眼中,郑家的家业也和她的差不多。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