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05


洋溢在眼角眉梢的喜悦,和咧着的嘴角,其实已经足够了。

孟三宝心里为秦虎高兴。等了六七年,总算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隔日一早,孙泽兰来为秦虎敷伤药。

秦虎含情脉脉地看着孙泽兰,声音温软得像棉花:“辛苦孙小太医。”

孙泽兰嘀咕道:“我就不乐意别人叫我孙小太医。我是正经的七品医官,是大梁女太医。”

就因为亲爹是太医正,她就得是孙小太医,听着怪不得劲的。

秦虎立刻笑着改口:“是我疏忽大意了。孙太医别见怪。劳烦孙太医替我换伤药。”

孙泽兰手脚利索地换药。

秦虎看着近在咫尺的俏脸,心里美得冒泡,压根不在意伤口处传来的疼痛。

孟三宝在旁边站了一会儿,被好兄弟那副蠢样雷得不轻,抽了抽嘴角:“我先走了。”

秦虎巴不得碍眼的人早点走,看都不看一眼,随意挥挥手。

孟三宝翻了个白眼。

这个重色轻友的混账东西。

……

没过几日,此事就传进了姜韶华耳中。

姜韶华也觉有趣。可惜陈瑾瑜不在,想八卦消遣几句,还得等到晚上,见了银朱和荼白再说。

“孙泽兰真得愿意嫁秦虎了?”

银朱从未婚夫婿孟三宝那里听来了第一手消息,低声笑道:“还没进展到谈婚论嫁的地步。就是孙小太医肯给秦侍卫好脸色了。秦侍卫每日养伤都是乐呵呵的。”

姜韶华莞尔一笑:“秦虎等了这么多年,到底还是打动了孙泽兰。”

荼白接了话茬:“主要也是因为孙姑娘实现了当初的理想抱负,如今做了大梁女太医。宫中差事不算忙碌,有了空闲,也就动了成亲的念头。”

姜韶华笑着嗯一声,瞥荼白一眼:“别总说别人了,你是怎么打算的?银朱和三宝的婚期已经定了,过两个月就成亲。你有没有中意的人?只管和朕说,朕替你做主。”

银朱荼白都是自小陪伴她的贴身丫鬟,在她心中就如同半个姐妹。成亲嫁人这等事,总要问过她们自己的心意。

荼白还是和以前一样:“银朱嫁了人,不便留在昭和殿里当差。奴婢留下,一直伺候皇上。”

姜韶华笑道:“那你就多留两年。等日后朕替你挑一个好夫婿。”

荼白半点不害臊,笑眯眯地点头。

银朱也不害臊,厚着脸皮向主子讨差事:“奴婢想成亲以后继续当差做事。不能贴身伺候皇上了,那就做些别的。最好是隔些日子能见皇上一回。”

姜韶华失笑:“你要求倒是不少。”

银朱继续央求:“皇上就应了奴婢吧!奴婢自小就待在皇上身边,早就习惯了。一想到要离开皇上身边,心里就空荡荡的。”

连即将嫁给心上人的喜悦都被冲淡了。

看着银朱黯然失落的模样,姜韶华再坚硬的心肠,也要软一软:“放心吧!朕早就考虑过了。你先成亲生子,在宫外过个一两年,再回来当差。到时候宝儿慢慢长大了,你就做宝儿的教养妈妈。”

就像当年的章妈妈那样。

如今章妈妈还在南阳王府里打理内宅琐事,比梅姨娘威风多了。

银朱大喜,连连谢恩。

第785章 赈济

朝廷全力运转,派人去受灾的县城赈济,朝廷官员分做六路,分别去了六个县城。大批米粮源源不断地往运了过来。

也亏得朝廷反应迅疾,原本已经动荡混乱的灾民们,在领到朝廷发的赈济粮食后,很快便老实安分下来。

死人是免不了的。洪水淹没良田村庄,死在水灾中的百姓是个庞大的数字。之后还有人病死饿死。不过,到底被控制在了一个还算能接受的情形之内。

陈长史每日奔走巡查,接连查出了几个蛀虫。这些官员,或是从账目中做手脚,或是在运粮途中动手,还有一个胆子大的,竟暗中勾结粮商,将贪墨的粮食卖给粮商。

陈长史半点没客气,查出来的几个,不管是丞相党还是什么天子党,当场就斩了。

断头刀一闪,人头落地,鲜血溅了一地。

灾民们亲眼见到这等情景,纷纷跪下磕头,高呼青天大老爷。

这等铁血手段,极有威慑力。再看看朝廷派来的精锐大军,原本想着从赈灾粮中大捞一笔的官员,默默歇了这份心思。

陈长史忙着巡查杀人,宋将军也没闲着。他将精兵分了三路,一路留守军营,另外两路派了出去,四处剿灭流匪。

不到两个月功夫,便将祸害地方多年的几股流匪都杀了个干净,对灾民来说话,倒是意外之喜了。

对百姓们来说,大梁的女帝陛下,不再遥远模糊。女帝陛下派人来给他们送粮,杀贪官污吏,帮助他们重建家园安顿下来,以后还会发粮种给他们。这样的恩德,就是他们的再生父母。

女子做皇帝怎么了?

他们的女帝陛下,是古往今来第一明君!他们都拥护爱戴!

大灾过后,往往会伴随着瘟疫。

朝廷也早有准备。送粮的人来了没多久,孙太医便领着太医院的医官们带着大批药材来了。

孙太医当年在平州待了一年多,对防治瘟疫极有经验。来了之后,让所有医官设医棚,每日不停熬些防瘟疫的汤药。

在粥棚前能喝到浓稠的热粥,填饱肚子后还能再喝一碗防瘟疫的汤药。灾民们很快养成了新的习惯,在喝粥喝药之前,都要往京城宫廷的方向磕三个头。

感谢女帝陛下!

女帝陛下保佑他们,熬过这一劫,他们以后就有好日子过了。

或许是朝廷赈灾的举动感动了上苍,也或许是孙太医防疫的种种措施得力,这一次大灾过后,竟没有发生瘟疫。这也令所有人都长松口气。

两个月后,陈长史写了一份奏折送往京城。

人仰马翻地忙了两个月,大部分饥民都已安顿妥当。粮种也发放到灾民们手中。

姜韶华看了陈长史的奏折后,舒展眉头,对陆真等人笑道:“朝廷上下一心,全力赈灾,果然见了成效。”

陆真笑着应道:“户部内务府出钱粮,南阳郡也拿出大笔钱粮。再有朝堂一众官员慷慨解囊,六个受灾的县城百姓,也算是有福了。”

王舒接了话茬:“这都是皇上之功。臣记得六岁那年,黄河也泛过一次大水灾。朝廷也派人赈灾了,结果却是百姓饿殍遍野,还闹了民乱。朝廷后来派了两回军队去围剿平乱。整整闹腾了两年多,才勉强恢复安定。”

李芳菲也真情实意地感叹:“皇上待百姓一片仁厚之心,为了赈济灾民,想尽了办法。百姓们能活下来,都是皇上的恩德。”

为了从内务府拿出钱粮来,皇上甚至决然地和太皇太后彻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