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3
也都身强体壮的,至于陈哥,人家三五不时的就进山打猎,他更是惹不起。
煮熟的鸭子就这么飞走了,那人心里憋着一股火,狠狠地瞪着程远。
钱终于分完了,程远将手里的零票子一张张叠好,放回兜里,然后扶住了陆老头的胳膊。
总算是从震撼中回过神来的众人一个个用赞叹的眼神看着程远。
听听听听,这孩子多孝顺啊!
这么大一笔钱花个精光,一条条全都是为了老陆头。
可惜程远爹妈走得早,不然真的要不了几年就能享福咯!
老陆头虽然心疼钱,但是也明白孩子为什么一声不吭地就把钱散了出去。
害怕守不住是一个原因,害怕他不让花也是一个原因。
算了算了,反正钱已经送出去了,又不能再要回来。
总归是小远自己挣来的钱,他自己安排怎么花也很正常。
老陆头的心理活动翻来覆去,旁边围观的村民们却是异常兴奋。
他们可是很清楚程远家是怎样的一副景象的,这会儿程远能拿出来那么多钱,除了是学校发的别无他想。
也就是说,星空中学傻大户,不是……
星空中学会发钱这件事是真的!
有了这个前提,其他人看着程远的眼神都热烈了许多。
和他受到同样欢迎和关注的还有回家的其他学生。
在此之前,他们从来没有感觉到自己在村子里这么招人待见过。
四天后,学生们踏上返校的路。
按照学校的招生通知,和他们一起出发的还有想要报名下学期入学的学生和家长们。
现在田里不算忙碌,抽出来一天的时间陪孩子报名还是允许的。
不说对未来的前途有多大的帮助,光是拿到手的钱,就足够让很多人心动了。
当然也不是没有不为所动的,如果已经脱离了桐山,在外面找到一份足以维持生计的工作的话,自然是不想要回来读书的。
毕竟在外面再怎么少,赚的也比在学校里多。
返校的这一天,星空中学大门口热闹极了。
校门没有大开,只是开了个小口,让返校的同学们通行。
阮星回他们则是在门口摆了几张桌子,像是守门员一样给学生们登记信息。
这次招生意外的顺利,不过一天的时候,阮星回就收到了十几份的信息登记表。
看样子几乎所有人都会入学,阮星回就放下心来。
既然这样,那就先按照六十个学生的规模改造学校就好。
目前在校的学生再加上即将入学的,估计能有个五十人。
之前的宿舍建造的刚够学生和老师们使用,但凡学校里来个什么人就没有住的地方,阮星回就想着,这次多留出来几间空宿舍,以防特殊情况。
这么想着,她就在本子上记下了一个数字,24。
学生们住宿大概需要10间宿舍,老师们的宿舍即便是两人一间,也得留上个五六间,毕竟学生扩招了,老师也要扩招。
再加上阮星回自己住的宿舍、留给爸妈的房间、秋菊母子的房间。
整个安排下来,能够空置的房间大概也就四五间。
倒是足够应付意外情况了。
宿舍规划好了,同样需要改动的还有教学楼。
原本的教学楼只有挤挤挨挨的几间教室,虽说都足够大,但是数量上不太够用。
桐山的学生们学习梯度相差太大,未来入学这一波肯定还是要分班的。
考虑到年龄和人数的问题,可能会分成三个班级,加上原本的两个班,光是普通授课教室就需要五间。
除了普通教室,还有音乐、美术、电脑、体育,这几门课都需要划分出来一定的区域进行教学,体育则是需要一个场地用来存放运动器材。
学生们多了,原本堆放器材的食堂一角,回头也得清出来投入使用才对。
还有在秦明延的大力呼吁下,学校里越来越多的课外书籍。
学生们的阅读进度不一样,不如再添个阅览室。
他们学校小,暂时还用不到图书馆,但是搞一个专门用来借阅书籍的阅览室,还是可以的。
最后,他们还需要一个小礼堂。
这个学期给学生们开会都是全校一起,反正人数少,和开班会也没有什么区别,一个艺术教室就能塞下了。
但是五六十个学生全部塞进去的话,也太过拥挤了些。
而且也不够正式。
阮星回一边想着还需要什么,一边在本子上画了个线条草图。
学生们现在白天要上课,教室这边就只能晚上动工,宿舍那里则是正好相反。
施工动静或许会大一些,但是在深度睡眠宿舍和高效教室等buff的支持下,问题不大。
至于到时候教室位置怎么安排。
阮星回想着把目前的教学楼改成一个四层小楼,一到三楼每层五个房间。
最顶层作为学校的礼堂,有什么重要活动或者事项都可以在这里宣布处理。
三楼的话,作为学生们的普通课程教室,正好跑上跑下的也能增加点运动量。
二楼么,一间校长办公室,两间教师办公室,一间图书阅览室,一间会议室。
至于一楼,就分别当做音乐、美术、计算机三门课程的教室以及体育器材室,哦,还有一个医务室。
满意地看着纸面上的四排格格,阮星回就这么定下了新教学楼的格局。
至于宿舍楼么,楼层太高了也不太方便,那就按照每层6间盖上四层吧!
原本的宿舍可以先保留下来,在上面加盖两层,然后在旁边再盖一个同样的楼出来。
两栋楼挨着,也不用打通中间的过道,一边住男生一边住女生,倒是正正好。
到时候学生和老师们住楼上,一楼的房间就可以先空着,除去分给秋菊母子的一间以外,剩下的就可以随时待命了。
和现在相比,变化最小的反而是食堂。
现在的食堂虽然面积并不算大,但是其实还是很能装人的。
食堂的用餐区完全可以轻轻松松地放下十张左右的八人长桌,即使是所有的师生员工一起到食堂里用餐,也能保证一人一个作为以后还有空余。
只是后厨的灶头需要进行一下升级,双灶要升级成四灶,这样就可以让秋菊在炖汤、炖菜的同时也能处理其他的菜品。
还有就是需要一个至少能够负责食材洗切处理的帮厨,下个学期开始全校人数差不多就能到七十人了。
这么多的人数,哪怕只是一道菜里面的配菜土豆,想要足够七十个人吃,也得切上十几二十个,再加上其他的食材……
不过招帮厨的事情还不算急,阮星回本身是更倾向于从学生们中间找一下有没有家里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