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69


边听。

“原来是这样的吗?”

刘招娣笑着,搬了个小板凳在两人身边坐下。

“那我可一定要好好跟秋菊阿姨说说,多抽几次回锅肉和鱼香茄子出来,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考虑贿赂一下。”

回锅肉是阮母最喜欢的菜,鱼香茄子则是阮父这段时间的偏爱。

刘招娣刚说完,阮母就觉得心里一暖。

这么贴心的小闺女,多好啊!

“那我也努努力,争取每周都抽出来两次。”

秋菊笑着打趣。

“好啦,招娣你扶着婶子去桌边坐吧,我先回后厨,再过几分钟咱们就该开饭啦~”

说着,秋菊抱着装满了择好的青菜的盆子,转身往后厨走。

刘招娣将小板凳挪回原处,然后上前将阮母扶了起来,引着人往平日里常坐的座位上走。

阮父早就已经在这里坐好了,正拿着一本书装模作样地看着。

看到刘招娣和老伴儿一起过来,立刻就把书合上放到了一边,站起来伸手去拉阮母的手。

“慢点走,小心别磕到了。”

阮星回走进食堂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一幕。

不只是太阳太晒了还是什么,阮星回忍不住恍惚了一下。

阮父阮母和刘招娣站在一起,气氛融洽极了,像极了一家人。

看到女儿进来,阮父朝她招了招手:“星星忙完了啊?来来来,正好一会儿就要开饭了。”

突然在学生面前被叫了小名的阮星回:……

很好,现在很想立刻转身回宿舍了。

我爱工作,工□□我。

第37章 报到

转眼间,两天的时间就过去了,春节到了。

阮星回这还是第一次在桐山过春节,之前三年学校放寒假以后,她就会回到S市的家里,陪伴父母渡过这个团圆的节日。

不过今年阮父阮母都来了桐山,留在桐山里过节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桐山里的春节和别的地方也没有太大的不一样。

提前几天按照习俗做好年节里要吃的各种食物,什么小酥肉、炸肉圆、各种荤素丸子,秋菊忙活了一整天。

学校里住着的几个人这一天时不时的就来食堂后厨串一串,每当一个人走过,放在大盆里的各种炸物就会少上一些。

好在大家的胃容量是有限的,等到其他人都吃得差不多了之后,大盆终于开始逐渐被放满。

等到了除夕这一天,秋菊早早地起床,然后一头扎进了厨房。

先是把早饭做好,然后就开始料理晚上的炖菜。

筒骨焯水以后放进大锅里炖煮,不需要放太多的调味料,只要加些葱姜去腥,炖出来的味道就已经足够香醇。

肘子炙烤掉表面的毛皮以后下锅炒糖色,然后放入搭配好的卤料小火慢炖,等到中午的时候就可以关火,静置一下午,让汤汁的味道渗透进每一寸肉里,到了晚上正是品尝的好时候。

五花肉馅搭配上已经切成碎丁的藕、胡萝卜,再和抓碎了的老豆腐一起揉匀上劲,然后团成一个个拳头大小的丸子下锅油炸。

炸完的丸子看上去金灿灿、圆滚滚的,表面上散布的胡萝卜丁和瘦肉末被炸成了深红色,看上去格外诱人,

红烧丸子炸好以后是需要下锅炖的,不过这会儿时间还早,等下午再炖正合适。

将将忙完了这三道菜,又将一些耐放的蔬菜切块备好,时间就已经快要十一点了。

秋菊连忙停手,转而去准备午饭的食材。

等到午饭结束,收拾完卫生以后又转回来继续准备年夜饭。

秋菊和来帮忙的晓燕在厨房里忙得团团转,终于在七点钟的时候将所有的菜都准备好了。

最后还有一个爆炒小炒肉和一个清炒时蔬。

这两道都是快手菜,用不了几分钟,秋菊就叫晓燕去喊大家来吃饭。

等到吃饭的人都到齐了的时候,最后出锅饭大骨汤正好上桌。

一顿年夜饭,足足十六道菜,在长桌上挤挤挨挨摆满了桌面。

热气氤氲中,星空中学的第一顿年夜饭开吃了。

阮星回象征性地说了几句鼓励的话,就将关注点落在了年夜饭上。

这一整个下午,她一直闻着香味儿,早就已经馋了。

年夜饭热热闹闹地吃了两个小时,然后大家一边看节目一边玩游戏。

阮星回把上次游园会的时候置办的桌游卡牌给拿了过来,带着大家一起玩起了狼人杀。

星空中学里只有食堂的灯亮着,窗户中透出暖黄色的光,和不停歇的欢声笑语。

第二天一早,阮星回就被震天响的鞭炮声给吵醒了。

是阮父和陆老爷子一起,拿了根长棍挑着一千响的鞭炮,在操场上放了起来。

看到小辈们一个个地打开门,揉着眼睛走出来,阮父哈哈笑着,将鞭炮挑得更高了些。

等到这一千响的鞭炮放完,整个学校里的人也都成功地起了床。

所有人排排坐在食堂里吃刚出锅的饺子,阮父则是不知道从哪里摸出来了好厚一沓的红包,挨个儿发了起来。

除了陆老爷子的年纪其实比阮父还大一些,又是平辈人之外,其他人都被他发了红包。

推辞是没有用的,这是作为年长者对于小朋友的关爱。

什么?你说那些老师们可能本体年纪比阮父大得多?

那不也还是阮星回的同辈人吗!

新年的头几天就在这样的热闹中过去了。

等到正月初三那天,桐山里又开始洋洋洒洒地飘起了雪花。

一开始的雪势并不大,阮星回也没怎么在意。

但是不到半天的时间,雪花就从原来的鹅绒变成了成羽大小,厚厚的一片片,从天上落下。

阮星回皱着眉,看着逐渐暗沉的天色,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她的预感一向准,这次也不例外。

不过是短短一夜的时间,门外的雪层已经堆到了膝盖的厚度,并且没有一丝一毫减缓速度的趋势。

又一夜过去,积雪已经快要到大腿根的高度了。

这场雪足足下了五天,一天比一天大。

等到终于停下的时候,阮星回已经可以直接从二楼的走廊翻出来,在雪面上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

阮父阮母还有秋菊晓星,已经在前两天搬到了楼上的房间应急。

因为学校里并没有太多的人,阮星回没有组织大家每天清理积雪,只是将宿舍到食堂的路给清出来了些。

毕竟无论天气怎么样,他们都还是要吃饭的。

被清理出来的小路拢共也才一米宽,两边是高出头顶不少的雪层,走在中间的时候,格外有压迫感。

今年冬天的天气实在是有些反常,以往的桐山很少下雪,就算是下雪,很多时候还不等落到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