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5


,阮星回这边就开始动工了。

小耿是第一个收到申请书的人。

上次从星空中学回去以后,他就已经被师友逸提醒过了。

无论阮星回这边再有什么动静,都立刻通知他。

事实上,不通知也不行。

这个申请,本就不在他的批复权限内,无论如何都要上报的。

小耿也只能在上面签了字以后,再递交给上级,由上级递交给更上级的师友逸。

这是流程,不能错乱。

不过他提前跟师友逸说一声也是可以的,毕竟谁还不知道他以前是师友逸的机要秘书呢?

没有人会介意他这一点小小的出格举动,因为他就算不做,别人也会认为他做了。

同样被特意叮嘱过的还有县教育局的局长。

于是,阮星回的申请就这么一路畅通地放到了师友逸的桌面上。

看着报告上面提到的施工范围、建筑物数量,师友逸也忍不住抽了抽眼角。

他是最早一批知道阮星回打算搞高中部的人,也知道在扶持之下,阮星回又特意要了全省招生的资格,整个学校的规模肯定会扩大不少。

但是他没有想过这人竟然这么快就已经计划好了。

不过想想也是,人家那么大的家业,抽调出来这些资金来建学校,好像也算不上是什么难事儿。

这个申请在师友逸的批复权限内,又不涉及到其他方面的利益,师友逸很爽快地就批准了。

下达通知的时候,他还不忘记跟老领导提了一句。

短短三天的时间,星空中学的动工申请就批了下来。

但是比批复更早到来的,是学校的施工队。

依旧是由系统进行的工程,在阮星回确认好学校的建筑设计、付清一期工程的积分以后,他们就已经到了山沟沟里。

不过和之前不同的是,这一次的施工队,施工地点并不在星空中学现在所在的这个山峰上。

而是在星空路尽头附近的一座山头。

阮星回之前圈地的时候就将这片山头一并包了下来,又因为这次的动工范围略大,干脆就安排在了这边。

正好两座山头之间稍稍有些距离,施工的噪音在刻意控制下,几乎不会影响到学校这边。

这样一来,施工队就可以全天施工,名正言顺地将工期缩短许多。

这一次,阮星回建立起来的是一座规模远超从前的校区。

在一整座山头读书的孩子,都会是同一个学部的学生。

因为预算还算是比较充足,阮星回给出的可容纳学生数量足足有一万人。

这个数字,已经是一所比较庞大的学校才会拥有的学生数量了。

甚至有的大学,全校人数加起来都还没有一万人。

当然,规模建的大不代表真的就招那么多的人。

实在是之前频繁地更改校区,把阮星回惹的有点烦了。

于是,这次她就想着来个一步到位,高中校区建好以后,招生的人数上限就卡死在了一万人上。

如果将来再扩大规模,最多就是再建一个校区,而不会再动现在这个校区了。

而高中校区建好以后,星空学院的学生们都会暂时挪过去,包括初中和小学,阮星回会对现在的这座山头进行重建。

这样一来,反复重建浪费的资源(尤其是积分)就可以被省下来。

商城里的东西种类太多的,光是阮星回自己感兴趣的,随便一扫就能看到好几种。

有这些积分,省下来买东西不好吗?反复重建实属一大浪费。

也是因此,阮星回现在手头上的积分已经只剩下不到三十万,其余的积分都已经被她扔进了新的工程里,分期付款了。

等到施工结束,阮星回手上估计余额也差不多还是这个数。

可以容纳一万人的学校,光是建筑物数量就很可观了。

一万名学生,光是普通教室就需要足足200间,六人间的宿舍更是需要三千多间。

光是这两项,阮星回在校园规划里就足足建起了三十栋的六层一字型大楼,其中一大半都是学生和教职工的宿舍。

光是这两类建筑,就已经将划分给高中校区的山头占据了大半。

除了宿舍和教学楼,阮星回还规划出了三个标准大小的露天操场、一个室内操场,一栋综合楼、一栋办公楼,外加一个两层的图书馆,三个四层高的食堂,以及一个可以同时容纳上万人的大礼堂,另有其他建筑若干……

即便是阮星回已经很节省了,这些建筑物加上规定的绿化面积,也已经将整座山头塞得满满当当。

因为校区足够大,阮星回也可以将它划分出几个大区,明年同时存在于学校中的三个学部,外加多出来的近五千人的交流学习人员,也可以相对的不那么混乱。

而等到其他三个学部搬离以后,这三个分区也可以分别作为高中一二三年级的区域来区分。

这样的规划,对于现阶段的阮星回来说,已经算得上是一个大工程,光是计算各种场所的数量就已经让她挠了两天的头。

即便是算完了数据,学校的各种建筑物放在哪里也是需要她自己来规划的,系统做的也就只是最后一步的美化而已。

这么一番折腾下来,等到定稿付款,召唤出施工队的时候,已经是第三天深夜了,距离申请批准下发,也就只剩几个小时的时间。

阮星回收到了许可之后,施工队的施工进度就涨了起来。

他们要在寒假结束、开学之前,先行建好至少三分之一的新校区。

这样一来,年后交流会人数进行扩张,学习和居住的地方就有了。

交流会扩张以后,积分收入更多,她才有足够的积分在八月份之前将整个校区建好。

八月建好,空置一个月,九月新生入学,这样一来就可以完美接轨了。

许可批复以后,新校区的变化一天大过一天。

两座山头虽然中间有一些距离,但是没有什么额外的遮挡。

学生们最近的课余活动新添了一项——对着隔壁山头指指点点。

他们都已经听说了消息,说是明年大家都会搬到新校区去学习。

所以,大家对于观察自己未来读书的地方格外热情高涨。

而对于初三年级的学生们来说,这就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喜讯了。

因为他们同时还知道,学校建设的新校区,就是给未来的星空高中准备的。

虽然因为一些原因,初中和小学学生会和他们一起搬过去,但那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他们可以不离开星空学院了!!!

暑假前,火箭班的学生们纷纷离去这件事,让初三这群学生们的情绪低落了好一阵。

他们喜欢在星空中学里的学习气氛,也习惯了朝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