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1
,而是兴致勃勃地了解着这个全新的学校。
因为是忙着转学的事情,吴雪在转学结束后一周才找到了萍萍。
这个时候的萍萍已经完全适应了新学校里的生活,对于未来也充满了期待。
然后,她就被吴雪带到了室内体育场,上了自己的第一堂体操课。
跑步。
还是和路子晨一起跑步。
星空学院原本就只有路子晨一个体育生,训练也都是他自己一个人进行,偶尔会有闲得快要发霉了的体育老师跟着他一起溜达。
现在萍萍来了,热身时候的慢跑就变成了他们两个一起。
不过因为没有进行过专项训练,所以萍萍的体力还很不足,强撑着跑完了今天的规定长度,就想要瘫在一边什么都不管。
她知道这样做不太对,不讨老师喜欢,但是她控制不住身体的本能。
还是跟在一边的路子晨发现了事情不对劲,连忙伸手一抄,把她架了起来。
也不继续慢跑了,先把她扶到了看台边上,这里有栏杆可以让萍萍撑着点。
“别倒下,扶着走一走,缓一缓,活动开来,就会好很多。直接躺下明天你就起不来了。”
路子晨这纯属是经验之谈。
萍萍听着他的话,点了点头。
缓了这么两步路,她也有点力气了,就自己撑住身体,对着路子晨说。
“我知道了,你快去,训练吧。”
路子晨的训练项目和训练量可比她多太多,中间耽误太长时间的话,晚上休息时间都没有多少了。
吴雪从办公室里拿着本子回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萍萍一脸虚脱撑着栏杆慢走的模样。
她倒是不担心萍萍会偷懒,这孩子看上去好欺负,实际上心里可倔了。
见她已经平复下呼吸,吴雪满意地点了点头。
“来,我们来讲一下这段时间的训练计划。”
听到吴雪的声音,萍萍转过头来,松开栏杆就往这边走。
虽然走得慢,但是毫不迟疑。
师徒两个就这么在操场的一角里,开始商量未来一段时间里的计划。
夕阳的余晖透过了体育场里的玻璃窗斜斜洒在两人身上,像是镀了一层金光,柔和又美丽。
这个场景和谐极了,从上到下都写满了岁月静好的味道。
当然,如果操场的另一头,没有持续传来路子晨因为拉韧带而接连发出的惨叫声,那就更好了。
.
学校里面多出来一个小运动员的事情,阮星回自然是知道的。
她也知道自家的这群体育老师属实是有些无聊,既然他们有兴趣有精力,又能帮助到孩子,阮星回也就随他们去了。
开学以后的这段时间里,阮星回几乎顾不上学校里的事情,能撒手的全部交给了殷倩他们几个来处理。
而她自己则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网课平台的建设中。
这个网课平台,也就是hi阮星回之前畅想过的新的交流会进行模式。
之前的交流会规模和场次都受限于场地大小,虽然依旧给阮星回带来了极其不菲的积分收入,但终归不算是长久之计。
再加上星空高中的建立,阮星回也打算陆陆续续地将手里的剩余的一些资料拿出来,也算是给自己的重要性再增加一个砝码。
这样一来,场地就更加不够用了。、
还是之前季灵的事情给了阮星回灵感,让她和系统知道网课这种模式竟然也是可以获得积分的。
虽然通过网课的模式获得的积分要比现场上课少不少,但在人数和场地方面的要求却是大大缩减了。
一来二去的,最终算下来还是网课模式更加适合阮星回的任务。
只不过,网课模式也有一个限制。
这也是阮星回和系统他们反复实验之后才确认的。
虽然网课也同样可以带来积分收入,但这份收入仅限于直播课。
录播课虽然依旧能够让学生们学习到课堂上的知识,但却不能给系统提供任何的积分。
这也是为什么季灵在追上同学们的学习进度之前,通过录像上课的时候,系统并没有收到积分反馈的原因。
一人一统研究了许久,也没闹清楚这是个什么原理,最后干脆暂时先搁置了。
只不过,受限于老师们的职业原因,能够上直播课的人数肯定是没有录播课那么全乎的。
就算老师有周末有寒暑假有各种法定假日,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在这些时候就一定没有其他的事情。
所以,最后网课平台的模式还是选择了双向并行。
也就是直播课与直播回放同时存在。
就像是一个个直播间一样,老师们会在平台上定时进行直播,而进行学习的老师们则是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听课习惯,选择自己想要进入的课堂,进行学习。
如果因为有事错过了老师的课程,也可以选择回看直播录像或者更换到其他老师的直播课程进行学习。
总的来说就是星空中学这边将课程全部安排好,听课的人则是全部走班制。
毕竟大家都是成熟的老师了,这点判断力还是有的。
不过这样一来,网课平台能够带给阮星回的积分肯定就没有一开始的时候预想的那么多了。
肯定会有不少人更加倾向于利用直播回放来进行学习,这样他们的时间安排也更方便一点。
至于回放不能回答自己的疑问这个问题,那就只能他们自己来选择解决方式了。
总之,网课平台的事情大致就这么定下了。
定下模式之后,软件的开发也被提上了日程。
这件事还是交给了阮星回名下的公司去做,可以说是要将薅羊毛进行到底了。
软件进入开发流程后不久,阮星回这边就将最后一批的资料书也都印刷完毕,开始走审批流程。
在这个方面她就没有被为难过,通过的那叫一个顺利。
而合作方那边,却还在就教师网课的事情进行商谈。
毕竟是要涉及到全国教师的事情,无论最终的方案定成了什么样子,他们都必须要慎之又慎。
就好比现在,关于这个课程要如何进行推广,就是大家最为关注的一个问题。
不是说不可以直接要求所有老师上课打卡逐一汇报,但这样的要求必定会引起不少人的逆反心理,甚至会把整个计划打成面子工程。
他们知道这套课程有多么的有效,所有亲身参与过的老师和受益的学生都能够证明这一点。
这样好的资源他们自然是希望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起来,最好是100%的利用,没有一丁点的浪费。
如果真的让人产生了这样的误会,那就得不偿失了。
只是,免费的/便宜的=质量差的这个观念早就随着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