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00
知道,过年之后的这段时间,究竟能给他们带来多少的收入。
收入有多少暂且还是一个未知数,但是随着时间一点一滴地靠近除夕,一个消息在星空大学里传开了。
“听说了吗?咱们学校有个同学发了篇国内顶刊的论文,还是二作!”
“wok!!是谁啊这么牛的吗?!!”
“哪个学院的啊?有照片吗?让我认识认识大佬,瞻仰一下!”
“有人能给我解释一下什么叫国内顶刊吗?”
“楼上善用搜索,有没有论文原文,让我去沾沾才气!!!”
“国内顶刊,这是已经稳拿保研资格了吧?可恶,别人的大一!!!”
……
星空学院的论坛,是在开学后不久建立起来的。
主要是刘运提出了这方面的建议,说是学校里的同学们现在并没有一个合适的沟通平台,大家的沟通基本上都仅限于彼此专业内,连专业之间的交流都很少。
而学校里的学生人数又太多、占地面积还很大,线下沟通起来很不方便,大家很需要一个线上平台来互相交流,如果有什么需求的话,这样一个平台的存在也能够帮助学生们快速达到目的。
阮星回觉得没有问题,就批了,让星空集团旗下负责运营防火墙事务的科技公司接手了这方面的工作。
开发一个论坛而已,对于行业顶尖的他们来说根本不是什么大问题,对接人直接要了刘运的联系方式,和学生会这边进行了一次线上会议,然后用了三天的时间就给出了双方都满意的答卷。
然后由公司那边暂时负责学校论坛的运营工作,等到星空学院的计算机专业学生们可以承担这部分工作之后,对方就会进行工作交接。
不过现在星空学院的计算机学院都还没有影呢,更别说其他了。
而论坛的日常管理工作则是在校学生会下属单独拉出来了一个队伍来负责,首先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让全校学生们都知道论坛的存在。
这点并不难,只是在各个食堂门口拉起立牌,然后让学生会成员们在各自专业群里面多说几次,通知覆盖率就已经达到了几乎95%。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学校里一有什么热闹事儿,论坛就成了最主要的活动基地。
就像是现在,有人发表了顶刊论文的消息就是首先从论坛传开的。
至于这个大佬到底是谁……那显然就是前文提到的鲁信了。
论文已经发表,学生们想要扒出来到底是谁干的也不是一件难事儿,鲁信的名字很快就在全校范围内传开了。
在这之前,鲁信的名声也就止步于化学院内,由于他的入学成绩是全院前十,也算得上是小有名气了。
而在材料化学专业内,鲁信因为是专业第一名的原因,更出名一些。
不过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是唯一一个被教授拎进自己实验组的学生。
唯一的待遇总是会让人眼红的,鲁信自然不会成为例外。
只不过,因为他本身就是专业第一名的原因,所以即便是有人不服,这份不满的情绪也被压在了心里。
毕竟就算是拿出去说,人家也有充分的底气把他们给怼回来。
都不需要多找理由的,只要对方来一句“这是专业第一名的待遇”,他们就没辙了。
只是,这份压抑在看到鲁信发表论文之后,就很难保持住了。
有上进心、有读研心思的学生很少会不关注论文方面的问题,尤其是鲁信这次发表论文的《材料化学》,本就是国内材料化学领域的头把交椅。
这样的情况下,很难会让人不联想自身。
如果不是鲁信,而是他们的话,是不是现在已经能保研的人,就是他们了。
嫉妒心有的时候就是从那一瞬间诞生出来的。
虽然鲁信的成绩足够高,但他和同学们的相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每次上课下课都来去匆匆的,上课的时候偶尔还会不认真听讲,这很难让人不产生“他很轻易地取得了这样的成就”的错觉。
于是,阴阳怪气的声音开始在论坛上出现了。
“哟,这不是被教授带走开小灶的专业第一吗?这么快就有成果了啊?”
“也不知道是用了多少的资源交换,才能从教授手下拿到一个二作哦~”
“一作是自愿的吗?”
……
如果不是有人来提醒,鲁信压根儿就没有注意到学校论坛上发生了什么事儿。
主要是他回家之后就一直被鲁母盯着进补,誓要把他这个学期掉的称都给补回来,还被七大姑八大姨的拉着问谈恋爱的事情,以至于他最近总是觉得很累,应付完了以后回屋看不了多久的书就困了。
还是他的小杜给他报喜,说是期刊已经发表,他们的论文插队刊登了的时候,想着安慰他一下,提了一嘴让他不要在意论坛上的事情,他给他证明了。
鲁信这才知道了这一好一坏两个消息。
论坛,鲁信自然是会用的。
进入项目组之前,鲁信偶尔也会去逛一逛,不过学习压力大,他也没有在上面消耗过太多的时间。
而后面做实验的时候,鲁信更是连吃饭都时常顾不上,看论坛的时间就更少了。
不过现在还是在假期里面,鲁信手上也没有实验或者别的事情要做,看看还是不影响的。
论坛上已经吵了两天了,主要就是分为了三派——膜拜派、阴谋论派、吃瓜网友。
其中,前两类人基本上是以材料化学专业的学生为主,毕竟他们是离鲁信学习生活最近的人。
支持鲁信的人多是和鲁信本人以及他室友关系不错的学生,对于鲁信的学习生活状态也有所了解。
最有力的反驳证据就是鲁信长期泡在实验室的生活状态,以及作为一作的小杜本人的证明。
而阴谋论的学生们则是认为,鲁信仅仅只是一个大一的学生,再怎么天才,也不应该能够拿到顶刊二作的头衔。
毕竟真正的天才都被顶级高校录取走了,鲁信只是T省前五百的成绩而已,这样的成绩和他获得的荣誉极度不匹配。
而对于吃瓜网友们来说,反正他们的乐子是到位了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他们就等有公信力的人来说明就好了!
不过他们的内心还是更倾向于鲁信是有真实力的这一论点的。
毕竟,同为论文作者的小杜都出面证明了,还拿出了不少的证据,看上去并不像是被强迫了的模样。
而且鲁信确实是早出晚归泡实验室呢,如果真的是走后门,他还用得着那么辛苦?
翻了十几分钟的论坛,鲁信总算是把事情的经过了解了个大概。
怎么说呢?
其实同学们有人会质疑,他觉得挺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