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30
务,倒也节省时间。
这次她就是直接带着两人到了宴会厅。
星空学院的食堂依旧保持着正常的水准,不过阮星回这边的需求,以及教师公寓所在的山峰上的食堂,都是由秋菊来负责的。
也是星空学院的伙食标准天花板了。
黄树远和袁恒礼两个人都没有带多少人,除了各自一个随行秘书之外,剩下的就都只是安保人员。
安保人员被安排在另一个房间里用餐,宴会厅里只有阮星回、农学院院长、农业科学系主任以及他们四人。
席间,七个人的主要话题就还是加速生长舱,这本来也是袁恒礼四人来的目的。
这方面的事情阮星回不懂,本质上来说她也是一个沟通桥梁。
讨论这件事最多的还是黄树远和星空学院的两个老师,三个人都是专业人士,说起话来也带了不少的专业术语,听得阮星回云里雾里的,只能放弃,转头和袁恒礼聊了起来。
他们聊天就都是一些闲散话题了,像是农学院现在还有没有别的成果、学生们未来实习有地方了没、主要研究方向都是啥……
三句话离不开农业发展了反正是。
阮星回对此还是有些了解的,倒也不至于答不上来。
至于两个秘书,这个时候也算得上是在沉浸式表演什么叫“食不言”了。
这顿饭用得飞快,半个多小时就结束了。
刚刚结束用餐,黄树远就提出要去农学院好好看看。
这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一行七个人就往农学院去。
和头盔可以直接带着到处跑不同,加速仓的体积大、不好挪动,所以众人只能亲自前往实验室参观。
学校各个学院的实验室都埋藏在山腹之中,从图书馆地下还有直达的通道,经过身份验证之后就可以进入到这个通道里面,然后乘坐专用的交通工具前往。
少了爬山和步行的环节,抵达目的地就是一件不需要多久的事情了。
然后七个人就眼睁睁地看着那几粒小麦种子在短短五分钟的时间里破土、发芽、长高。
这点时间还不足够它抽穗长成,但这样的时长已经足够黄树远有自己的判断。
他激动地抓住了系主任的肩膀。
“这玩意儿!先给我来一百台!”
作者有话要说:
黄树远:人不傻,但钱多,这样的成果给我多来点!
PS:文中所涉及的所有数据全部都是瞎编,不要当真!!!!
第138章 终端
别看一百台这个数字不算大。
但是仅仅只是看了个初步演示就能预定一百台,也说明了黄树远对这个加速仓的重视。
对于农科院的研究量来说,一百台充其量也就能满足其中一个下属研究院的需求。
黄树远看上去下单爽快,却也不是在这种事情上面轻忽大意的人。
即便是不能够达到最好的效果,单单只是现在看到的可以大大缩短种苗发芽破土阶段的效果,也足以给大家省去不少的时间。
仅凭这一点,这个试探性的订单就值得下!
当然,黄树远也没有打算很快地离开。
来都来了,自然是要亲眼见证一下全部效果的。
他转头就看向了作为专业人士的系主任。
“这个加速仓内的小麦要成长到收获的地步还要多久?”
小麦本就是一种常见作物,也是系主任他们平时实验的时候用的最多的对照物,因此这会儿很快就能给出答复。
“一天。”
一天,即便是按照春小麦的生长周期来算,从播种到收获也需要100天以上。
这样算来,只这个加速仓就能够省下三个多月的时间。
只要理论过关,原本需要三十年才能取得的成果,现在不到半年就能拿到。
这样的速度放在谁的身上能不眼馋!
这还仅仅是用于科研上,如果农民们的家里都能装上这个家伙的话,那未来……
黄树远的畅想被系主任打断。
“加速仓的价格不算高,制作也不麻烦,但是无法全民普及。”
显然,系主任也是看出来了黄树远的想法,直截了当地告诉了他不可能。
这也是为什么系主任和阮星回第一反应还是用加速仓来做研究的原因。
无法普及到千家万户的发明,再有用,能起到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不如将这份作用放在农业发展的源头,全部用于支援作物迭代实验。
被培育出来的、适应各种情况的种子,才真的是走进千家万户的最好途径。
黄树远有些遗憾地摸了摸加速仓。
是他想得太美好了。
也是,平日里的作物都需要好几个月甚至好几年的时间去获得营养反哺自身,更何况是在这种加速生长条件下的它们呢。
他刚才可是看得清楚,这个花盆里面可是除了种子和土壤以外什么都没有。
如果仅仅只是依靠这些的话,那点子肥力干什么都不够用。
“正好我今天也没有什么事,你们这个实验室应该可以逗留的吧?我能观察一下生长的全过程吗?”
黄树远终于把眼神看向了阮星回。
阮星回自然不会拒绝,加速仓的出现可是说是一个完全超时代的产物了,这不像是全息游戏,至少还有几次勉强能搭上边的产品出现过。
加速仓这个玩意儿,就像是医疗舱一样,一直都只是大家概念中的东西,但是如何研发,却是始终都毫无头绪。
在这样的环境下,突然有一个加速仓出现在眼前,正对口了的黄树远很难不激动。
先下一百台的订单是他想着尽快把东西搞到手回去研究,但是现在申请观察,就是他真的好奇了。
好奇这个加速仓到底能做到什么地步,也好奇它到底是什么工作原理。
阮星回当然不会介意,只安排了个人陪着他转悠,剩下的事情倒是没有多管。
袁恒礼则是在阮星回的陪同下一起返回了办公室。
回去之后,袁恒礼很快就带着自己的安保人员离开了,而负责黄树远安全问题的人则是在学校的安排下,暂时住到了教师公寓附近的对外接待公寓。
这个小楼当初规划的时候就是用来应对各种外来客人的,正好对应了现在的黄树远。
黄树远在实验室里待了整整两天,要不是中间又人进去给他送饭,顺便带了个安保小队的队长进去确认情况,现在的情形是什么样还真的不好说。
不过,在实验室里待了两天的效果还是很出众的。
黄树远亲眼见证了那一小簇小麦生长的全过程,同时也亲手种下了一批水稻苗,然后见证了它的成长。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的零碎东西,比如一根西瓜藤、一棵苹果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