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93
……
随着路子晨比赛结束,解说的话题也逐渐偏移到了其他人的身上。
而路子晨,在自己的比赛结束之后并没有立刻离开,而是就近找了个还算合适的角度,在看台上看着即将开始比赛的列风。
列风算是他带的第一个徒弟,转到他手上的时候已经十六岁半,快要十七岁。
他是一个好的短跑苗子,路子晨一眼就看出来了。
这孩子转到他这里也不是因为什么别的原因,单纯的就是他原本的教练自觉水平不足以继续帮助他完成训练目标了,这才兜兜转转找到了他这里。
收下列风他也是认真考虑过的。
虽然他的身体状态还不错,但毕竟是三十多岁了,要不了几年,状态肯定会下滑。
和他同龄或者比他小几岁的运动员大多都已经退役,少数还没退的,也因为伤病撑不了多久,甚至有可能在他之前退役。
而二十岁出头的小将,说实话,成绩稳定达标的有,但能扛大旗的,还没发现。
路子晨横空出世以后,每次世界级的大赛,只要他参加了,就没有金牌不收入囊中的时候,大家也早已经习惯了这种耀眼的辉煌。
等到他退役,二十多岁这批孩子撑不起那么高的任务达标线,等待他们的,就会是席卷而来的舆论,以及铺天盖地的压力。
竞技体育这个领域,向来都是唯成绩论,别说是登不上领奖台了,向来第一的项目哪怕是拿个银牌,都要被人冷嘲热讽。
于公于私,路子晨都不希望看到那样的场面。
那么,寻找合适的接班人,就是一个十分必要的事情了。
就在这个时候,列风出现在了他的视线中。
但是他从没有做过教练。
这也是他一开始犹豫的原因。
一个好的运动员不一定能成为一个好的教练。
他也无法保证,如果自己接手了这个孩子,给他带来的是积极的改变,还是更加糟糕的未来。
思量再三,他还是答应了下来。
他热爱这个领域。
过去的十几年里虽然没有接触过项目拟定之类的知识,但久病成医,练久了,基本常识都还是知道的。
而且他终究是会走上这条路的,只是早晚问题罢了。
至于训练计划的拟定……路子晨想起了自己那群三天两头找他吐槽的老师。
有他们兜底,好像也没有什么好怕的了?
他把自己的情况和列风详细说了一遍,将最后的抉择权交给了他。
“老师,我愿意!”
从此,一对新的师徒就这么诞生了。
而今天,是列风第一次和路子晨同场竞技。
路子晨站在看台上,心想:真正的起点要来了,列风,你准备好了吗?
作者有话要说:
我数了下,算上路子晨,还有四个番外……十二月……应该能写完吧QAQ明明我一开始是打算十二月直接放大假的呜呜呜,为什么番外都能写一个月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第165章 番外:田径师徒②
不过十秒钟的赛程,观赛的时候稍稍分心,整场比赛就过去了。
不过对于看惯了百米比赛的人来说,在短短十秒钟内捕捉到关键信息,已经几乎成为每个人的习惯。
这其中自然也包括路子晨。
不说给自家徒弟解说技术要点,单单只是这二十年短跑生涯里,他给自己做过的复盘都是不小的数字。
列风进入预备状态的时候,他就全神贯注了起来。
这里,起跑,一向是列风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
虽然列风在正式比赛的时候从没有出过错,但训练的时候出错次数真的不少,常规的抢跑问题就占了一半。
而在正式比赛中,抢跑重来的机会只有一次。
列风之前一直都是参加青年组的世界大赛,比赛经验虽然不少,但终归是小场面。
也是今年,他终于在队内测试赛里压过了另一名参赛选手,获得了正选队员的资格。
能者上,庸者退。
这是惯常的规矩。
所以,他终于第一次脱离了替补的身份,正式站上了最顶尖的赛场。
而在这样的比赛环境下,紧张,是很容易滋生的一种情绪。
人一紧张,就容易有一些下意识的反应。
一列风的训练成绩,路子晨其实并不是特别担心,或者说可以担心的点并不多。
两件事,一个是抢跑,一个是节奏。
只要这俩没问题,通过初赛并不难。
·起跑这个技术,在多年的内卷中,早已经迈入了0。1秒的大关。
以肉眼判断是否抢跑,已经是十分困难的问题。
所以大多数情况下,赛事组委会选择的判定方式都是电子形式。
根据助跑器传回的数据以及电子发令枪响起的时间为标准,一旦有人抢跑,就会响起警报音,这个时候,所有的选手都需要返回,进行第二次起跑。
而当第二次起跑开始时,如果再次有有人抢跑,那么系统将会标红预警,却不会再次提示。
百米短跑毕竟是一个十分短程的比赛,从发令枪响起到抢跑判定音响起,之间至少要有一秒钟的时间。
这一秒钟已经消耗了选手们大量的体力,如果来上两次的话,显然会大幅度影响最终成绩。
于是,也就有了现在这样的规则判定。
路子晨从预备音响起就开始全神贯注,就是想要第一时间捕捉到列风的起跑情况。
“啪!”
清脆的电子发令枪声响起。
即便是此时已经坐了数万人的场馆,也忍不住为之一静。
没有提示音响起,所有的选手都在往前冲。
陆子晨松了一口气,但并没有完全放松下来。
短短十秒的比赛结束的真的很快你似乎只是一眨眼,这群选手就从赛场的一端跨越到了另一端。
比赛全程,陆子晨一直紧紧的盯着烈风的身影,看着他顺利起跑,顺利领先,其他人顺利抵达重点。便是独自成这样,就经战场的老将,也忍不住为之叫好。
这是烈风第一次正式的世界级比赛,一个顺利的开局显然令人心情愉悦。
不过问题还是有的,路子晨心里已经闪过了无数条想法以及列风在比赛途中的各种技术细节,密密麻麻全是刺儿。
但这些都比不上烈风的一次顺利结束比赛更令人心情畅快。
比赛结束后,本组选手的成绩很快就在电子成绩屏幕上显示了出来,列风稳稳的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晋级资格。
路子晨很快就离开了看台。转回选手离开通道的门口。
他一直等在这里,为的就是能够第一时间和列风交流这次比赛上的优点和不足,进行赛事复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