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5
还让我继续当郡守,好不好?”
“也不是不行。——前提是你考功得中上。”李世民故意板着脸,做出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
“臣知道,绝不会让陛下为难的。”嬴阴嫚连连点头。
“你要哪个郡?”李世民问。
“朔方!我要朔方!”嬴阴嫚脱口而出。
“你是有备而来啊?陈平和郦食其给你出的主意?”李世民笑了,“朔方靠近月氏,商人一定会路过那边,你们好好经营,保护沿途商队,多设几个驿站,不仅可以收到商税,还能赚到不少差价。几年下来,说不定赚得盆满钵满,造就一个很繁华的商贸之城。”
【中间商赚差价,跟高昌那时候干的事差不多呗。】
“我们就是这么想的!”嬴阴嫚努力克制自己不要笑得太傻,但还是忍不住满脸笑意。
“果然,我就知道。”李世民也不恼,而是鼓励道,“那你们就好好经营吧,缺人蒙恬给你送人,缺粮蒙恬给你们送粮,头两年上郡可以全力支持你们,两三年之后,你们就得自给自足了,不能一直指望后方给你们供给。”
“唯!”嬴阴嫚脆声回答,“兄长和先生们都说过,草原上部族很多,匈奴被打残之后,其他部族接下来都会夹起尾巴做人,那互市的事就会很顺利了。我们大秦的货物,马上就会风靡草原了。”
“是的,战争一停止,观望已久的商人们立刻就会跳出来了。月氏的盐湖和盐矿,也是时候提上日程了。”李世民仔细地交代道,“我已经让少府派熟练的工匠过来了,都是知道怎么晒盐和开凿盐井的。这些人非常重要,你们护送他们进入月氏。——这事我和月氏已经谈妥了,你们按计划进行即可。”
“那开采盐湖需要多少人保护呢?”嬴阴嫚巧妙地问。
“你觉得呢?”李世民莞尔。
“我觉得,最少两千人吧。万一我们的工匠在月氏受欺负可怎么办,对吧?”嬴阴嫚也笑。
“两千若是不够,三五千也不是不行。”李世民悠然笑道,“你看着办吧,事急从权,但要记得写奏书。有急事找蒙恬,走军报,这样比较快。等驿站建好了,就正常汇报……”
“嗯嗯。”嬴阴嫚且听且记,很是认真。
【月氏被宰得明明白白。】
【盐铁可是国家命脉,月氏这回完了。】
【至少跟匈奴比,它完得比较体面。】
【历史早就证明过了,不要做二凤的对手。】
【有蒙恬将军在真好呀,他总是举重若轻,不管什么事都干得非常好非常稳妥,之前好像还顺手秒了一批冒顿派去扰边的匈奴,轻描淡写的,也不邀功,就汇报的时候顺嘴说了一句。】
【要不是因为他这么厉害,历史上赵高那个畜生也不会急着先杀蒙恬了。】
【想想历史,再对比这个世界,简直跟做梦一样。】
等草原这边的事,一桩桩一件件有着落了,李世民就班师回朝了。
他到咸阳的那天,正遇上两拨要进城的队伍。
一拨车队非常豪华,绵延数里,足有二十几辆挂着锦缎的马车,车里不知载了什么东西,车辙很深很深,走得很慢很稳,护卫多达七八百。
另一拨比较低调,但城门的守卫一看见符传,就让那队超级豪华的车队止步让行。
【嗯?什么情况?今天是什么黄道吉日吗?都挤在一起进城?】
【都什么来头啊?这么嚣张?】
【再嚣张也得给我们陛下让路,都往边上靠靠。】
天策军远远地放慢速度,整齐的马蹄声敲打着咸阳外的每一个人。
两路车队同时退后,让出路来,倒是都很乖觉。
李世民走近一看,居然还有熟人。
“兄长。”封地在三川郡宜阳的七公主从马车里走出来,带着一个衣着素雅的妇人,仪态端庄地前来问好,“惊扰兄长,是妹妹的不是。”
“无妨。你怎么突然回咸阳了?”李世民疑惑。
“这位是三川郡守刘邦的夫人吕雉。我带她一起来参加科举。”宜阳公主介绍道,“这应该没有违反朝廷法度吧?”
【吕雉!天哪,她来参加科举了!刘邦知道吗?】
她很期待地看着他。
李世民便下了马,想了想,好像也没有什么问题。宜阳公主没有官职在身,离开封地也没什么要紧。况且,不管是带孩子看看李斯,还是回宫看看弟弟妹妹都非常合理正当,也可以直接住咸阳宫,没什么不妥。
“没有倒是没有,但你有没有知会太子一声?让他提前准备一下你回宫的事宜。”李世民和缓地笑道。
“兄长放心,已经知会过了。”宜阳公主便放下了心,转头示意她身后的吕雉上前来。
吕雉容貌出挑,气质却很凝练,不卑不亢,宛如秋天的深潭,倒映着湖光山色,有一种很包容渊博的感觉。
李世民不由自主地把目光放在了她身上。
“吕雉见过陛下。”她稳稳当当地敛衽为礼,“良人常常在我面前夸奖陛下圣明仁德,吕雉神往已久,今日得见陛下,实乃三生有幸。”
“刘邦会夸奖我圣明?”李世民忍俊不禁,“你确定?”
“良人随性不羁,言语之间虽不够文雅,但恭敬之心却是实实在在的。”吕雉认真解释道,“他确实很感激陛下救命之恩与信重之义,是以一日不敢懈怠,于公务上甚是勤勉尽责。”
【瞧吕雉这话说的,太给刘邦加分了。】
【光看她能跟着公主来科举,就知道她混得多么如鱼得水了。】
【吕雉要是考中了,她和刘邦不就夫妻同朝了?这可是个稀奇景象,不算历史上那些帝后身份的话,很少见夫妻俩一起上朝的吧?】
【不知道刘邦是什么感想?】
“那……”李世民话还没说完,那个豪华车队的主人也下了车,风风火火地赶过来行礼。
“不知陛下凯旋,民女冒犯了,特向陛下赔罪。”
年轻女子带着巴蜀那边的口音,言辞爽利,银饰叮当,衣着打扮都明显异于旁边的宜阳公主和吕雉。
李世民更好奇了:“你是?”
【这又是谁?】
【怎么这么巧都撞上了,她们是算好的吗?】
第84章 你要走了吗?
“民女巴玥,乃巴氏族人,特从巴蜀送金而来。”女子爽快地回答。
“巴清夫人是你的什么人?”李世民问。
“回陛下,是民女的外祖母。民女和母亲都从母姓。”巴玥解释道。
“你也来考科举?”
“去年陛下继位时,民女和母亲商量,打算送一批贺礼到咸阳,但正赶上秋收,就耽搁了,等忙完秋收,又阴雨连绵,蜀道难行。如此一拖再拖,拖到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