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3
【你好像在等什么?】李世民好奇地问。
【韩信和项羽回来了。】嬴政眺望远方。
【这么巧,凑一起去了?】李世民乐了,【那就有两个好消息了。】
【那么确定都是好消息?】
【当然。你是不相信他们,还是不相信我?】
【我怎么可能不信你?】嬴政失笑。
【等殿试结束,就带百官去咸阳宫外迎接吧。】李世民在心里喃喃,目视着一碧如洗的天空,【然后这个直播间就可以关闭了。】
【你想好了?】
【想好了。】
【我可以帮你打开时间流速折叠功能,无聊的时候还是可以开一下,看看弹幕解解闷的。——顺便还能接收很多新鲜的视频资料。】
李世民不由侧目:【你真的好熟练。】
殿试的结果刚出来不久,众多上岸的考生喜气洋洋拜谢李世民与太子,然后就缀着满朝文武去迎接两位大功臣。
啊不,其实不止两位,只是他们俩比较年轻显眼罢了。
项羽和韩信狭路相逢,彼此对视很久,后者主动让道,客客气气道:“项兄先请。”
“你是不是想在陛下面前表现一下自己自己谦让,好显得我嚣张跋扈,就跟那个蔺相如廉颇似的?”项羽嗤之以鼻,“我才不上你的当。”
几位公子和公主在韩信身后小声地笑,但很稳重地没有说话。
张良和长孙无忌默契地互相看一眼,同时露出了意味深长的表情。
“怎么会?项兄比信年长,理应排在我前面。”韩信怡然一笑,越发自信沉着,比起心情全写脸上的项羽,他反而更像年长的那一位。
项羽狐疑地看着他,低声对长孙无忌道:“他是不是有诈?”
一趟月氏走下来,他俩倒是混熟了。
“些许小事,陛下不会放在心上的。将军的性情,陛下又不是不知道。”长孙无忌淡然处之。
项羽这个人,只要了解他的性格,顺毛撸太容易了,在场的三个人,随随便便就能拿捏他。
紧接而来的第四个,更是撸大猫的一把好手。
“怎么还不进宫来?我可是等你们好久了。”李世民兴致勃勃地迎出来。
“是等我还是等韩信?”项羽问。
“等祁连山和占城稻。”李世民笑容可掬,扬眉问道,“都带来了吗?”
“当然。你交给我的任务,我什么时候没有完成过?”项羽矜持地骄傲着,送上月氏的国书。
韩信不着急,等李世民看完这份国书,才呈上占城的降表。
“陛下,臣不辱使命。”韩信微微低首,双手恭敬地奉上太阿剑。
“好!”李世民喜形于色,“卿有如此大功,当表彰重赏,以传天下。即封韩信为淮阴侯,食邑五千;项羽为武安侯,与韩信同等……”
“为什么韩信的封号跟他的家乡有关,我的不是?”项羽表示疑问。
“那你是喜欢泗水侯还是下相侯?”李世民瞅他一眼,“武安侯不比这两个好听多了吗?而且还能彰显你的武德充沛、勇猛无敌,让人一听就想起你的战功。”
项羽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三言两语就被说服了,接受了这个封赏。
扶苏默默地看着,学着,感觉自己迟早用得上。
韩信带来的占城稻在咸阳宫种下的时候,吕雉留在咸阳做官了。
巴家的商队跑到敦煌做生意的时候,大蒜素成功问世。
十年的时间有多久呢?
好像很长很长,但又好像很短很短。
月氏王在贞观三年吐血身亡,他的太子比他还早走几个月,王孙一继位,月氏的盐湖盐矿铁矿就刷新出了更多的大秦军队。
当然了,他们是去保护工匠和商队的,绝没有其他意思。
毕竟来往河西走廊的商队越来越多,肯定需要更多人手来保护他们的安全,不然秦人怎么安心做生意呢?
至于祁连山的平原怎么多出了大秦的农田,月氏和大秦的边境线怎么每年都在变化,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众所周知,国境线这东西,它有腿,是会跑的。
一会地往月氏跑跑,一会儿再向东胡跑跑,那不是很正常吗?
刘邦凭借优秀的政绩升到咸阳来的时候,石磨已经普及了全国,月氏种马繁育的后代送到了关内,代田法和新农具也在稳步推行。
茶庄在大秦各郡遍地开花,茶叶的种植总算成了规模。
最高兴的就是商人了,虽然得交税,但赚得多啊。
不仅可以往西域,还可以冒险出海,那也是一条危险却十分诱人的商路。
李世民很鼓励他们出去闯荡,大秦的船只还是不错的,海上虽有狂风巨浪,但商道嘛,只要有成倍的利润,总有不怕死的愿意去闯一闯,将大秦的商品与声名传得更远更广。
【很有意思,不是吗?】李世民笑道。
【更有意思的事情来了。】嬴政提醒道。
呼延氏果然和东胡起了摩擦,毕竟他们挤到了东胡的地盘上生活,多多少少抢占了原住民的资源。
草原上,最好的牧场和河流就那么一些,有限的资源自己人都不够用,哪里能轮到外人来抢?
摩擦逐渐升级,变成武力交锋。呼延脱怕不是东胡王的对手,连忙向大秦求助。
“去吧,韩信!”李世民用一种“去吧,皮卡丘!”的随意语气,放出了韩信。
“这次不用项羽了?”扶苏私下里问。
“以后大概都不用了。”李世民回答,“他若是安分,就让他一直安分下去。若是不安分,有韩信就够了。”
岁月,终会磨平反骨仔们的棱角。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大秦的茶叶卖到了徐福的后人那里,占城稻种在了巴蜀的梯田,大秦不声不响地又多了一个郡,东胡的生存空间被压缩了一半……
从前的六国之人,便只好保持静默与顺从。
项梁吃着白面的肉包子,看着《咸阳日报》,怀里抱着项羽和虞姬的孩子,给他喂熬得稀烂的白米粥,不知怎么叹了口气。
“不好吃吗?”项羽用小刀削着木头,准备给孩子做一把小弓。
“好吃是好吃,但是……”项梁心里很不是滋味。
“好吃不就行了?”项羽随口道,“项庄呢?”
“武举输给了一个女子,把自己关屋里饭都不吃了。”项梁幽幽道。
“哪家的女子?”项羽诧异道。
“听说是蒙家的。”
“那输得不冤。”项羽干脆道,招呼孩子过来试试弓的大小。
“我也要铁弓……”孩子年纪不大,口气倒不小。
“等你长大的。”
“那我也要老虎的筋做弓弦……”孩子叫起来。
“上林苑有两只大老虎,下次带你去看,当年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