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48


孟箬勾唇冷笑:“没事,他们闹事,我也报警了,现在他们正被拘留呢。”

秦先志闻言,脸上的笑一僵。

“这,孟老板,”秦先志苦笑着问,“念在他们初犯,能不能和解啊。”

“和解?”孟箬挑眉,“我还没要他们赔偿我今天店里的损失呢。”

“对了,秦厂长,今天这事算是给我提了个醒,”她忽地话锋一转道,“有件事还需要你提前处理一下。”

秦先志一怔,问:“孟老板,什么事,你尽管说。”

“现在厂子里有不少你的亲戚吧?”她问。

“但凡是靠秦家关系以及裙带关系进厂的员工,麻烦都给我提前开除掉,在我接手厂子之后,我不希望再看到他们。”孟箬不容置喙道。

秦先志一听立即露出为难的神情。

“秦厂长,我知道这有些为难,但我也是没办法啊。”她语气忽然缓和起来。

“你看,你开厂的时候,有一堆亲戚需要安排,那我也一样啊,等我接手面包厂之后,我也有一堆亲戚需要安排过去。”

“这也是人之常情,你说对吧,秦厂长?”

秦先志这才点点头,道理确实是这么个道理,谁家突然发达不得拉七大姑八大姨各路亲戚一把。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嘛。

面包厂卖给孟箬后,孟箬确实没义务帮他管着那帮亲戚。

“那,秦厂长,你什么时候处理完这帮亲戚的事,咱们就什么时候签合同。”孟箬歪歪头,露出一个标准微笑。

她的言外之意就是,这事你要是处理不好,签不签约还另说。

这话里话外的意思,秦先志当然也听懂了,立即连连点头,承诺会尽快把这事处理好。

其实,今早他给孟箬打电话,说厂子有急事要处理,他处理的就是他这帮亲戚的事。

老秦家,以及他老婆家的那些亲戚一听他要卖厂,当即就不干,一窝蜂地闯进他的办公室,要他给个说法。

问他,厂子卖了,他们的工作是不是也会丢。

秦先志没有把话说死,只说看新厂长的决定,新厂长要是留他们,他们就能留,新厂长要是不留,他们就得走。

那他们当然不干,他们来这都是奔着干到退休,这么好的工作哪能说丢就丢。

于是,几个胆大的就撺掇去孟箬店里闹事,威胁孟箬。只是他们没想到孟箬这个娇滴滴的女老板也并不好惹,人家直接报警。

秦先志当然也知道这帮亲戚不好对付,这些人多少都跟他或他老婆沾亲带故,有的还是比他大的长辈。

对付他们,他也只能好言相劝,不敢来硬的。

一开始他只打算先花一两天时间安抚他们,等把这帮亲戚暂时安抚住了,立马就签合同,合同一签完,这些事就能甩给孟箬,不关他的事了。

但现在,临时出了这么个事,他就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处理。不然,孟箬那边不肯签约啊。

儿子跟亲戚比起来,孰轻孰重他还是分得清的。

秦先志花了一天半的时间处理完自己那帮亲戚,然后又把剩余人员名单交给孟箬过目。

孟箬扫了一眼只剩一半的名单,表示自己要亲自面试这些人,根据面试结果决定这些人去还是留。

经过一轮初筛面试,孟箬又筛去一部分,她认为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人。

这些事都处理完,两人才签约。

等她拿到厂区和房子的房产证,已经是半个月后了。

有了之前在食品厂的工作经验,面包厂经营起来她也算是得心应手。

秦家面包厂正式更名为思甜面包厂。

面包厂目前有两个生产车间,孟箬对两个车间进行了重新的规划,一车间她打算专门用来生产面包店的面包,二车间则接一下代加工的活儿。

接手面包厂之前,她查过面包厂的账务。

之前面包厂在秦先志的管理下,基本上接的都是代加工的活儿,光一个车间生产面包的利润就足够养活整个厂,另外一个生产车间赚取的利润就能攒下来。

所以在孟箬这样安排之下,二车间的生产自负整个工厂的盈亏,一车间则负责门店面包的供应。

如此一来,公司财务那边对账也清楚。

面包店供应链的事一解决,孟箬就打算着开四店五店了。

现在,一个车间的生产线只供应三家面包店,情况一下就调转过来。

以前,光一店的一个烘焙室供应三家店的面包,显得供应不足。

如今是一车间只用上半天的班,不然,面包就生产多了,卖不出去浪费。

所以,四店五店得抓紧开,要不一车间的生产线都转不起来。

说起自己的四店五店,孟箬看着一店对面一直空着的铺面,冒出一个想法。

这天晚上吃饭,她趁着罗丽萍正好过来,就提了这事。

“丽萍妹妹,你想不想开二店?”

罗丽萍这两个月,白天忙着做卤味,管理店铺,晚上忙着上夜校,生活可以说是过得极充实。

她点头:“最近是有这个想法,打算过几天去看看合适的门店。”

“店里生意越来越好了,正是趁热打铁开二店的时候。”她说。

“那你看我对面的门店怎么样?”孟箬指了指对面的方向说。

罗丽萍沉思片刻,觉得还真可以。

这边在街中心,店面处于分叉路口位置也好,两家店离得近也方便管理。

关键和生意火爆的思甜烘焙坊做对门,不愁没客流啊。

“那好得很啊。”她说。

孟箬笑:“那我就把对面这家门店租给你。”

“我另一套房子二楼三楼的租客,这个月底房租也都要到期了,到时,我就不租了。”

“原本,我是想让你去那套房子住的,但如果你在对门开二店,住在对门显然更方便。”

“行啊,孟姐姐,”罗丽萍笑着说,“那我店租房租一起给你。”

反正店租房租钱不多,就是一个意思。

因此,孟箬也没推辞,直接应下。

对门的门店,和她一店的门店一样,是个极好的位置,肥水不流外人田,当然是租给罗丽萍更好。

转眼便到了1994年,再有个一个多月就过年了。

这段时间,孟箬在申宝区和申岗区看门店,她打算把四店五店开在这两个区。

因为有三店一骑绝尘的例子在,她觉得剩余的两家店,还是开得分散一点比较好。

所以她这次直接跳过申安区,直接在另外两个区找铺面。

除了看合适的门店,她还忙着给门店员工定制统一的服装。

既然是品牌连锁门店,那自然要有点品牌连锁店的规范和样子,门店内的员工至少要穿着统一制服吧。

而丰州市这边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