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2
人需要给观众们呈现错误示范,才能让人印象深刻。
不得不说这个办法确实有效,已经有古代百姓打量起自家桌椅,看着自家桌椅判断其承受力。
“不行,咱们家的桌子只是薄木板,承受不住房梁砖头的坍塌。”
“咱们家桌子厚,能做三角区域。”
不过厚的桌子,价钱自然也贵,不是一般人能负担起的。
【其实关于地震,古代也有和地震相关的科研。
那就是东汉时期,张衡发明的地动仪。】⑦
演习完,姜叶和江雪继续主持。
“张衡,是你的地动仪。”东汉,邓绥看着张衡欣慰道。
“臣的地动仪,是科研的一种?”这个说法让张衡恍惚。
【主持人在不了解地动仪的时候,以为地动仪可以提前预测地震时间,心想地震仪好厉害。
等了解地震仪以后,才知道地震仪的作用是指明已发生地震的地方方位。】
【可别觉得这是小功能,因为古代交通不便,导致灾情上报来回要花不少时间,而地动仪,可以为其省下一半时间。
而省下的一半时间,可以挽回更多灾情下的生。命。】
“是啊,省下的时间,可以救更多人的命,张卿是朕的大功臣。”邓绥感慨。
“臣要谢娘娘对臣的信重,才让臣有地动仪等成果。”张衡真心实意道。
当初他做地动仪等东西的时候,周身阻力并不小,不乏冷嘲热讽,直到地动仪做出来,并真的有用,那些质疑的声音才消失。
“卿是大材,朕希望卿以后能做更多惠民的东西。”邓绥轻笑。
她不懂科研,但是她懂拨款和为张衡等科研人才保驾护航。
【可惜由于战乱,张衡的地动仪已经失传,现在大家看到的地动仪,都是后来制作的仿品。
而像张衡地动仪等科研结晶,只是历史遗失的物品之一,实在让人可惜。】
“地动仪未来遗失了,毕竟也是,地动仪个头不小,看来以后得多留些地动仪的图纸了,起码不能再让地动仪失传。”张衡惊讶后,想出解决办法。
【说完沉重的灾情,咱们来说点轻快的。
比如房屋的采光、通风、照明、取暖等情况。】
【采光问题之前说过,古代百姓们为了避免冬天寒冷,窗户一般都很小,因此他们的采光也不是很好。
而富贵人家们,有条件的,都会把窗户做大,所以古代的采光情况,跟财力阶层有很大关系。
当然我们今天有了玻璃,哪怕不是坐北朝南方位的房屋,也能拥有采光和良好光线。】
“玻璃呢,还没做好吗?”听姜叶和江雪再次提起玻璃,诸朝权贵们催促。
下人们:“……”玻璃速度哪有那么快。
“希望玻璃做出来后,价格能降下来,让我们也能安上玻璃。”诸朝底层百姓们祈祷道。
他们也向往更好的采光,想让家里亮堂,不再那么昏暗。
【通风问题,和采光情况差不多,古代底层百姓窗户都不敢做大的情况下,窗户数量自然也不可能增多。
而权贵们,有条件的会多开窗户。
因为窗户多了,可以促进室内空气流通。】
【空气不流通,味道会给人一种腐朽、发霉、潮湿、阴冷的感觉。
长时间居住在空气不流通的屋子里,对人的身体十分不好。】
“腐朽、发霉、潮湿……这说的不就是我们的屋子吗!”诸朝底层百姓们惊讶道。
惊讶完他们就冷静下来,因为就算天幕不说,他们也知道这样的居住条件对身体不好。
“还好咱们的窗户多,屋里不至于那样。”诸朝贵族们庆幸道。
【除此之外,古人生病时还会紧闭门窗,实际上紧闭门窗不仅不会让病情好转,反而会加重病人的病情。
就是因为窗户封闭,让空气不流通的原因,所以大家生病时,再不影响自身的情况下,多通风、多呼吸新鲜空气,对病情反而有帮助。】
“什么,生病不能关窗户?!”有家里生病的人震惊。
他们就像姜叶说的,家人病了,紧闭窗户,以致室内确实腐朽、憋闷。
之前他们没把这情况当回事,没想到这居然还会影响病人病情。
“可是不关窗户,病人被风邪入侵怎么办?”他们左右为难,不知道是该开窗户,还是不该开窗户。
“没听天幕说吗,在不影响病人身体的情况下要开窗户,一般来说除了那种不能吹风的病,都能开窗户。”
“原来是这样,那样我们心里就有底了。”
心里有数后,不少病人家属们为病人们打开窗户,新鲜空气涌入房间后,不少病人面色红润一点,“我感觉喉咙比以前舒服一些,以前总觉得闷闷的,现在没那种感觉了。”
“要是早知道这点,我们早就开窗户了,你说不定还能好的快一点。”想起这个,许多病人家属们就后悔。
“没想到通风还有这个作用。”诸朝贵族们若有所思,因为他们生病时,也不怎么开窗户。
【照明的话,古人用。的是蜡烛和油灯照明,不过古代不管是蜡烛还是油灯,价格都不便宜,所以等到天黑后,古人们都会早早休息。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是古人们的日常作息,而随着照明普及,咱们的作息也随之发生改变。】
“后世作息再改能改到哪去?一天不都同样的时间吗?”诸朝古人们疑惑。
总不可能,后世连时辰都变了。
直到看到漆黑夜晚里亮起的点灯,诸朝古人们别提多恍惚,“好亮啊,有个词叫做‘灯火通明’,而后世的灯则亮如白昼,咱们的灯光远不及。”
“蜡烛和油灯那么点亮光都那么贵,后世那么亮的灯,只怕更贵。”在有些人眼里,那已经不是灯光,而是哗啦啦流淌出去的钱。
“其实大晚上的,没必要弄那么亮。”这次就连诸朝贵族们也忍不住。
因为就算他们,晚上光线也做不到那么亮。
当然,并不是他们不想那么亮,而是做不到。
【随着电灯普及,白天和黑夜的界限被模糊,人类的作息也一同改变。
说句地狱的,电灯普及之前,世上是没有夜班概念的,电灯普及之后,让人晚上也能进行工作。
以机器为例,两三班倒班,可以让机器日夜不停的运转,如果机器是人,说不定会破口大骂。】
“夜班?晚上也工作?人吃的消吗?”
“原来不是人日夜不停的干,而是机器啊。”诸朝古人们松了一口气,他们真怕后世人类的作息,已经能日夜不休。
“机器日夜不停运转,那一定能转更多钱!”诸朝商人们眼睛发亮道。
可一想到他们又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