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97


为穿久了鞋底会磨损。”这让鞋子不是很多的他们的来说, 自然珍惜。

“穿着草鞋,走路远不如布鞋。”常穿草鞋的人感叹道。

【首先从草鞋和布鞋的材料上,我们就能看出草鞋并不耐磨, 且草鞋底是软的,一旦道路崎岖不平衡脚底板就会硌到, 让人十分难受。

但胜在草鞋原材料容易获得, 磨损了也比布鞋好替换。】

【布鞋的话,底子比草鞋厚, 也更耐磨,但也更珍贵。

按照古代的生活水平, 底层百姓们有布鞋但不会常穿,能常穿布鞋, 则是实力的象征。】

“又来这一套。”听到姜叶和江雪连脚上最不起眼的鞋, 都要分出穷人和富人, 衣食无忧的权贵们皱眉,心里不是很舒服。

尽管姜叶和江雪说的都是事实,可他们还是不想把自己和那些底层人相提并论。

在他们心里,后世提起贵族时,应该是崇拜且推崇的语气,而不是像现在,又把那些泥腿子,和他们放在同一水平。

“我们脚上的鞋,怎么可能跟穿的起布鞋的人比。”只是鞋的对比差距,就让诸朝底层百姓们黯淡无光。

不是他们讨厌姜叶和江雪,而是他们为自身条件感到自卑。

【这是草鞋和布鞋的制作方法,从过程大家就可以看出,一旦路不好,穿草鞋就会伤到脚,布鞋的防御力则好一点。

但能不能转换思路,想办法增加草鞋的厚度,反正它也是编织出来的,问题应该不大。】

“那是草鞋的编织办法!”诸朝有人对草鞋的编织办法感到惊喜。

哪怕是古代,也不是人人都会编织草鞋的,换句话说,古代并不是人人有鞋穿,多的是赤脚走路的人。

草鞋底子软薄,很多时候还会伤脚,可也比一直光着脚走路的情况好些。

赤脚没有草鞋的人,开始割草晒干,准备编织草鞋,有草鞋和会编织草鞋的人,则恍然,“我们之前怎么没想到呢!”

既然一层草鞋底子软薄,那多几层呢?或者草鞋之间垫上干草,增加厚度和硬度,起码不让草鞋再像之前那样硌脚。

就像布鞋那样,布鞋是千层底,其厚度和硬度,就是一层层叠加出来的。

【除了草鞋和布鞋外,古代还有几种特殊的鞋子。

比如木屐,大家一边穿汉服,一边穿木屐,会给人一种不伦不类感。】

姜叶放出木屐图片,木屐就是木头鞋,下。面有屐齿。

再一搭配华夏传统服饰,给人的感觉怎么说呢。

“木屐就是屐履啊,哪里怪了?”诸朝古人们看看图片上的衣服,再看看鞋,没觉得哪里不对。

“不过木头鞋,穿时间长了,确实不怎么舒服,不过短暂穿一下,还是可以的。”也有人从木屐的舒适方面找原因。

【首先大家要知道木屐的起源,那就是华夏,木屐是华夏自古以来的鞋子款式之一,并不是什么外来物。

只是后来随着宋元明清等时代禁锢,木屐渐渐没落,然后木屐传入日。本,被日。本奉为传统服饰之一。】①

【到现在,我们华夏已经没有了木屐身影,当人们再看到木屐这种款式的鞋子,会第。一印象就认为这是日。本的服饰,然后这种穿着方式会受到人们的批判,从而心里自卑,进而怀疑自我。

而从鞋子上的观念,我们也能侧面看出外界对我们彼此的服饰印象,那就是自己人都不认为木屐是自己家的东西,又如何能让外人知道木屐真正的起源。】

“又是日。本,先是宋朝点茶,再是屐履,不是,他们就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吗?”得益于银矿,诸朝古人们对日。本并不陌生。

可木屐一事,还是让他们诧异,因为点茶也就算了,好歹还能和高雅沾边,可是鞋子,那可是日常用品。

总不可能日。本,连自己的鞋子款式都没有?

要不然干嘛把别人家的东西,当成自己家的。

随着时代发展,华夏逐渐淘汰木屐,可这不代表华夏古人们就不再喜欢木屐。

尤其是那些喜欢穿木屐的朝代,心里难以接受他们喜欢的鞋子,未来居然成了别人家的。

“那照后世说法,咱们这些穿木屐的老祖宗,也不伦不类了!”

他们生气,既气愤把别人家鞋子当成自己家的日。本,又气愤后世连木屐起源都忘了的后人们。

“这就是文化印象吗?难怪后世要把咱们的衣食住行,也当成文化的一部分。”

“因为后世如果不强调这些东西的起源,等未来东西被人占有,时间长了,就会真成别人的。”

嬴政和刘彻等帝王若有所思。

不过他们就是想一下,对日。本并没怎么放在心上,因为他们的船队已经出发。

【由于咱们不在意,人家日。本那边大力宣传,所以很多人固有印象里,木屐就是日。本的服饰。

以至于穿木屐搭配我国传统服饰,则会被人说是日。本人,说风格是日风等,只能说咱们传统服饰的复兴,还有很长一段路走。】姜叶和江雪叹气。

诸朝古人们听的气血上涌,“都是自己家的东西,这明明是中式风格!”

要真是日风,他们也不至于这样激动,而是明明是自己家的东西,外界却不认为是自己家的东西,这种感觉让他们十分憋屈,想要怒吼发泄。

【木屐的款式,其实不止平面那款,有的还带鞋面,虽然不知道木头鞋穿进去的感觉怎么样,但应该不会很难受。

说到这,跟大家介绍一款鞋:谢公屐/履,发明人是南北朝时期的谢灵运。

以前知道古人喜欢谢公屐/履,却不知道为什么喜欢,接下来跟大家讲解一下。】②

“灵运,是你的谢公履。”友人们为谢灵运高兴。

谢灵运也高兴,但没太高兴,“你们觉得,南北朝是个怎样的时期?”

“这个名字,一听就充满动荡,不如汉朝安稳,甚至连魏、晋都比不上……”

“可是,咱们又能怎么办?”友人们迷茫道,只觉得眼前看不到未来。

从天幕他们知道未来会安稳,可他们身处其中,那种安稳,距离他们是很远的。

“是谢公,可谢公身处的南北朝时期,唉。”李白听到偶像名字,十分高兴。

可是想到偶像所处的朝代,情绪低落下去。

“太白兄,谢公那边会好的,因为咱们有了天幕。”

“就像,咱们避开了安史之乱一样。”杜甫在李白耳边轻道。

因为天幕出现,唐明皇李隆基处置了安禄山、史思明等人,虽然依旧无法阻止地方起义爆发,可是比起安史之乱直接死去的人数比,已经算少,他们也不能再奢望更多。

所以杜甫觉得,天幕能改变唐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