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2
官员们则撇嘴,觉得后世官员们可真丢他们的人。
“他们看似没有官威,实则能获得巨大民心,事情不是表面上的那么简单,就像咱们,官威的确大,但乱世到来,百姓们是会对我们出手,还是对我们手下留情?”
“咳,也算有得必有失吧。”其他官员咳嗽,不想谈这个话题。
怎么,还指望他们向后世官员们看齐不成,做不到,真的做不到!
“精神脱贫比身体脱贫难多了,身体脱贫钱可以解决许多问题,精神脱贫却不是这样。”
看到精神脱贫的困难过程,诸朝古人们一边为后世官员们感到心酸,一边觉得后世百姓们不争气。
“为什么那么好的机会不牢牢抓住?你们不想要,可以给我们啊,我们一定老实配合脱贫工作,做到早日脱贫!”
最让他们悲哀难过的是,那些得到的人不珍惜,而他们想要的人却得不到。
“如果换做我们,我们绝不会那样。”诸朝百姓们不甘。
“可咱们官府,绝不会像后世那样对咱们。”
他们心甘情愿没有用,这事的主动权又不在他们手里,想想就让人难受。
“看到那些短视的人了吗,也许他们能借小聪明得到一时的好处,却不可能得到一世的好处,他们要是早早立起来,早就能挣到养活自己,和让自己腰板挺直的钱。”有长辈趁机教导晚辈。
“好在他们最后醒悟的也不晚。”说到最后结局,诸朝古人们很满意。
因为在干部们的努力下,那些原本懒散的人也慢慢找到正事,不复之前混日子的心态。
他们脱贫成功,干部们取得成果,双赢局面。
【“纵观脱贫计划一路走来,遇上过很多困难,好在最后都克服,我们工作也取得巨大成果。
之后我们会继续做下去,给大家带来更多工作成果,“为人民服务”,是我们身为“人民公仆”的职责。”】
“为人民服务?后世怎么把事反过来了?”
在诸朝古代,都是人民为权贵们服务。
大多数还理解不了这句话的含金量,只有少数人能感受到震耳欲聋之感。
“后世的天,可真大变啊。”
居然能颠覆数千年的政。治格局。
“噗,后世官员们他们说自己是什么?‘人民公仆’?!”
“之前他们把工匠说成‘国之重器’时,我心里就好奇后世官员们的分量,怎么完全反着来啊?”
“哈哈,也许他们只是嘴上说说而已,大可不必当真。”
有官员哈哈嗤笑,只有手中茶水轻微的晃动出卖自己不平静的内心。
“如果后世真只是嘴上说说,当然可以质疑,可是光脱贫计划的成果,就足够证明这个称呼的真假了吧。”
“如果他们真的沽名钓誉,大可不必深入基层去做脱贫工作,毕竟糊弄上面不容易,糊弄底下还不容易!”
诸朝嗤笑的官员们神色顿住,有人摩挲茶杯,“我们当然知道,只是我们不想承认,不敢承认而已。”
“万一咱们陛下要是让咱们学习后世官员们的行事怎么办?我们可是官老爷,才不要给底层泥腿子们当仆、公仆呢!”
光是想想,就让他们受不了。
“咱们陛下应该不会让咱们那样做吧,而且咱们也做不到。”
“何止,国家也做不到,后世脱贫计划依赖的可是国库,而不是一两个官员。”说到这,官员们反而放下心来。
帝王们的确有动过心思,但是仔细一想,他们就知道这事不靠谱。
他们没有那样的财力也就算了,最关键的是没有那样的官员。
后世那样的官员,放他们这,只是凤毛麟角,改变不了整体格局。
真启用那些人,做事不到位,还不如不做。
加上他们自己对百姓们也没多少怜悯之心,所以这事从始至终都只是念头。
至于百姓们要是不满反抗,镇压比怀柔有用多了。
后世的脱贫计划,真正影响和动摇不了诸朝权贵们的内心,因为他们的阶级注定和底层百姓们对立。
只有诸朝百姓们,发自内心的想过上后世百姓们那样的生活。
还有一些聪慧的人,领悟到民心本质。
在他们的带领下,也许他们所在时代没办法一下做到后世那样,但从宏观时间线上看,一定比天幕所在的后世时间快。
“这就是我天幕直播后世的意义,要是社会发展进程比正史时间线还慢,那我这个系统未免太废柴了。”看到诸朝百姓们为美好未来生活努力奋斗之际,系统轻笑道。
而缩短的历史进程越短,她的收获也会越大。
【“我们对后辈的忠告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公务员们的采访步入尾声。】
“是良言,但也滴水不漏,比如他们是怎么治国的,就没有说。”汉朝,张良叹道。
还有一直等待的诸子百家,也十分遗憾。
“算了,天幕目前透露。出来的,够我们讨论一阵,虽然不知道后世的治国理念,但好歹看到他们的治国方法。”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希望咱们今后也有做到这的一天。”
这是孟子说过的话,也是孟子理想中的社稷,只是比起之前,他更有信心。⑨
“后世不就是咱们的未来吗?”
“不,从天幕到来咱们时代那刻起,后世就不再是属于咱们的未来。”
“可天幕的历史好像没有变动?”
“如果把之前的咱们和后世当成同一条河流,那在天幕介入后,咱们这边就变成了支流,支流和主流同源,却不会影响到主流,咱们现在就是这种情况。”诸子百家们共识。
【接下来是教。师们。
来看教。师们的工作心得。】
【作者有话要说】
【注:文中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等标注资料来源于网络。】
第六十七章
【和学历一样, 老师们也分小初中高大等老师,不同的是,老师们所在年级一般固定, 可谓铁打。的老师,流水的学生。
这点跟古代老师们不同, 古代老师们对学生们很多从基础教起, 然后一路到科举。】
“这么说,后世学生们, 岂不是会有很多老师?”
诸朝古人们意识到这一点。
“老师们位置不动, 学生们年级变动, 这样可以减少师生们的亲。密关系。”
“确实,咱们学习讲究‘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见老师们的分量, 而后世的老师,真的只是老师,情况只能说有利有弊吧。”
【主持人说完, 几个被采访的老师道:“根据学生们的年级不同,老师们所面临的压力也不同。
比如高中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