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1


有生乱,是管仲执政能力强。”

“齐国君王还真信任管仲,要知道前期为了迷惑鲁国,齐国可是哐哐砸了很多钱进去,没有君王信任,管仲第。一步就实施不了。”

“自己人这边信任和听话,敌国人趋利而没有力反击,可以说这场经济战争的结果是必然。”

诸朝古人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感悟,只有一群人很沉默。

那就是当事国——鲁国。

任谁被当众揭短,也笑不起来。

不过天幕的言论,多少也让他们好受些。

因为他们抵抗不了的利诱,未来很多人同样抵抗不了。

【后来随着时代对商人们的限制越来越多,经济战争的例子也越来越少。

古代只看到了商人们不利的一面,却不知道商人们和商业思维用对地方,可以让己方实力大涨,和削弱敌国经济实力。】

“对啊,齐鲁两国是春秋战国时期,距离咱们已经很远了。”

“确实,越往后,这种经济战争就越少,是朝廷对商人们限制所致。”

朝廷要是知道这话,肯定会呵呵冷笑,他们不就是知道经济战争的厉害,才那么防范和打压商人们吗。

“经济是一把双刃剑,伤人的同时可能伤己,但只要不使用它,就不会伤到自己。”

这就是诸朝执政者们的思维。

“没想到后世人还不如咱们呢。”齐国管仲不禁摇头。

谁能想到他的经济手段,后世会束之高阁,闻之色变。

【从以上经济战争例子可以看出,国家实力是由多方面组成的,短板塌陷,直接拉低国家整体实力。

除此之外,就是国家短板是可以人为制造的,这点对人来说也是同理。】

“国家短板。”诸朝执政者们不是第。一次听天幕说短板理论,可每次都让他们印象更深刻。

他们在心里思索自己国家的短板是哪方面,他们完全不想未来有天自己国家也被敌国从短板处攻破。

“对,经济战争最可怕的就是可以人为制造短板,没有弱点,就给你制造一个弱点出来。”

这让诸朝古人们对经济战争越发恐惧。

【经济战争的特点是物价上涨,而且是长期持续的上涨,所以从古代开始,朝廷就有意控制市面上东西的价格。

通过记录价格,可以有效看出不对劲,从而提前遏制经济战争的苗头。】②

“太好了,原来经济战争是可以预防的!”

诸朝古人们开心道,觉得总算不用再担惊受怕。

可还有一些人道:“这招很好破解,只需要给朝廷官员们送钱就能解决。”

没错,既然预防苗头的是官员,那只要把官员们收买了不就行了。

而准备打经济战争的,最不缺的就是钱。

“咱们赶紧去记市面各种物价,小心有人用这招对付咱们!”

诸朝官员们迅速行动起来,更怕不知不觉间中招。

【除了经济战争外,还有粮食战争,通过制造粮食缺口,从而被敌人赚取大量金钱,

还有文化战争,对敌人进行思想上的同化,让人由内而外的发生改变。

总之,战争的形式多种多样,这也需要国家们方方面面的防范。】③

“怎么那么多形式的战争!”诸朝执政者们震惊。

最关键的是,只是稍微一想,就会发现这些战争的可行性真的很高。

“不过这些办法对付咱们自然不好,但要用来对付敌人,那威力越大越好。”

“比如海外,军事战争太费事,经济和文化战争就很不错。”

“你们听懂了吗?”朱元璋问儿子们。

“不,不是很懂。”朱元璋其中一个儿子道。

“虽然不是很懂,但知道经济很厉害,父皇,咱们老朱家不需要很懂经济,但咱们必须得有懂经济的人!”

眼看自己父皇脸色不好,不懂经济的朱元璋儿子连忙补充。

朱元璋脸色肉眼可见的好转。

“没错,咱们必须得有懂经济的人,只有这样,才能扭转大明经济不行的情况。”

“父皇,科举制度……”朱标皱眉担忧。

明朝开始,科举制度越来越死板,也就是说按照明朝目前的科举制度,根本筛选不出来懂经济的人。

“只要能对大明有利,朕就能改,朕不缺这点魄力!”朱元璋语气豪迈。

虽然改变许多后的明朝,距离最开始的明朝差别越来越大。

“航海方面,国家利益如何最大化?”

诸朝航海队伍已经出发,可有些帝王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眼看天幕讲完经济战争话题,他们连忙提问。

他们的评论被姜叶看见。

【航海方面,国家利益最大化的办法莫过于港口,也就是收海关税。

以明朝郑和下西洋为例,郑和下西洋利润大吗?自然大。

可再大,能大过一整个明朝都航海带来的利润吗?自然比不过。】

听姜叶这么说,诸朝执政者们睁大眼睛,“原来如此,我们懂了!”

“好险,差点本末倒置。”有人忍不住擦汗。

“本来知道航海利润时,只打算靠朝廷的船队出海赚钱,没想到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倒不是他们朝代也禁止人们出海,而是船只技术,只有皇家和朝廷是顶尖的,百姓们船只技术去不了海外,自然没办法参与大航海时代。

【国家应该改进船只技术,和降低船只生产成本,扩大出海航行的群体。

只有数量上去,港口贸易才能挣更多钱。

如果只单靠顶尖的少数船队,挣到的钱数量会很有限。】

“主动降低更多人的出海成本吗。”诸朝执政者们若有所思。

尤其是那些有港口的朝代。

在这之前,他们从没管过自己海关税的人口来源,也不操心。

有多少人他们就收多少海关税,人要是少了他们就提高海关税,总之就是在有限的人身上下功。夫。

从没有主动过,也没想过可以通过降低船只成本,增加航海人数提升海关税。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这个买卖,朝廷得做。”诸朝执政者们道。

普通权贵们不关心社稷发展,也没那个心,这种事只能由朝廷来,也只有朝廷才有这个实力。

姜叶和江雪不知道自己说完,诸朝观众们又忙碌起来。

【到这里,我们经济篇的内容就说的差不多,大家要是对经济感兴趣,我们节目组还准备了其他相关资。料,大家直播后可进行查看。】

“经济篇这就结束了?”诸朝古人们惊讶。

“虽然比火。药篇长,但也没长到哪去。”

“是不是因为咱们老祖宗们的经济发展不行,以至于后世都没什么好说的?”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