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4
象了,会小心防备的。你不用担心我,在家好好歇着。”
叶欣只能忍着愧疚挥挥手,“好,你去吧,我等你回来吃饭。”
现在队里活更少了,叶欣索性一天都没上工,就在空间里挖鱼塘,哦不,挖沟……
上午挖了一段,中午休息,吃饭,啃个西瓜;下午又挖一段,然后出来做饭。
晚上沈卓回来,没说培训班的时候,而是提起另外一件事:“我刚才回到下面,被大队长叫去说了明天分红的事情……”
本来挖沟挖得有点累的叶欣,听到这个立刻又精神起来了,“哦对,二十分红,明天就二十了!”
沈卓接着说道:“我跟大队长说了,到时候我的那份由你代领就行。”
叶欣顿时眉开眼笑,“好!”
分红这天也格外热闹,全都不上工,大家早早去排了长队。
因为只是领钱不用出力,叶欣并不着急,而且也不想排队浪费时间,因此上午在家又挖了一段沟,吃过午饭才慢悠悠地下坡,就当消食了。
没想到等她下去的时候,那队伍还是老长老长的,往前面看看,纹丝不动,好像还没开始分钱。
她就有点傻眼了,怎么回事?
正好也有跟她一样佛系的人,也是这个时候才过来。
王小薇见叶欣站在那里一脸疑惑,就走向她,解释了下:“钱还没取回来呢,还要再等等。”
叶欣惊奇:“还没取回来?”
王有为一脸平常:“队里的钱平时都存在信用社呢,不然放着多不安全,要用了才去现取。早上大队长和小队长去镇上,带着几个人一起去的。”
说完看了看队伍,又摇摇头:“叫他们别急,他们还是等不及,早早来排队,白站了一上午。”
现在才来的也就王小薇、王有为两人了。他们下乡落户的年头都不短了,是丰水大队知青队伍里面资历最老、年纪也最大的,对每年的事情习惯了,都知道是个什么程序,所以不着急。
其实现在出来也还是早的,不过来都来了,就排起来吧。算算时间,钱也快取回来了。
今天天气好,冬天在太阳底下晒晒,聊聊天,也不算难等。
叶欣就跟他们俩一起站到了队伍末尾,看见有些人家等饿了,还轮流回家吃饭的,也不少拿了凳子磕着瓜子的,真是热闹得不行。
因为站在一起,三人也就聊起来。
王小薇问叶欣:“你算过自己的分红没有?”
叶欣茫然地摇摇头:“要自己算的吗?怎么算?我以为跟分粮食一样,排到了的时候会计才给算呢。”
王有为听得又直摇头,“这就是没经验了。”
王小薇告诉她:“会计当然也会核算,不过自己的钱,自己还是要算一遍清楚。这个也没分粮食换算来换算去那么复杂的,前两天就贴了公示,今年每个工分值一分八厘钱,你住在上坡,可能没注意到。现在你快算算。”
叶欣立刻心算一遍,她总共才挣了一千两百多工分,每个工分一分八厘钱,那就是……
她瞪大了眼睛:“啊?才二十二块多!”
王小薇没想到她直接说出来了,一般人都藏着掖着不说的,又见她一脸失落,就安慰道:“你今年刚来,还不习惯乡下农活,少点也是正常的。嗯,我今年得了五十块出头,就是普通的水平。”
叶欣略心塞,人家普通水平,就是自己两倍还多。
不过这个是多劳多得,实实在在用汗水换来的,也没什么好羡慕的。何况她还有别的收入来源,也并不止单指望这年底分红过日子。
当下也赶紧调整好了表情,笑着夸道:“小薇姐真厉害,我明年要跟你学习才行!”
王有为见她们都说了,自己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也就说了:“我也是五十多,比小薇多四五块的样子。还行。”
叶欣于是对大家的收入有了个大概的了解。
王小薇和王有为都算是比较踏实勤劳的人,没怎么缺勤,但也没有能干到每天拿满工分,大约就是每天八个工分的样子,这代表了大多数队员的水平。
所以应该大部分人都是五十多快、四十多块,那些最强壮的每天拿满工分的队员,就可以拿到六十多块分红。而身体弱些的妇女,或者半大的孩子,或者因为事情耽误多的,拿的应该就是三十块左右。像叶欣这样偷懒的,只有二十多块了。
明白之后,她不禁叹了口气。
哪怕是那些最辛苦最强壮的队员,一年下来也才六十多块钱,真的太少了,工分不值钱。
而归根结底,也是这个时候太穷了,挣钱太难。
“来了来了!”
“终于看见人影了!”
“哎哟,可算是等到了!”
正说着,突然人群一阵轰动,原来是大队长他们终于回来了。
叶欣也跟着探头看了眼,只见除了大队长李兴国和小队长李建邦,还有六七个强壮的汉子。想来也是怕取了钱被人惦记,专门喊了一队人护送,这时候半路劫财的事可不少。
他们三人也是精神一振。虽然佛系,但一年到头就分那么一回钱,还是激动的。
钱带回来了就开始分钱,这个账也好算,队伍一点点挪动起来。
不过叶欣三人在队伍尾巴,还要等一段时间的,三人就继续聊天打发时间。
王有为平时也是个少话、存在感低的,平时叶欣没注意他,他也几乎没跟叶欣说话,现在难得凑到一起,倒是能聊几句。
王有为问她:“之前听说你们买砖头了?是个什么行情,跟我说说,我也了解了解。”
虽然之前已经解释过了,但叶欣还是耐心地告诉他:“是从黄家村买的。他们那儿的瓦片厂在十月那会儿扩建了,成了砖瓦厂,烧的红砖卖三分钱一块。”
王有为问:“那砖头结实不?现在村里还少有用红砖的,都是黄泥砖。”
叶欣说:“还行,运过来卸下后没多少坏的。我们主要是用来建一个洗澡间,现在用上了,也没发现软塌的情况,还算结实耐用。要不是用水的地方,也犯不着买红砖的。”
王有为点点头,又问:“你们建的洗澡间多大?用了多少砖头瓦片?我不是故意打探,主要是想知道建一个屋子大概要花多少钱。你要是方便就说,不方便说也没关系。”
叶欣觉得他倒也直接,笑道:“这有什么不方便的,都是知青同志。”
就把洗澡间多大、多高,用了多少砖头、瓦片、水泥,以及送砖工人和请瓦工师傅的辛苦费都说了。
因为这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叶欣就没打算瞒着,村里人肯定有不少好奇的,她说一次出来,大约就会传开了,也免得以后还有人问。
而且,现在虽然说普遍很穷,时局也动荡,但是时代在发展,以后用红砖代替黄泥砖建房子的只会越来越多,就算不说他们也会打探清楚行情的,自己与其遮遮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