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1
59章 不报了
全省多所院校恢复招生!
招生消息还是由大队长带回来的。大队长去了一趟公社, 回来先到知青宿舍通知,报纸也先给他们传阅,因为这里就有一群符合招生条件的年轻人。
知青们乍一接到这个消息, 其激动兴奋难以言喻。
但是紧接着, 又被泼了一盆冷水。
因为报纸上写着:招生对象有农民、参加工作二年以上的工人、服役二年以上的军人(包括退役军人)、下乡二年以上的知青……
范围那么广,可不是专为知青准备的了。招生消息对农民群体的吸引力也极大, 毕竟这是脱离农村的好机会, 户口都可以直接迁到城里的!
不用想, 竞争会比前两次招工更激烈!
于是知青们的兴奋激动,转眼又变成了焦虑难安。
叶欣因为住在坡上,是第二天才知道消息的。
早春上工, 还有些冷,活不重。
休息的间隙,郑文文径直跑过来找叶欣:“大学招生了知道吗?我真没想到!原本以为还是跟前两年一样的招工消息, 竟然是招生!”
叶欣喝水的动作一顿, “还不知道, 你跟我说说。”
等了解细节之后,叶欣就明白,这是唐博雅之前说的高校恢复招生了, 也就是工农兵大学生。
工农兵大学生不需要经过文化考试,符合条件的人自愿报名, 后面由群众推荐筛选,再由上层批准,还有最终的学校审核, 才能确定下来。
叶欣猜名额很少, 竞争很大。
她问:“咱们这里有几个名额?”
郑文文摇头,说到这个她就有些焦虑:“还不确定。大队长只是先带回了消息, 说过几天再去公社一趟,估计就知道了。”
她问叶欣:“你报不报名?”
叶欣斟酌地说:“我还不太确定。报纸在宿舍吗?我想看看。”
郑文文点头:“昨天拿来的,现在还在,迟点估计就不在了。你要看的话,最好中午就去看。”
叶欣道:“好,等会儿中午休息我跟你一起回去。”
今天沈卓在医疗站制药,没有一起上工。
中午回家吃饭之前,叶欣先跟郑文文往知青宿舍走。其他几个女知青也在旁边,一起往回走,一边聊着招生的事情。
江静雨有些感慨地说:“自从动荡开始,高考停滞,我以为大学再也不会招生了。我们城里一些院校的老师都下乡了,没想到现在有院校恢复招生。这是不是意味着,后面局势会平稳下来?”
叶欣道:“也许吧。”
去年闹得那么凶,今年也该消停一点了。
郑文文道:“所以还是要学习的!多亏了叶欣提醒我多看书多学习,我现在天天也没松懈!”
旁边崔时宇笑着说了句:“现在招生又不用文化考试。”
郑文文反驳:“不用像以前一样高考罢了,谁知道筛选的时候要不要小考一下?再说,如果把知识丢下了,进了大学怕也是跟不进课程,浪费机会!”
崔时宇就不说话了。他下乡还不满二年,不在此次招生范围之内,所以很无所谓。
刘红霞又是焦虑又是憧憬地说:“希望多几个名额吧,不然没希望的!现在招生虽然跟之前高考不同,但也没差,大学生毕业后还是能分配工作成为‘干部’,比工人还好!”
李英丽冷笑一声,道:“再好也轮不到你吧!”
刘红霞反唇相讥:“反正你肯定是上不了!”
李英丽道:“我猜你也上不了,白激动什么?”
叶欣听她们又吵起来了,真是头疼,好在知青宿舍在望,赶紧和郑文文走快点。
报纸现在在男知青屋子里,赵中华拿出来了。叶欣道谢后接过这张已经翻得有些旧的报纸拿过来,找到上面的招生信息,细细阅读一遍。
其实郑文文说得已经很详细了,但她还是想自己看看,以免什么遗漏。
果然,她看到上面有写到,这次全省多所院校招生名额一共才六千多……这也太少了,分到他们这里,估计就一两个的。
叶欣心中暗暗叹了口气。
抬头看了看那些神色各异的知青们,她放下报纸,回去吃饭了。
沈卓已经先回到了,正在热饭。
见她一脸沉思地回来,就问了句:“在想招生的事情?”
叶欣抬头看他,也不意外,“你也听说了?”
沈卓点头:“孟春兰一早过来就说了。”今天医疗站是他制药,孟春兰坐诊。
叶欣嗯了声,“看来小薇姐也知道了。”
其实招生消息在报纸、广播、电视台都有传播,无奈这里都没有这些,丰水大队地处偏僻,进城难,拿不到报纸听不到广播,所以没能在第一时间知道。这就是乡下的不好,消息闭塞,比城里人反应慢好多。
也多亏大队长及时把消息带回来,不然大家还要再迟几天才知道。
不过也不一定在大队长说了才知道的,比如孟庄离镇上更近,就知道得快些。所以也不非要把孟庄的王小薇和黑水塘的王有为召集过来了,这种大事都会传开的。
只是这么重要的消息,早几天知道就可以早几天准备,时间宝贵。
沈卓热好了饭,可以坐下来吃了。
见叶欣比以往沉默,沈卓担忧看向她:“你好像有些忧虑,是担心人太多了吗?”
叶欣叹口气,低声说:“差不多吧。”
沈卓微微皱眉,心中突然也有些沉闷了,但还是语气不变地安慰她:“你别多想,你一直学习,在乡亲们印象中也好,肯定能选上的。”
叶欣抬头看看他,他好像觉得她一定会报名了,但是对他自己有些悲观的模样,一时不知道怎么解释,她只能说:“过两天再说吧,等大队长下一步消息。”
沈卓垂眸给她夹菜:“这两天咱们多看书。”
叶欣点头:“嗯。”
过两天,大队长又去一趟公社,果然带回了确切的消息:这次整个公社,招生名额只有两个。
叶欣因为心里早有预感,倒是没有什么意外。
只是其他人更加焦躁不安了。
“怎么只有两个名额?太少了吧?”
“这得多少人争?几百肯定有的。”
“整个公社知青就差不多两百了,加上农民,还有退役军人……”
除了确定名额,大队长还公布了初步筛选的方式:考试。
刚知道招生消息的那两天,已经有人在私下走动了。毕竟是要群众推荐的,人缘好的都得加把劲,何况是人缘不好的。
这种小动作,连叶欣都有所察觉,更不用说大队长小队长们。
虽然进入大学不需要参加文化考试,但是为了体现公平公正,减少私底下的小动作,经公社研究决定,届时所有报名的人先来一次比较基础的考试。也说得通,总不能把基础知识都不过关的人推荐上大学吧?
考试将安排在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