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13
也许适合学经济方面的。
结果她眨了眨清澈的眼眸, 说:“我觉得种田挺好的。”
这答案有些出乎沈卓的意料。
这么多年来, 说实话,她在干农活方面并不是很勤劳,基本处于上工半天歇半天的状态, 自由懒散,只是不脱离农业生产罢了。
见他目露怀疑, 叶欣连忙解释:“我说的种田可不是天天埋头在地里干活啊!谁愿意天天那么累啊!我的意思是,我喜欢种东西,养花种菜, 小种怡情, 不过度劳累自己的前提下。”
沈卓解了,“你种菜、种瓜、种果确实都种得很好。”
虽然种下后是他劳累比较多。
除草、施肥、捉虫这些活儿她是一点也不爱干。
但的确是很有天赋, 种植技术比农村土生土长的农民都强,也是难得。
他就建议道:“那你报考农学院?”
叶欣问了句:“农学院属于文科还是科?”
沈卓道:“科。原本分文史、工、农林医的,后来改革了,农林医类并入工科。等会儿咱们重点看首都的农学院,如果没有,再看看综合大学。”
叶欣点点头,觉得行。
农学院一听就很朴素,贴近自然,跟种地挂钩。
她那么大一个灵泉空间,当然要利用好,能躺赢绝不费劲!
确定了自己的,叶欣问他:“那你报什么?”
沈卓迟疑,他想和她一起的。
之所以先问她,就是想着等她选好了,他跟着选一样的。
叶欣很快看出来了,皱眉瞪他一眼:“不行,你要选医科。”
沈卓低声说:“医科挺好,只是……”
叶欣打断他,“没有只是!上大学这么严肃的事情,你当玩呢?你本来就有医院基础,这六七年更是积累了丰富的论和实践经验,这是你的优势,也是最适合你的方向。你报医学院吧,在医学上深耕,争取成为全国名医!”
她这一番有有据的话和充满期许的双眼几乎要把沈卓说服了,他也明白这是最适合自己的,但还是皱眉,“那样的话,咱们就要分开了。”
叶欣跺脚,恨铁不成钢,“你就这点出息!咱们都报首都的学校,分开能分多远?!”
沈卓语气沉沉地说:“不好说,如果学业忙起来,你可能就把我忘记了。”
她对他本来就不是很上心。
在这儿的时候,她忙了、累了、被别的事情占据心思了,就懒得应付他。
结婚了还要分房睡呢。
要是到了大学,到了她更熟悉、更自在、更喜欢的城里,各自住在学校宿舍里,没有朝夕相处的环境,她还能记起来他?
他心中充满了深深的忧虑。
叶欣也是服了,他这些年真是光长年纪和个子了,心性还是不够成熟稳重,太粘人。
不过他既然如此不安,她也不能忽略他的感受。
婚都结了嘛,约定好一起走下去的。
于是她突然凑近他,神秘地问:“你知道我一直在攒钱的,但你知不知道我准备那这笔钱做什么?”
她一凑近,他就闻到她身上熟悉好闻的馨香,下意识就伸手揽着她了。心下大概算了算她手头的钱,一算发现不是小数目了,暗惊。
他低头看着她,“我不知道,你快告诉我。”
叶欣很是骄傲和兴奋,“本来打算到时候再跟你说的,现在告诉你也无妨——买房!”
沈卓先是一愣,反应过来后,目露惊喜,“你是说,咱们到时候不住宿舍,买房子自己住?”
叶欣点头:“当然啊!宿舍肯定又挤又不方便的,哪有自己房子舒服!”
沈卓心中顿时安定了,握着她的手,神色柔和:“那到时咱们还能跟现在一样。”可以住在一个屋檐下。
叶欣哼了一声,“所以啊,你给我报医学院去!”
沈卓没有了顾虑,自然答应下来。
讨论好了,两人再次回到了公告栏前。
这会儿已经不少人了,都是今年的考生,看着各大院校的介绍,有目标坚定的,也有犹豫不决的,也有与同伴讨论窃窃私语的。
时间虽然紧,但大多数人还是不能一时之间决定,都是先把感兴趣的院校和专业抄到本子,回去再斟酌斟酌。
志愿可以填六个,大家都多抄几个,再从里面选。
叶欣和沈卓既然确定了目标城市和专业,可供选择的院校就很少了,他们决定当场填报好,省得再跑一趟。
叶欣第一志愿填了首都农学院,沈卓第一志愿填了首都中医学院。
剩下的选了相关院校,专业院校不够,还填了些综合性大学凑数。
填完之后,两人相互检查,没有错漏就交上去了。
随后他们就拿着准考证回去了。
准考证上已经写明了时间地点,十一月初,还是县城,不过换了一所中学作为高考考场。
接下来还是继续刷题,保持手感。
考上大学进入首都城里的种种,还都是计划而已,考不上都是白想。
目前还是要绷紧神经备考,不到考完那天不放松!
时间一天天过去,考生们埋头复习,金黄的稻田也被陆续收割,高考的时间终于到来。
大家又纷纷出发,进入县城。
这次比上次少了些人,显然初试还是刷了一部分人的。不过少得不多,住宿依然拥挤。还是知青干部带队,尽职尽责地安排住宿,现在条件有限,都是五六个人住一间,睡大通铺。
许多人因为紧张,根本睡不好,忍不住跟旁边的人聊起来,聊着聊着就晚了。
叶欣和沈卓还是提前出发订到了房间,能够休息好一些。其实他们心里也紧张的,只是比其他人好些而已。
早早起来,吃过早餐,两人相互鼓励后各自找到座位。
十年动荡后的第一次高考就这么在万众瞩目中开始了,第一天上午考语文,下午考数学;第二天上午考政治,下午考化或者史地,第三天另有些外语加考的。
考完出来,考生们神态各异。
那些情绪低落、失魂落魄的,显然就是考得不想的。
刘红霞跟叶欣一个教室,考完一起往外走的时候,她声音简直都要哭出来了,拉着叶欣说:“怎么办,我好像考砸了!”
叶欣无奈,知道这个时候大家都压力很大情绪脆弱,倒也安慰了几句:“成绩还没出来,不要乱想,也许你考得比想象中还要好呢?别让糟糕的情绪影响你,安心等结果吧。”
刘红霞听了好受一些,点点头:“对,我一定能考上的!”
说着放开叶欣,一脸恍惚地走了。
不仅是刘红霞,许多人都如此,自觉考不好的都在崩溃的边缘,找熟人寻求安慰或者自己安慰自己。
还有熟人问叶欣是不是考得很好的,或者诉苦的、懊恼的,甚至还有要对题目答案的。
叶欣好不容易摆脱他们,不禁叹口气。
沈卓穿过拥挤嘈杂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