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19


出头了!”

他才一米六几,身材矮壮,一米九挺拔修长的沈卓站他面前就跟个巨人似的,真是不可逾越的高山。

沈卓拍拍他肩膀:“祝你成功。”

叶欣则拿着另一套材料送给朱玉羽了。

倒不是跟朱玉羽多好,只是没有更好的人选了。

王小薇去年参加高考,是一时冲动,并没有复习好,还跟家里闹了点矛盾。

——都生两个孩子了,教书也有钱拿,日子过得不挺好?还要考走,意思就是要抛弃家庭了。

其实王小薇也知道自己希望不大的,因为没什么精力复习,去年参加高考,更像是了却自己的心愿。

考不上就死心了,以后不会再考。

王有为也是这么个意思。

他俩都是三十多岁的人,也确实力不从心。

虽然羡慕考上的人,但各人有各人的命运,他们就是在乡下做小学老师的命运了。

朱玉羽收到叶欣的材料也很惊喜。她凑了一套高中教材,但是另外的比如《数化丛书》,比如卷子、笔记,却是没有的。她现在当了小学老师,倒也比种地轻松,再有了齐全的复习材料,明年考上的把握更大了。

她握着叶欣的手,热泪盈眶:“叶同志你真是人美心善!我不知道怎么感谢你才好!”

叶欣笑道:“不用谢,反正我也不需要了,能帮到你最好,明年加油!”

两人在门前正说着,突然屋里传来一声痛苦的尖叫。

朱玉羽脸色微变,低声告诉她:“李英丽同志要生了……”

叶欣“嘶”了一声,也不多问,转头回去了。

接着,两人拿着剩下的一些干菜去送给大队长,并表示家里的粮食带不走要处了,想请大队长帮忙。

这也是卖个好。大队长威严公正,只要有他照看两分,就没人敢趁机占了他们的院子——毕竟是做得那么好的院子,指不定有人眼红的。

虽然大队长本来人就不错,但礼多人不怪嘛!

果然,大队长乐呵呵地收了他们送来的菜干,又大手一挥说:“粮食我都收了,按市场价,不叫你们吃亏!你们到了外面,要花钱的地方多着呢!”

就这样,家里的东西一样样妥善处了。

最后他们要带走的东西打包起来,只有两个行囊。

两个人带着,也不算负担很重。

沈卓看着还算新鲜的棉被,“被子不带吗?”

叶欣说:“不带,太累赘了。”

沈卓道:“咱们可以邮寄过去。”

叶欣还是摇头:“没必要,到了咱们再买新的吧,首都天气很冷的,这被子还不够暖和。”

沈卓是担心钱不够,“首都物价恐怕也不便宜,咱们虽然攒了钱,但要买的东西也多。”尤其是买房子,还不知道要花多少钱呢。

叶欣拍拍他胳膊,“买被子的钱肯定有的。再说,咱们也不是不回来了,逢年过节也许回来看看呢,毕竟是你家。回来总不能没有被子盖吧?”

沈卓这才作罢。

其实这里没有家人了,他不一定要回来的。

她早已待腻了这里,好不容易考出去,那么高兴,以后还会回来吗?

说到底,跟她一起才是家。

不过她这么为自己考虑,他心中也感动。

而且到底是与她生活了七八年的地方,一起建设好的院子,处处充满了回忆,说不定以后还真要回来看看。

……

把家里一阵收拾处,就花了四五天时间。

随后两人再跑了一趟公社,拿到调出来的档案,这个是要带到学校的。

到了离开那天,两人早早起来。

沈卓把最后的一些面粉全部做成了路上的干粮;叶欣则是用塑料布把被子装裹严实放进柜子里,这样保存应该不至于霉坏了。

吃饱喝足,带上干粮、水,证件,钱票等等,一切准备齐全,就推车带上行囊出发了。

沈卓先送了叶欣到镇上,又回来把李光明载出去。

随后自行车就送给李光明了,也是让他骑回去。这辆车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很旧了,但是零件都换过,能用,也是一笔不错的财富了。

李光明推着自行车,看着他们上了班车,忍不住大喊:“叶姐姐,沈医生,过年你们可要回来啊!”

叶欣朝他挥手,笑道:“好好学习,到了我写信回来给你!”

第200章 新开始

到了市里, 他们先找郑文文拿火车票。

还是连在一起的卧铺,晚上八点二十发车,目的地首都, 大后天早上才到达目的地……时长感人。

不过这年头也追求不了舒适, 能到就行。

为了感谢郑文文,两人特意请她在国营饭店吃了晚饭。

期间聊天叙旧, 消磨了一个多小时。

随后道别, 两人前往火车站。

两个行囊沈卓一手一个, 轻轻松松;叶欣只用顾好身上装钱票的小包包,再拎着装干粮和水杯的布包就行。

到了火车站才六点多,也还早呢。

趁候车的时间, 他们先去卫生间洗漱一下。行囊中有小的盆、毛巾、牙刷等,就是为了方便路上洗漱的,毕竟路上那么多天呢。火车站和火车上也有热水可以用的。

轮流看行李和洗漱, 再收拾整齐, 等到八点多上了火车, 就直接睡下了。

第一晚,车厢只有他们两个,休息得还行, 很快就过去了。

第二天就有些漫长无聊了,窗外风景都看腻了。

沈卓还带了几本医书, 还有叶欣当年给他买的《故乡》,这些都没有送人,路上还能看看打发时间。

他看了会儿, 见叶欣拿出了纸笔在写写画画什么, 便好奇地凑过去:“写什么?”

叶欣收起来不给他看,“没什么, 随便写写。”

火车上有开水有饭食,他们要是吃腻了干粮,就买饭吃。

无聊了还到各车厢转转,正好这时节乘客不多。

第二天傍晚,来了一个同车厢的,晚上睡觉打呼噜,让叶欣和沈卓都没睡好,好在对方在第三天一早就到站下车了。

第三天叶欣已经有些闷得慌了,觉得这旅途长得没尽头似的,还是头一次在车上待那么久。

有时感觉过了很久,一看手表才过去二三十分钟。

这天中午上来一个年轻人,戴着眼镜,斯斯文文,经过交流发现对方也是考上了首都的大学正去报道的,只是学法律的,跟他们都不同校。

有个人说说话,就好打发时间了。

到了晚上,叶欣心情隐隐期待起来,跟沈卓说:“终于快到了!”

沈卓给她掖了掖被子,“睡吧,睡醒就到了。”

一夜过后,早上醒来看到窗外白雪皑皑。

叶欣瞪大了眼睛,惊讶:“首都现在还下雪吗?”

同行的大学生笑道:“首都位于北方,现在还冷得很呢!你们是南方来的吧?可得穿厚点,不然下车就冻着了。”

沈卓已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