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
开始做饭,常思雅慢吞吞地洗着菜,她洗的生菜上贴着标签:希望蔬菜。
据说只要是比他们还要偏的郊区生产出来的蔬菜都会贴上这个标志,因为那是一座高高的农业塔的名字,收获蔬菜水果的也都是机器人,所以像是未来产物。
她其实觉得很神奇,他们平时吃的好吃的蔬菜有很多都来自那里,那里的菜怎么就那么多呢?从常思雅家的窗户向外看,可以看到那座孤零零立在郊区的农业塔。
——很快就不是孤零零了,因为最近已经有不少集装箱被运了过来,已经突破千万人员大关的鹤市开始建第2个农业塔了。
像鹤市这样的人口稠密的地区都在想方设法挤出空间来建造农业塔,他们建造农业塔的目的自然是解决已经非常严峻的居民蔬菜供应问题。
而在距离这里千里之远的地方,熠国姜省,临近沙漠的地方也已经被围了起来作为工地。
这块占地20000余亩的庞大土地也是用来建造农业塔的。
但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这里的农业塔是专门种水稻小麦的。
放了两天假期后,钟黛来了这里。
黄教授拍着她的肩膀:“辛苦了小钟,但我们已经没有时间再等了,现在就连最北端的乌龙省夏季温度都已经到40度了。”
“国家的存粮也是有限的,我们现在是在跟时间赛跑。”
第13章 【修文】
钟黛满头大汗地看着眼前的四层小楼,这里是位于熠国姜省的水稻种植基地的员工宿舍。
员工宿舍旁边还有一个矮一点,但面积非常大的小楼,楼层有三层,这就是科研人员们培育温室沙漠水稻的实验室,推开门就可以看到里面有很多已经由绿转黄,马上就可以收割的水稻了。
这会儿是白天,姜省的气温高达46度,室外根本不能停留的时间过长,因此钟黛只是看了一眼外面的场景就赶紧走进了室内。
这次来到姜省是需要住一段时间的,最起码是要等这里的农业基地全部建成,而且能够正常产出才会离开。
负责来接他们的国宝级农业学专家谈芸显然对钟黛很是好奇,走着的时候总是自然又大方地看着她,看得钟黛怪不好意思的。
好在谈教授并没有让钟黛太过不自在,她表示会和黄教授先行交流,然后再告诉钟黛接下来她需要准备画些什么,在他们确定好新的温室基地具体图纸之前,钟黛可以安心地在这里画全国农业塔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他们现在所在的地方是整个熠国乃至第九基地海拔最高的省份之一,从人口上说,这里可比京市要清静多了,钟黛感受着中央空调吹在脸上的冷风,点点头。
现在全国这么多农业塔都已经在建造中了,钟黛还是想尽量多创造一些价值,毕竟如果让他们自己造的话,一座农业塔的成本在十亿到二十亿亿之间,与之相比,钟黛之前画的那个黄金盆简直是浪费时间。
钟黛来到了谈教授给他们安排在1楼的小工作间,给张北宁、贺殊他们也都一起画了雪糕,几人吃着雪糕看着外头的烈日。
沈大姐还煮了酸梅汤给大家喝——是的,为了防止钟黛吃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身体不舒服,所以现在钟黛无论去哪儿都是要自备伙食,由沈大姐给她开小灶做饭。
沈大姐是一个性格,非常直爽做事也非常麻利的人,别看外表有些大大咧咧,但非常懂得分寸,钟黛很喜欢她。
这不沈大姐把东西送来以后就离开工作间了,丝毫没有留下来的意思。
不一会儿,有两个负责安装设备的工作人员也进来了,他们将从希望基地带来的电脑安装上,钟黛坐下来。
“嗯,在画能亩产万斤的水稻种子之前,我先来画两火车皮的种植机器人吧。”
……
众所周知,蔬菜的生长是需要时间的,农业塔的建造也是需要时间的,因此在这个时候,其实能够吃上农业塔所种出的蔬菜的还是只有鹤市居民。
今天,江梦琳带着父亲江海来鹤市第二人民医院体检,江海曾经短暂地得过新型呼吸病,但因为发现得及时,所以很快被控制住了。
然而虽然康复,现在他还是要经常来复查确定情况,否则一旦耽误病情,可不是闹着玩的。
两人用了一点时间把提前预约好的胸部ct扫描好,又去找医生看了看情况,随后就坐着地铁来到了鹤市最大的超市。
他们县城里虽然也有超市,但来都来了,还不如逛一下再回去。
然后他们就发现市区的超市里生菜居然只卖3.99一斤。
要知道现在全国的菜价都是经过各地统筹的,除了物价极低的一些地区以外,其他人口多一点的地方菜价都差不多,他们村上的生菜是6块5一斤,县里的超市是5.99一斤。
——这样的价格已经维持很长时间了,哪怕是在冬天也差不多,当然他们住在村里,很多菜都是自己种的,因此不会花太多钱来买菜。
但自己不买也要了解菜价,尤其是江梦琳这样偶尔也会摘一筐菜去菜市场外面摆摊卖的人。
父女俩看着这嫩生生的生菜,显然这生菜是刚摘下不久的没准就是今天一大早摘了的,货架上堆了一堆,有不少人都买了一颗两颗的。
没有贪便宜的囤很多,说明这个价格在这个超市并不是促销才有的。
父女俩对视一眼继续往里走,这回可看到促销的东西了——他们眼前出现了一个黄色的促销牌,上头写着:今日采摘希望西红柿特价5元/500g,每人限购3斤,会员限购4斤。
这促销牌后面摆着一整条货柜的红色番茄,一个个水灵灵的,有很多大爷大妈正挤在前面,往购物袋里挑。
后面也有不少排队的人正在催促前面的人快点挑,大家还算是比较有素质的,可能是怕番茄滚到地上摔烂了,不过看那样子也非常急,有不少人逮着空就从里面掏出一两个番茄,放进自己的购物袋里。
这种热火朝天的场面其实在蓝橙星灾变以后并不罕见,毕竟很多时候蔬菜都是限量供应,要买就得靠抢。
但这会儿江海父女俩却完全不觉得这场面有什么问题,因为这番茄实在太便宜了!
江梦琳喃喃道:“5块钱一斤,这不会是人造番茄吧?”
不怪她这么吃惊,番茄的生长周期并不算短,哪怕是在大棚里也最少要70天才能收获,如果是在春、秋、冬三个季节用温室种番茄的话,时间只会更加拉长。
在土地变得十分珍贵之后,番茄的种植空间也被压缩了所以这种蔬菜无法抑制地开始快速涨价,一斤番茄最便宜的时候也要10元,贵了的话会涨到13~15元——这还是政府控价的前提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