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4


方,你尽管说。”

千万别怕!让我一次亏个够!

徐立又笑了。

高山流水遇知音。

“画具吧,各种类别的颜料和工具。”

“对对对,这个得有……”

蚊子腿也是肉!

简知略微思索一下又说:“你看这这么大一张纸,要是有人来画很久,肯定会累吧?”

“嗯?”

徐立没有明白简知说这个的意思。

“我觉得我们还应该包一间酒店,万一有外地来的画画的人呢?光是住还不行,干脆衣食住行一条龙服务!”

这样算下来那可就能亏更多了!

“也不能让人家白来吧?不然我们再给点钱?出场费嘛!”

“这个可不能给太低,还得一视同仁地给!”

这可又是一大笔钱呢!简知乐呵呵地想。

徐立看着侃侃而谈的简知,只觉在她身上看到了一道光芒。

属于艺术的光芒。

徐立也不矫情,直接答道:“好。”

“那邀请人的事情我来安排。”

既然简知已经给他铺好路,那他就有义务把这条路扩宽。

能不能给简知带来利益他还不知道,但是……

“都好都好。”简知无所谓地答道。

反正只要是能亏钱就行了!她要求一点也不高!



【艺术八卦站V:今天就来说一则小编才听到的艺术八卦吧,新鲜出炉保证有趣。

最近国内外艺术圈子里出了一个大新闻,有个财大气粗的土豪广发英雄帖,邀请全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来共襄盛举。

目的好像是完成一个艺术实验,要知道,这种实验一向只在国外举行,并且都有很多赞助。

这还是第一次在国内出现这种形式并且规模这么大的活动,还是不盈利模式的。

不过该实验内容目前暂时还没有披露,但是值得关注的是这个土豪有多用心呢?

国立美术馆,他直接出资包了一个月,然后美术馆旁边的五星级酒店同样也包了一个月。

并且不是无偿邀请这些艺术家。

最重要的是,到时候门票免费,大家都能去看看这个艺术实验的创作过程。

我觉得这个土豪应该是有心开创一个国内的艺术交流中心吧。

小编先期待为敬啦~】

【是真的……因为我就是国美的工作人员,我们这边已经在准备场地了,不过小编说土豪有点贬低这个人了,这真的就是一个心怀艺术的有品味的……土豪。】

【艺术的世界我不懂,有钱人的世界我就更不懂了,不过不影响我到时候去围观一下!】

【我天,怪不得我导师让我们准备出差,结果是因为这个啊,开始期待了!】

【啥叫艺术实验啊?能不能吃饱啊?不理解了,有这钱捐希望工程不好吗?浪费】

【所以还有外国艺术家要来吗?国内很久没有这样的艺术盛会了吧?】

【我觉得就是噱头吧,来的估计也是些小猫小狗,大牌怎么可能来,到时候肯定又是哪个公司的广告。】

【……我有一个预感,这熟悉的感觉,难道又是那个女人在做法?】

【哦!那个女人!对个暗号:简。】

【不会又是星耀简总搞的大事吧,这大手笔太有她风格了。】

【别往简知脸上贴金了好吗?她一个搞娱乐圈的,还能有这闲情雅致?】

【不管谁搞的,反正我到时候要去看看,我还没有看过这种什么艺术实验呢!】

网上流传的艺术圈八卦毕竟还是小众,没有激起多少风浪很快就消失了,可是在真的艺术圈子里,这个消息却是一时激起千层浪。

“徐立这次是搞了个大事啊。”

“怎么就他这么好运找了个这么支持艺术创作的合作人呢!”

“你是嫉妒吧?人家那个合作人还很有钱,唉,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这事其实我也早就想干了。”

“有人干成了也挺好,到时候一起去?”

“那不止我要去,好多人都要去呢。”

“邀请函发国外了?”

“听说是发了,不过不知道哪些能来,你也知道我们国内艺术圈一向没有太多话语权。”

“啧,不插心窝子不行?”

另一边的国外知名艺术论坛上,也飘了一个热贴。

回复的还都是论坛里的资深马甲。

【华夏的艺术实验邀请,有人会去吗?】

一楼:刚收到邀请函,虽然惊讶他们居然能办出这个规模,但是还是有点忐忑。

二楼:不去,虽然得承认华夏的底蕴,但是他们在先锋艺术这一块还很薄弱,我认为没有值得交流的地方。

三楼:有空的话会去看看,毕竟对方开出的条件很优厚。

四楼:十年前我去过华夏交流,对他们的文化很感兴趣,可是我还是认为当代先锋艺术的交流殿堂是在我们欧洲,所以这样的活动要举办也该是在我们欧洲举办。

五楼:可是你们欧洲没有人无偿举办这样的盛会。

六楼:所以我还是准备去看看,据我所知,有几位住在顶层的先生女士已经准备出发了。

七楼:我要先观望一下,反正活动不是持续一个月吗?并不需要这么着急。

……

对于艺术圈的风起云涌简知一无所知,此时的她正在努力地思考一件事,那就是要怎么能把这事办更大呢?

要知道大一分她能亏地钱可就多一分啊!

而且这次可是一点赚钱的可能性都没有啊,纯亏!她必须把握住这大好机会,绝对不能有半点懈怠!

努力亏一波大的!

第82章

沈岚是一个谨慎的人,客户部搞投资他都会挨个背调,宁愿稍微牺牲一点利益,也要保证风险最小化。

所以在拍纪录片这个事情上他也同样的没有半点懈怠。

他一共做了三个方案。

第一个是用业内顶尖纪录片团队,这是最保险和稳妥的,可以保证纪录片质量的下限也在水准线之上,他个人也更倾向于这个。

第二个则是按照简总一向的用人口味来制定的“新人”计划。

不过这个所谓的新人团队也是去年刚斩获了纪录片大奖的制作团队,只是资历稍浅,但是技术是过硬的。

但是考虑到新人团队发挥容易不稳定,所以这个是次选。

第三个则是直接聘请两个团队,搞一个结合。

不过这样一方面增加了成本,另一方面又怕双方理念不合,导致冲突,但是如果能够磨合好,就会是黄金搭档。

这个方案的变数比较大,沈岚也并不看好。

不过最终还是由简总来决定。

沈岚把这三个方案又从头到尾检查一遍之后,确定没有任何纰漏,又确认一下现在还是工作时间,这才发送给了简总。

等简知收到邮件的时候,她恍惚觉得这和她想象中的把“背刺人们都发配出去之后”的“轻松愉快生活”有些不一样。

你们还是继承制的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