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8
一样, 她既要担忧生病的贾珠, 又要去关心怀孕的女儿, 还要管家,还要操心她心爱的宝玉,就算把她这么一个人劈成八瓣儿,也是忙不过来的。
俗事冗杂,萦绕心头。自然看什么都觉得不顺眼。
贾珠为贾母的病感到愧疚——他心底觉得, 祖母很有可能是在看望他的时候时沾了病气儿才生病的。
他特别后悔在祖母过来看他时,他没有力劝祖母回去休息, 因此心情很是悒郁。
敏感型人格就是这样,什么事情都能找到自己的过错。
多思不利于养病, 贾珠这样悒郁,病好得自然也就慢了起来。
李纨看着丈夫病去如抽丝, 心情也很糟糕。
王夫人过来看望贾珠时,就见到了李纨难过的表情。
她是最难伺候的那种婆婆,一见到李纨哭丧着一张脸就心生不喜,觉得李纨晦气。
——可问题是,若是她从李纨脸上看不见难过的神情,就又会觉得李纨不关心丈夫了。
不过王夫人可没觉得自己是个恶婆婆,她还在心里对李纨挑肥拣瘦呢。
她心里想道,原本她还算信任李纨的能力,毕竟李纨在嫁过来后,一直都把贾珠照顾得很妥帖。
现在看来,这个儿媳妇也是个担不住事儿的。
王夫人本就对李纨充满偏见,觉得她配不上贾珠。后来因为嫁妆问题,更是不喜李纨。
如今看到李纨这副神情,立刻冷声指责李纨道:“珠哥儿还没什么事儿呢,你就哭丧着脸,这是什么意思?”
李纨没想到婆母会突然发难,她直挺挺地跪下去辩白道:“媳妇是因为担忧大爷,才面露戚容。并没有诅咒大爷的意思,还请婆母恕罪。”
王夫人心想,要不是因为李守中就在国子监……
“我又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哪里知道你是怎么想的?这样直挺挺地跪下去,是要让别人说我这个婆母不慈吗?”
“你嫁给珠哥儿这么久了,还这样冒冒失失的。我这个婆母说你两句,难道还有什么过错吗?”
李纨除了磕头请罪,还能有什么办法?
他们现在在外间,贾珠在内间午睡,根本不知道外间发生的事情。
丫鬟婆子们更是全都听王夫人的话,没有任何人会帮着李纨说话。
唯有陪嫁丫鬟素云担忧地看着李纨,可是就连李纨这个主子都无可奈何,更遑论她这个奴婢?
王夫人又露出了她那标志性的慈和表情:“我没有怪你的意思。你太年轻,照顾不好大爷也情有可原。我给你找个帮手。你把金簪领回去吧。”
金簪是王氏的大丫鬟,生了一张鹅蛋脸,相貌还算清秀,熬得一手好羹汤。
最重要的是,她还是王夫人的心腹大丫鬟。
王夫人这是要往贾珠房里塞人了。
李纨不想要这个丫鬟,但是长者赐不可辞。
面对婆母,她一个媳妇哪里有说不的权力?
而且李纨很清楚,贾珠是个纯孝之人,和她虽有相敬如宾的情分,但却没有情热爱慕之心。
所以贾珠是不会为了她拒绝母亲的赐予的。
娘家也不会帮她。
李守中最看重规矩,她母亲是聪慧女子,可也得守他父亲定下的规矩,才能坐稳太太的位置。
如果李纨回李家诉苦,母亲或许还会心疼她,给她出些主意。
父亲却会训斥她把女四书读到了狗肚子里面去,绝不会心疼她一星半点儿。
李纨有苦难言,只得答应王夫人的提议。
她答应收下金簪。
不过王夫人倒没有丧心病狂到在贾珠生病时给他送通房。
金簪是在贾珠病愈后,才去贾珠他们院子里伺候的。
所幸贾珠并不是很喜爱金簪。
贾珠这样的文人,素来爱慕风流,很难喜欢大字不识一个,长相完美符合王夫人喜好的金簪。
李纨被婆母这样为难,只能想尽办法抓紧贾珠。
她对贾珠嘘寒问暖,衣不解带地照顾贾珠,一直到贾珠病愈。
贾珠确实很感动,只觉有贤妻若此,也算不枉此生了。
在贾珠病愈后,乡试也放榜了。
贾珠他赫然有名。
虽然排名不靠前,但是中了就是中了。
由此可见,李守中给他开的小灶还是很有用的。
李纨出生于书香门第,耳濡目染之下也十分看重科名。
之前对贾珠说不考了,也只是被贾珠的病容吓到了。
此时贾珠已然病愈,她也醒了神,在得知贾珠中了后,竟然欣喜地落下泪来。
贾珠也十分激动。
在得知这个好消息后,他苍白的脸上都出现了因为激动而产生的红晕。
荣国府上下——主要是二房上下,全都因贾珠中举一事欣喜若狂。
人逢喜事精神爽,贾珠的气色也渐渐好了起来,甚至都有精力出门参加文会了。
转眼间到了重阳节。
这节日正是吃蟹赏菊的好时候,荣国府郊外庄子上的庄头送来几篓好螃蟹,个个饱满肥大。
贾母见了,便吩咐厨房的人好生整治几螃蟹宴出来。
贾璋也觉这螃蟹十分肥美鲜嫩,特意收拾出一提盒螃蟹去蒋家送节礼。
蒋凤举十分喜欢学生孝敬的礼物。
他在贾家做西席已经攒下了不少银子,再好的螃蟹也买得。
但是眼前这盒螃蟹这不是学生的孝心吗。
心意才是最珍贵的。
蒋凤举是真喜欢贾璋——这孩子天资美粹,是块读书的好材料,哪个先生见了他后不会见猎心喜呢?
蒋凤举看贾璋,就像是看自己的孙儿一般。
而贾璋他本质上还是个成年人,识得眉眼高低,对蒋凤举的态度转变也很敏感。
他是个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的人。
蒋凤举对他用心,他心里也感激,所以处处照顾蒋家——比如说在三节两礼上花费更多心思,比如说请祖母帮忙给蒋夫人请太医过府看病等等。
贾珠中举一事让王夫人十分得意,她时常不经意地对邢夫人与周、赵二姨娘炫耀此事。
周姨娘已如槁木死灰,每日里像块木头一样站在她跟前儿任由她炫耀。
赵姨娘却被气得跳脚,恨不得立刻让贾环长大成人,考个进士老爷回来给她争光。
邢夫人也很酸,但她心疼儿子,舍不得在儿子过来陪她吃饭时劝学。
璋哥儿已经够辛苦的了!
然后贾璋就收到了邢夫人派人送来的补汤。
他很想知道,他娘是为什么突然燃起了对补汤的热情。
可是他问王善保家的,王善保家的她不说。
在王善保家的可怜兮兮的注视下,贾璋不得不捏着鼻子把补汤给喝了。
荣国府的下人惯来看人下菜,捧高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