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6


后又问宝钗身上可好些了,宝钗点头道:“已经大好了,倒是劳你挂心了。”

这姨娘外甥,表姐表弟三人围着说了好一会儿话,话说着说着,就从金陵的风光转到了通灵宝玉之上。

莺儿听宝玉说他那玉是和尚给的后,抿嘴儿笑道:“这倒是巧了,我们姑娘也得了和尚送的字儿呢,他说这字还得錾在金器上才成……”

薛姨妈听了,皱眉打断道:“莺儿,你怎么这么多嘴?”

宝玉见莺儿都要被吓哭了,连忙出来替莺儿求情,又缠着薛姨妈要鉴赏一下宝钗的金器。

薛姨妈耐不过他缠磨,只得让女儿拿金锁给宝玉看。

宝玉从宝钗手中接过她刚解下的金锁,只见金锁两面上各刻着四个字儿,凑成了两句吉谶。

他忍不住道:“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莫失莫忘,仙寿恒昌。”

“姐姐这八个字倒和我玉上的字像是一对呢。”

他这话一说,就忽生怅然若失之感,却不知道这感觉的来由到底是什么。

而宝钗听了他这话,也夺走了他手中的金锁,连忙说世有巧合,八字的吉祥话多有相似的,倒也算不上什么奇事。

而远在荣庆堂午睡的黛玉却做了一个极其混乱的梦。

她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棵青翠小草,有一块石头在追着她跑。

就在她感受到委顿疲惫之时,空中忽有流星陨石坠地,在她和石头中间划出了一条万丈深渊。

然后她就被那道无边无际、深不见底的深渊吓醒了。

奇怪的是醒来后她不但没有因为噩梦生病,甚至还觉得自己身体里面暖洋洋的,比往日里舒服了许多……

真是奇哉怪哉。

当月大夫来诊平安脉时,就说黛玉的身体康健了许多,还恭维贾母会养孩子。

贾母听了,笑得合不拢嘴。

玉儿她身体康健,日后也能少受些罪,她心里听着就欢喜。

而且这大夫也会讲话,哪家的老太太不喜欢外人夸她养孩子养得好呢?

荣国府的夏天就这样风平浪静地过去了,并没有太多特别的事情发生。

而朝廷今年夏天却发生了一件极大的好事情。

有人在山东莱州地区发现了新的金矿,内阁里弥漫着的硝烟貌似也因为这件大喜事烟消云散了。

只是夏天一过去,这些悄悄儿松了口气的大臣们就发现自己高兴得太早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内阁这个葫芦刚被按下去,诸王的瓢就又浮起来了。

之前贾璋和贾敬提及了四王夺嫡之事。

这四王便是三皇子安王、四皇子齐王、六皇子景王和十二皇子瑞王等被皇帝看重的皇子。

因为有着义忠亲王的前车之鉴,四位皇子虽然都把储位当做自己的囊中之物并为之争斗不休,但却没人敢染指阁臣与军权,更没人敢提及立储之事。

至于阁臣们也不敢投靠皇子博取从龙之功。

自陛下废太子后就像受了刺激一样,一看到阁臣与皇子勾结就会找个由头把人贬到地方去。

甚至还有阁臣因为这个缘故被皇帝安了罪名流放的。

眼见着这些或被贬或被流放的例子,哪里还有阁臣敢沾惹夺嫡之事?

诸皇子对此也无可奈何,父皇当国五十年,威名声闻海内。

他们这些做儿子的就算心里不服气,又有谁敢忤逆?

所以皇子们的斗争素来不如臣党们的斗争激烈,但这种平静很快就被人打碎了。

因为发现了金矿,财政富裕,皇帝陛下今年秋天特意去围场举办了秋狝。

只见围场里,百余面金碧辉煌的蟠龙戏珠旗布列东西,千余位明光亮铠的大汉将军随侍左右,真可谓是威风赫赫、气度庄严。

就在乾元帝称赞这些大汉将军时,一个噩耗冲淡了所有欢庆气氛——十皇子恭王为了保护被刺杀的齐王,丢了半条胳膊,脸还破了相。

而刺杀齐王的刺客在刺杀失败后,就立即服毒自尽了。

乾元帝对此异常震怒,纵然恭王不是他十分心爱的孩子,但也是天潢贵胄,结果却刺客所伤,还没了半条胳膊,乾元帝对此怎能不怒?

到底是谁这么大逆不道?他断然不能留下这只掩藏在阴影中的老鼠!

匹夫一怒,血溅五步,今日被伤害的是恭王,焉知明日被伤害的人会不会是他。

而且那刺客是奔着齐王去的,齐王他不但和恭王一样是皇子,还是皇位的有力竞争者……

所以那刺客到底是奔着齐王来的,还是奔着皇位来的?到底是那些妄图造反的叛逆,还是他那些好儿子们的手笔?

可是不管是谁,策划这件事的人都必须付出代价!

在齐王主动请缨后,乾元帝便把追查幕后真凶的任务交给了他。

没有人觉得齐王的动机有问题。

恭王是齐王的心腹,又为了救齐王破了相,还废了胳膊。

面对这样的救命之恩,谁又不想报答一二?

更何况这刺客明显是冲着齐王来的,若没有恭王,只怕齐王的小命都差点没了,他又如何不后怕呢?

因为这些原因,齐王在查案时十分用心,大理寺和刑部的官员们全都亲眼目睹了这件事。

可惜那刺客自杀了,线索也断了,查案的进展并不顺利……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刺杀案要变成无头悬案时,齐王突然查到了瑞王头上。

齐王查到那个自杀的刺客有一个在瑞王府上做浆洗婆子的养母,他顺着线索查下去,发现这婆子在他被刺杀前夜收到了一大笔钱。

在此之后,就发生了他被刺杀、恭王为了救他断臂的事。

如今人证物证俱在,真相貌似已经昭然若揭。

但瑞王言之凿凿地说他无罪,发毒誓说此事若他所为,他必然无后而终。

又说他虽然因为那婆子沾染了嫌疑,但他绝对没有做过这样的事。

他无愧于心。

甄贵妃又向皇帝哭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既然齐王还没撬开那婆子的嘴,也没查到是谁给了那婆子钱,又如何能直接给瑞王定罪?

乾元帝看着甄贵妃和瑞王的模样,其实已经排除了瑞王是真凶的可能。

他还能不了解这对他一手捧起来的母子的脾性吗?

以甄贵妃母子的胆量,若十二真对老四动手了,如今只怕早都被吓得惶惶不可终日了,又怎敢这般言之凿凿?

但在没有证明瑞王清白的证据前,乾元帝是不可能为瑞王脱罪的。

老十破相了,胳膊都没了半条,这个时候他若庇护十二,老十会怎样想?

他最多就能不把瑞王圈禁起来,但瑞王的差事是要停的,绣衣使者也是要跟在瑞王左右的。

也省得瑞王“一不小心”就把被关在天牢里的婆子给灭口了。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