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6


赵贵嫔一人哭得死去活来的,奈何乾元帝如今身体不好,根本没心情欣赏爱妃梨花带雨的美感,反倒是觉得赵贵嫔哭丧晦气,又罚了她三个月俸禄解气。

甄贵妃都快要被笑死了,当初齐王被刺,赵氏没少找她麻烦。如今风水轮流转,赵贤妃她终于落魄了。

哦,不对,赵氏如今已经不是贤妃了。

她如今只是一个小小的贵嫔而已。

想到这里,甄贵妃立刻来了精神。

她把自己打扮得光鲜亮丽,跑到了赵贵嫔宫里好生欣赏了一番赵贵嫔给她下跪行礼的模样,这才欢欢喜喜地离开了。

殿试结束了,赵家二爷也死了,国子监举监考试的时间也到了。

盛朝很重视太学,所以国子监的学风还是很正的。

而那些举监入学的考生,更是会被被编到天字班里。

国子监天字班会针对会试开办课程,会邀请翰林、宿儒、国子监祭酒、国子监司业等人过来讲座,甚至还有去朝廷衙门历事的机会。

这样的条件,是外头那些声名远扬的书院都难以比肩的。

因为这些原因,国子监天字班对贾璋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即便叶士高不是国子监祭酒,即便没有结交人脉之意,贾璋也会在乡试过后参加举监考试的。

至于通过贾赦名下的监生名额去国子监读书却不是什么好选择。

荫监的教学质量与举监有这云泥之隔,去那里上学还不如在家里跟着蒋先生念书呢。

不过,拥有参加举监考试资格的人并不是很多,只有乡试头名解元,第二名到第十名亚元,以及会试落第且名次靠前、然后被人推荐过来参加举监考试的落第举人才能过来参考。

因为这些原因,举监考试的难度并不是很高。

毕竟考生本就有真才实学,国子监的教学资源又很充裕,就算把所有考生都收下,国子监也能教得过来,所以这入学举子当然多多益善了。

若非如此,贾璋在参加举监考试前也不会还有心思放松了。

去参加举监考试时,贾璋也没让人送。

他只带了雪檀、黄柏两个小厮与举人文书就直接去国子监了。

国子监的搜检也还算尊重考生,至少没像乡试时那般又是脱衣裳、又是散头发的,弄得斯文扫地。

只让在监学生扮演一回小吏,在国子监门口检查考生身上是否夹带小抄。

没人会做这种蠢事。

能来国子监参加举监考试的,全都是名列前茅的优秀举人。

只要不是奇葩,就不会有人愚蠢到为了举监考试舞弊,坏了自己的名声和前途。

在搜检过后,贾璋就去了国子监西馆。

他的考场就在那边。

第75章 举监考试诗赋双绝,临行告别切切情意

国子监举监考试的项目有时文、策论、诗赋三项。

不过考试的题目并不多, 监管也比乡试时要宽松许多。

除此之外,国子监还会为应试举人提供笔墨纸砚与免费膳食。

所以贾璋他才只带着一份举人文书,就过来参加考试了。

在午饭前, 他就答完了时文题目。

吃完国子监小吏送上的胡饼和汤饵后,贾璋慢悠悠地答完了剩下的两道题目。

这次举监考试是贾璋参加过的所有考试里最轻松的一场考试。

一切都很顺利, 就连分到的座位都很好。

贾璋的座位在窗边。

为了保证光线充足, 考试时方形扇窗是开着的。

贾璋看向窗外, 就能看到飞绵滚滚,逐队成球;就能看到翠竹青青,修雅挺拔。

正是好一番春日胜景, 好一张秀丽图画。

贾璋的心情被感染得快活起来了, 答题的手感也变得格外顺畅。

不过坐在贾璋身后的那位仁兄就没有他那么好的心情了。

任谁看到自己前边坐着一个年轻小孩, 他还在飞快答题,甚至还有心情看风景, 那他的心情都好不起来吧?

举监考试的最后一项题目是诗赋。

诗要五言, 主题是荷花。

赋不限题材, 不许做华丽骈文,要求写本朝风行的抒情小赋。

贾璋思忖良久,先做了一首五言诗。

“世事风云变,山房次第新。玉轮临池上,菡萏同享春。笑看蜂蝶戏, 惭对诗酒酣。残荷伴冷雨,寒雾掩孤烟。”

梅、兰、竹、菊、荷、杏诸花, 多被士子吟诵。

贾璋也写过很多荷花诗,因此落笔极快。

不过虽然速度很快, 但是质量还是有保障的。

他笔下的诗词也十分清标秀远,修雅俊逸。

而抒情小赋易作难工, 难度比五言诗和骈文都要高许多。

贾璋吹干誊抄了五言的墨卷,重新铺纸,缓缓落笔写道:“若有人兮衡门之下、兰渚之滨,体貌质野,意象清真。植丛菊兮千株,抚孤桐兮五弦。朝咏‘结庐’诗,暮诵‘归来’篇。盖慕陶靖节之为人也……”[1]

没过多久,贾璋就写完了全部题目。

他吹干墨卷后,轻轻摇动桌边的精致铜铃。

台上的斓衣考官闻声而来,麻利地收走贾璋的墨卷,又盯着贾璋收拾东西。

待看到贾璋收拾完东西离开考场后,才回到自己的座位。

这些监考官全都是国子监监生。

监生们来做考官,不但能得到俸银、还能记功。

举人里面少有穷困的,俸银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有吸引力的东西。

但国子监记功对举人选官有帮助,相较于俸银,还是记功的奖励更吸引人些。

而贾璋交卷后,便提着自己小巧的考篮,踏着夕阳的余晖走出国子监西馆回家去了。

又过了几天,国子监举监考试的成绩出来了。

今年报名参加国子监举监考试的有六七十人,相较往年,今年报考的人并不算多。

所以,所有来参加举监考试的举人都被录取了。

而贾璋更是在这场举监考试中位列魁首。

他的那首荷花诗和抒情小赋已经被张贴出去了。

文辞俱佳,超逸洒然,再没人不服的。

不过他能写出这样的精妙佳作,倒也没让太多人感到惊讶。

他可是十四岁的解元,七八岁的时候就能写出“满饮一壶秋色,饱览无尽天光。蓐收同我探秋阳,溅起熔金细浪”这样的佳句了。

这些事情,哪一件不比眼下这个举监考试的魁首更让人惊讶呢?

当然,这些精妙绝伦的佳作品也是有利于巩固贾璋的文名的。

多年前,贾璋在参加藻园文会时扬名时,还有不少人酸溜溜地说贾璋不过勋贵之后,哪里识得翰墨清贵?

还有人在背后拿方仲永的例子诅咒讥讽他的。

如今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