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8


父跟他说过,人生在世,不应该太过贪心……

绍治帝看到折子上的几个名字后,心里非常满意。

原朴没有被顾长春他们那些人蛊惑,更没有生出不该有的野心。

现在的原阁老与潜邸的原师傅并无差别,原朴依旧是那个老实忠心的臣子。

这样就很好

他提起朱砂笔,圈了原朴折子上的一个名字,然后才合上折子,递给陆英:“拿去给原阁老,告诉他,折子朕已经批了,新阁员的人选朕也圈出来了,他正常组织廷推即可。”

陆英接过折子,称了一声是。

在这之后,他连忙带着折子前往文渊阁。

抵达文渊阁后,陆英直奔原朴的值房而去。

跟原朴这个老熟人寒暄过后,陆英才以皇帝使者的身份道:“有口谕。”

原朴跪下接旨,却听陆英宣旨道:“原师傅,你递上来的折子朕已经批复了,按照正常流程廷推朕圈中之人为新阁臣即可,钦哉。”

原朴接过陆英递过来的折子,恭声道:“臣遵旨。”

陆英见原朴收下折子后,脸上瞬间挂上了笑意,不复刚才的严肃姿态。

他走上前去,亲手把原朴扶了起来,又向原朴告辞道:“陛下的心意,阁老都是知道的,咱家这就走了,陛下那边还要咱家伺候。”

原朴知道绍治帝离不开陆英,因此也没多留他,只亲自把人送到了值房门口。

待陆英离开后,原朴才回转到书桌前,打开折子定睛一看,只见刑部尚书苏褚的名字已经被朱笔圈了起来。

原朴松了口气,苏褚也是潜邸的老人了,和他无恩无仇,这样就已经很不错了。

有陛下的支持与潜邸的情谊在,他们两个还是有互相信任的基础的。

而且苏褚有脑子,前段时间潜邸旧臣纷纷来信求他推荐,还有顾长春那些蠢货作乱,简直让他不厌其烦。

苏褚却能做到不动如山,既没有露出什么谄媚姿态,也没有挑动他作乱的意思,只给他送来了一本他自己写的书,里面有他想要实行的政策与政治目标。

原朴看见后就觉得很满意。

所以他把苏褚的名字写到了折子里面,而且还写在了最前面。

如今陛下慧眼识珠,选中了苏褚,他这颗心也算安定下来了。

不论如何,他都不想和顾长春那等既没城府,又有野心的人结为同党,那种人太容易冲动,也太危险了……

在绍治帝与原朴的全力推动下,苏褚的廷推毫无波澜地通过了。

而在苏褚上任后,叶士高的假期也结束了。

他走马上任,掌印握玺,摇身一变,从外地巡抚,转任为新任大宗伯。

不过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一个过渡。

叶士高这礼部尚书做不长,真正为他虚位以待的位置,是那内阁里的最后一个阁员之位。

第179章 内阁洗牌旧臣分裂,知交好友密谋奏事

叶士高履新后, 并没有遇到什么波折。

礼部的两个侍郎,一个是叶士高的师弟沈四象,另一个是弟子贾璋的岳父林如海, 这两人都是叶士高这位新任大宗伯的自己人,自然不会有人使坏。

在周东野致仕、苏褚入阁、叶士高入职后, 太上皇去世前的政治生态正式被打破, 内阁党派也开始洗牌。

杨宗祯没抢周党遗产, 那是陛下看上眼的东西,他没必要过去讨嫌。

而且,烈火烹油后面经常跟着盛极必衰。

杨宗祯是眼见着周李二党权势滔天, 又眼见着周李二党分崩离析的, 对这个道理感悟得非常深刻。

所以, 他根本不想做权相。

绍治帝一看就是独断的明君,朝廷也颇有中兴的气象。

在这种情况下, 做那既招惹皇帝忌惮, 又招惹天下毁谤的权相, 就不是什么好选择了。

自古道无欲则刚,杨宗祯不想做权相,所以他一点儿都不急。

他不着急争抢周党遗产,也不着急把叶士高抬进文渊阁,壮大杨门声势。

好饭不怕晚, 他身体康健,还有好些年首揆可当, 完全没有必要急于一时……

杨宗祯越稳重,越淡然, 绍治帝对他就越满意。

绍治帝心里很清楚,庙堂之上, 阁部之中,就没有人淡泊名利。

若真的淡泊名利,恐怕早就上书请辞,归隐田园了,又怎会留在朝廷里经纶世务呢?

杨宗祯虽不像李汲一样急功近利,也不像周东野一样自污求权,但他绝非淡泊名利的高士。

他这位新首揆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也喜欢被人前呼后拥的权力。

但与周、李二人不同的是,杨宗祯有底线,师门里培养的也是以政绩、君父和百姓为先的实学臣子,而不是那些袖手谈心性的废物。

而且杨宗祯不喜欢党争。

从他对原朴的友善态度,就能看出来他想降低党争烈度的愿望。

这些做法,真的很符合绍治帝的心意。

谁让绍治帝和先皇一样,都想做出一番伟业出来呢?

像他这样以圣君贤主为目标的君上,自然不会喜欢底下人斗得天翻地覆,乱了江山社稷。

原朴的感知完全没错,有杨门做对比,皇帝确实冷淡了潜邸出身的旧臣。

想想也是,一边儿是听话的、有本事有眼色的杨门臣子,一边儿是日益骄矜的潜邸旧臣,皇帝会喜欢谁,简直不言而喻。

更何况,除了杨门臣子之外,还有张泰维的人,还有那些只忠于皇帝的孤臣……

原夫人向他提的建议堪称高屋建瓴,现在不把潜邸旧臣里的精粹扒拉到自己碗里,只怕日后连吃饭都吃不上热乎的了。

思及此处,原朴立刻展开了行动。

苏褚紧随其后,做出了与原朴一样的举动。

潜邸势力瞬间分崩离析,又在两位阁老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来。

玉熙宫里,绍治帝执笔写下几个名字,交给陆英道:“去查吧。”

陆英躬身接过绍治帝递过来的素笺,只见开头就是一个顾字。

他心里一动,顾长春他们这些人,这次怕是要完了。

但他和这些人,本也没什么情分。

所以陆英只恭声对绍治帝称是,在这之后,就带着那张素笺退了下去。

而他的目的地,俨然是东鸾卫的衙房。

杨宗祯升任首辅后,贾璋的工作内容倍增,给他送钱的人也倍增。

不过他还是按照自己之前的规矩来,除了杨宗祯默许的、还有本身很有投资潜力的人外,他谁都不帮。

他根本就不缺钱,完全没必要为那几百两银子行差踏错。

这一日贾璋休沐在家,郭子守登门访友,贾璋听到下人禀告后,连忙出门迎接好友。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