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41


妃。

是啊,她可以要求她那几个孙子愿不愿意代替临儿嫁给茜香女王!

可是,在听到她的请求后,几个平日里孝顺贤德的孙儿全都变了脸。

唯一一个脸色和善的孙儿也对她说,陛下和内阁要父亲亲自和亲,并不仅仅只是为了保住父亲的性命,更是为了削弱南安郡王府。

所以换人,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祖母您老人家还是好好地待在家里,颐养天年吧。

太妃恨得要命,指着几个孙儿的鼻子骂了起来。

骂着骂着,太妃又呜呜咽咽地哭了起来。

她的命,她们临儿的命,怎么这么苦啊!

在这之后,南安太妃又是求爷爷告奶奶地想要绍治帝收回成命。

可是上到太后,下到勋戚老亲人家能面君的小字辈,根本就没人愿意搭茬。

皇帝和内阁都同意了的事情,根本没人敢反对,也没人敢为南安郡王求情。

太妃娘娘就算再生气再难过,也只能捡起她儿媳妇给她送来的账本,哭哭啼啼地为儿子挑选起嫁妆来了。

朝廷内部,倒是有些腐儒上疏为南安郡王说话。

他们只说古往今来,就没有男人和亲的例子,让天朝郡王侍奉番邦小国牝鸡司晨之主,岂不是乾坤颠倒,阴阳失序?

但绍治帝只用两个问题就能打败他们。

绍治帝会对提出这件事情的人说,既然你们这么想要维护名教,那不如你们把自己的女儿嫁去茜香吧?

而对那些对亲生骨肉都冷血无情的人,绍治帝会对他们说,你们的女儿当然可以嫁,但你们家也要倾家荡产,凑出一副至少要有王妃规制的嫁妆陪嫁。

你们愿意这样做吗?

这些人瞬间哑口无言,而绍治帝直接说他们虚伪,顺便送给他们一份贬官、罚金套餐。

在通过廷议后,盛朝这边就拟好国书,派绣衣使者八百里加急送至茜香王庭。

盛朝的国书很长,但大体的意思是说,若女王愿意与南安郡王联姻,缔结两国之好,那盛朝不会吝惜嫁妆礼物。

又暗示茜香女王,若不同意,盛朝也不会嫁公主过去。

大不了就再打一场,反正盛朝现在国库有钱,不怕与人打持久战。

茜香国本就担心因为担心持久战会输,才拿南安郡王当筹码,向大盛提及求娶公主之事的。

看到大盛的暗示后,他们自然会答应大盛的要求。

毕竟茜香国君臣看中的本就不是公主,而是好处。

所以,在看到南安郡王的嫁妆单子后,在茜香国主心里,南安郡王就已经是最完美的王夫了!

她一边书写国书,一边回忆起南安郡王的长相来。

在金钱的加持下,南安郡王这块老帮菜瞬间就变得顺眼起来了!

盛朝这边收到茜香国的国书后,立即拟定了送嫁妆的使臣团队。

贾璋、叶荆和杨叔玉直接被绍治帝御笔钦点,送进使臣团队做主使与副使。

按照盛朝规制,主使官位不能低于四品,副使官位不能低于六品,前者的品级比贾璋高,后者的品级比叶荆与杨叔玉的高。

把他们塞进去做使臣,自然要封赏他们,给他们升官加衔。

于是贾璋挂上了一个佥都御史的兼职,叶荆与杨叔玉也被拔擢为翰林院编修。

杨宗祯想出来的计策很得绍治帝的心意,绍治帝心里琢磨着要赏他些什么。

但杨宗祯本人已经是首辅了,早已封无可封了,所以这份封赏,就落到了贾璋、叶荆、杨叔玉他们这些小辈头上。

于是,贾璋他们几个,第一次遇到馅饼从天而降,而且还没毒的大好事。

对此,他们只能说一句感谢师祖/祖父的馈赠了。

第199章 南安后续贾璋出使,湘云出嫁惜春定亲

为了讨好绍治帝获得爵位, 南安王府几位公子做出了很多努力。

他们上疏宣称自家愿意放弃世袭罔替、永不降等之王爵,又愿意拿出泰半家财,凑够了南安郡王和番所需的“嫁妆”。

绍治帝对南安王府上上下下的做法都很满意, 所以绍治帝给他们赐下了恩典。

于是,郡主得到了单独开府, 奉养母亲南安王妃的资格。

于是, 几位公子蒙受天家推恩, 都袭承了爵位。

南安郡王长子袭承南安国公的爵衔,其余诸子袭伯爵爵衔,大家对此都还算满意。

至于南安太妃, 则被交由袭承了国公爵衔的南安郡王长子奉养。

还南安王府在凑完和番所需的嫁妆后余下的家财, 也是按照大盛律法的要求, 被公平公正地分配给南安王府的成员。

绍治帝都把南安郡王送去茜香国和亲了,又削了南安王府的王爵与兵权, 早已心满意足了。

更何况, 眼下正是国库丰盈的时候。

身为九州万方的主人, 绍治帝还不至于跑去觊觎南安王府余下的仨瓜俩枣。

因为母族的帮扶,云英未嫁的郡主分到了很多嫁妆钱。

这笔银子的数目足以让她的那些异母兄弟咬牙切齿了。

可南安郡王的小妾都是寒门出身,还有不少是郡王从烟花柳巷赎回来的,这些人里面,哪有能对付王妃娘家的人家呢?

太妃因为郡王和亲一事心灰意懒, 也是不愿意帮助奉养她的孙儿的。

于是,即便他们恨得咬牙切齿, 也得眼睁睁地看着一箱箱金银流入新建的郡主府。

南安王妃和郡主母女二人,根本不指望她的这些异母兄弟们能在郡主出嫁后照顾她, 也不在乎他们的想法,更不愿意和他们维护关系。

有那个时间, 还不如好生费些心思,寻摸来一位既好拿捏、又愿意与她一起孝敬母亲的郡马。

南安府上的事情告一段落,出使茜香的队伍即将出发。

此时正是柳杏榆荚,样样芳菲的时候,黛玉盯着紫鹃她们把贾璋的麒麟服、官服和府里针线房新做的衣衫装进衣奁,又备了茶纸香药等物给贾璋带上。

黛玉准备得这样认真,是为了避免贾璋路上有日用不足之虞。

避免生活上的不适还是次要的,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避免生病,避免水土不服。

待到吉日吉时,夫妻二人依依惜别。

贾璋策马离开荣国府,在玉熙宫与绍治帝告别后,才与叶荆、杨叔玉以及绍治帝亲信小将姚云起一起带着三千营、神机营兵卒前往通州河案。

在内阁与勋戚十八相送后,使臣团队登上楼船、扬帆起航。

贾璋并无晕船之症,所以他在上船后并没有回到船舱休息。

而是站在船头,看向岸边的人流。

在贾璋眼睛里,这些人的轮廓变得越来越模糊。

最后,这些人化作一片漆黑的墨

- 御宅屋 http://www.yuzhai.info